當眼界開闊之後
文章來源: 群思2014-10-26 19:02:05

開闊眼界一是靠直接,來自自己的親身體驗;二是靠間接,來自周圍人的經曆和書本。

文革來臨時俺剛小學畢業,甭說四書五經了。連三字經也沒學過。對外國了解也隻限於國名和首都,那還是從集郵外國票中學來的。文革中隻學了階級鬥爭,別無它物。三十多歲來到了海外,腦子裏裝的除了專業知識之外,僅是一星半點的在大學學的所謂“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對於哲學,隻聽說過這個詞兒而已。到了國外信息開通,辯論自由,眼界才得以開闊了些。

說起來挺可笑,有些簡單的事理俺都搞不明白。比如,大家從一個盆裏挖菜吃,俺說菜淡了,如果有人說鹹,俺就會和他理論一番。明明吃在嘴裏淡而無味,你為何說鹹? 是不是故意和俺作對呀?來美後聽了朋友之間有關支持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的爭論後才明白。原來,一個盆子裏的菜進了不同人的嘴,他們的體味的確可能完全不同。原因是各個人嘴裏的味覺細胞和酶不一定相同。就像有人喜歡吃羊肉,有人受不了那個膻味兒一樣。 現在看起來如此簡單的問題,俺到三十多歲後才明白,本人愚鈍呀!

推而廣之,世間沒有絕對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有其兩麵性和時空性,俺覺得道家的陰陽魚圓標符到是很好的表達了這一慨念。對任何一件事兒,人群中都會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和反應,其他的看法和反應都不過是從這兩種衍生而來的。所以有不同的意見很正常,用不著爭,也用不著吵。在擺明自己的看法,和聽取了反方的看法後,有的人可以吸取反方的意見,因時因地修改自己的看法;有的人則會堅持自己的看法到底。最終,按各自認為對的去做就得了,自己承擔其後果。

經常聽人說“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剛聽到時俺也相信此話。但搞了幾年業餘收藏之後,發現此話著實片麵。 因為在收藏界,經常看到”撿漏的人什麽古玩知識都沒有,偶然看見一個物件,心生愛念,就買下了,結果是稀世真品。而很多玩收藏的專家,身懷幾十年的鑒別功夫,滿世界去找稀罕,到頭來還給打了眼。真的認成是假的,贗品倒給收藏了。你說,這是機會給了有準備的人嗎? 確實,有準備的人有碰上機會的時候,但沒準備人的也同樣有。這就是兩麵性。

人,無論你活的多長,無論你幹過什麽行當,三教九流,販夫走卒,富商巨賈 ,還是王侯將相; 對照曆史的長河來看,你生命的長度和生活經曆的廣度都是極其有限的。 所以對事物的看法就有相當的局限性。俺們隻有豎起耳朵,睜開眼睛,多聽,多看,多辨別別人的人生經曆,這樣相當於擴展了你的生命,也才能不斷地減小這種局限性。可能這就是要學曆史的原因吧?但是史書多表的是統治階層和名流人物,草民柴米油鹽的日子,七上八下的命運,吃官飯的史學家們才不關心呢!

現在有一部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的“老照片“,十幾年來一直追述著百年來一張張老照片背後老百姓生活的真實故事,還原老百姓的曆史,從平凡往事中讓你感受到時代的變遷、人事的無常;歲月的無情;體會到人生的短暫;生命的脆弱、人的渺小與偉大,人性的險惡與溫暖;看到戰亂的苦痛、天災的無情、和在荒唐年月裏草民個人的悲歡離合。真是個百人自有”百樣人生“!

早先,俺也信服一個說法,“老天是平等的,不管人是窮,還是富,是卑微,還是顯赫,到頭來都得死“ 但在跟讀“老照片”十餘年後(到今天已發布了95集),俺不信了。如果人活的隻看開端和結尾,那是平等的。但人活著是感受一個過程,且不說這過程有長短之分,即便過程一樣長,一個吃香喝辣一輩子人的感受能和一個饑寒交迫一生的人一樣嗎? 老天本是不公平,這世界本就是個不平等之地!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人生平等”這個詞兒之隻不過是和佛教的輪回,基督教的上天堂說法一樣,是一個人,多半是生不如意的人(人生八九不如意),或一個弱者對自己的一種精神安慰罷了。

如果你能站在月球上看地球。你看到就是兩種力量在改變著人類世界。1)資本,它要改變,是因為它要不斷地吸取利潤。 2)自然災害。地震,洪水,流行病,颶風,海嘯等,它要改變,是因為自然本身要達到某種平衡。

還有就是
中國人的劣根性問題,其實那是自然法則的結果。你想想,中國人怎麽多,全世界哪哪都是。如果國人像日本,德國,猶太人那麽抱團,頑強,精明,那別的民族和國家還玩兒不玩兒了。世界還不全成中國人的天下了。俗話說的好,貓有貓道,狗有狗道。各民族各國都有其強項和弱點,這樣才能在地球上共存嗎. 從孔子,孫中山,老毛到如今,幾千年啦,中國偉人輩出,不斷的改朝換代,國人的毛病改了嗎?林語堂抱怨,魯迅損, 柏楊罵, 國人改了嗎,一丁點也沒有! 所以說國人的毛病是改不了的。這是天理。 氣,恨,著急都是沒有用的. 有人說這是太悲觀,其實這不是悲觀,而是正事現實. 幾千年了中國不都這麽過來了嗎?,今後也還會這麽走下去. 除非天道變了,那時也許人類也不複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