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國朝辦孔子學院,想建立強國文化的隨想
文章來源: 群思2014-10-11 13:47:31

過去,中國的文化傳統是以修行自身為核心,以修成講”仁義禮智信“,言行合一的君子為目標。且有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說。

而西方的文化傳統則是在遵守宗教條規的同時以追求真理或真知為核心。

當今,西方人的行為被宗教條規和法律來約束。而中國,過去自身修為的傳統已被文革破壞,又沒有宗教可遵,人們的行為隻有靠黨紀,法律來管控,而法律又不健全。所以人心向惡,向貪就不足為怪了。

法律是對每個人的最低要求,道德才是對每個人的最高要求,當法律成為對每個人的最高要求和惟一要求時,這個國家不管基礎設施多麽先進,經濟多麽發達,這個國家不可能是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的國家。

讓在共產黨無神論60多年統治下的國人去信哪個宗教是很難的,所以中國現在從民間到官方都想恢複修行自身的傳統文化,在當今半封建加半資本主義的社會環境下能否成功?拭目以待。

現在國人說“強大的國家要有強大的文化來支撐”所以想以全球辦孔子學院來傳播中國過去的文化。但外國人無法把中國過去的文化傳統和中國人當前的行為對應的起來。這所謂的中國文化又有什麽傳播能量和令人信服的效益呢? 18 世紀之所以可有強大的中國風吹向西方,是因為當時的國朝既有強大的經濟基礎, 又有貌似優越的上層建築 經濟上,西方80%的白銀通過瓷器,絲綢,茶葉等的貿易流向中國。而中國對外無物所求。(本應買些西方的堅船利炮,但乾隆拿錢去蓋圓明園了吧?)政治上,當時清朝的科舉製度比歐洲的貴族世襲要優越的多。貿易上的不平衡帶來了鴉片戰爭及以後的中國受辱史。由於太平天國運動,景德鎮瓷器出口停了10年之久。逼得法國人造出了自己的瓷器。自此,國朝的出口收入大減。而看上去言行一致的文化,其實沒那麽好。不過當時的西方人看著國朝比他們那時的社會強。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哪一國的哪一種文化能把自身的人,社會,國家搞好了,那這種文化就會自然遠播,為別人所學習。盛唐的文化不就遠播到當時朝鮮,日本嗎? 英,美等的強國史不也都是這樣的嗎? 美國過去百年的強國文化是以“自由,平等,博愛”為口號來麵對世界的。不管不信服的國家怎樣說,信服它的人和國家就是這樣信的。

一個民族對於另一個民族的歧視,主要取決於被歧視的民族能否具備有效對自己國家進行長遠規劃的能力,國家治理的能力,對於自己社會的組織能力,以及能否建立起良好的社會次序,使自己的國家能夠獨立地可持續地發展,並最終使人民能夠安居樂業,生活幸福。如果做不到這幾點,被歧視是自然而然的事.

當前,國朝在韜光養晦三十年後,好像想以中國的傳統文化,“海納百川,和平競爭,共同發展“為口號,來麵對世界,如果搞得像讓人看起來像當年日本的所謂“共榮似的,言行不一,那可是根本強不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