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奧運會北京奧組委能提供免費手紙嗎? (圖)
文章來源: 北方憨哥在北美2007-06-08 08:20:00


比英文名稱更重要的公廁問題兼談從生活用紙看中美差距50 

注:1,本文有不衛生字眼,如您正在用餐或者在餐廳或會客廳,請關閉此窗口;

2,忽悠之談,非政治話題。並非崇洋媚外、藐視我的祖國或者不愛我的祖國;

3,至於中美之間差距有多大,有許多專家論述,各有己見,本文姑且忽悠50年;

4,評述差距,是經濟學家和政治家的事情,小民隻能從微小事情井底蛤蟆看天;

5,威脅論甚囂塵上,這是對我們的歧視偏見別有用心,或許也有我們自身的某些原因;

6,本文並不否認祖國之強大,甭說祖國今日突飛猛進,往日幾十年,誰敢招惹?

7,本文旨在時刻提醒自己想到中美的差距,避免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忘記了所以;

8,茶餘飯後忽悠之文字,不必太較真兒,歡迎拍磚指教謝絕侮辱謾罵和政治話題。 

言歸正傳之忽悠話題:2008奧運會北京奧組委能提供免費手紙嗎?--比英文名稱更重要的公廁問題兼談從生活用紙看中美差距50 

昨天看到很火的一則來自北京的報道:被不少人用來表示公共廁所的代名詞“WC”將被徹底取締,今年年底前,全市公共廁所將換上“地道”的英文名“TOILET”(脫衣來此),我認為大可不必。先不說WC國人耳熟能詳,再說WC或者TOILET都無所謂,WC在歐洲很多地方也使用,在北美也很偶爾見過;北美人當然明白TOILET是廁所、馬桶的意思,跟WC本意差不多,公共場所說起來都有點不太高雅。公共場合美國一般用RESTROOM,加拿大一般用WASHROOM,北美家庭一般說BATHROOM。通常男廁所標示MEN GENTLEMENBOYS;女廁所標示WOMENLADIESGIRLS 

咱們國家2000年就製定有標準《標誌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一部分:通用符號》,該標準對洗手間(廁所)的男女標誌作了明確規定,男女廁所、浴室上的圖案應為男性穿長褲,女性穿短裙,已經與世界接軌。不知道這次媒體為什麽又把這個廁所拿來炒作,不炒作咱還真把北京很難找到公共廁所、公共廁所那令人窒息的味道這檔子事兒給忘記了。也許現在人們吃香的,喝辣的,需要適當的改變一下“口味兒”。要讓俺說,用MEN & WOMEN最好,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懂,國人也好記,俺年邁的老首長出國是這樣記的:M爬著朝下是男人,W仰麵朝天是女人,符合傳統習慣,嗬嗬,忽悠。 

俺很奇怪這個報道登上了大雅之堂,主流媒體都在顯著位置刊登了這個消息。俺早就想說說一個非常嚴重的、重要的生活用紙和手紙和免費手紙的話題,一直覺得和廁所太近,所以幾次動筆都擱置了。今天借著北京公共廁所飄來的“強勁東風”(俺知道北京廁所的味道相對要好的多),來說說和廁所和老百姓和奧運會和經濟發展緊密關聯的生活用紙和手紙和免費手紙的問題,它遠比水衝洗WC和脫衣來此TOILET要“嚴重”得多。 

俺參加工作後,有幸跟高人當馬仔,20年前幫人提包,第一次出國,就到了美國。那個時候,美國的高樓大廈,秀麗的美景風光,記憶裏都不是很清楚了,俺隻記得一件事,印象深刻,那就是無論在什麽地方,無論到哪裏,去洗手間,不用帶手紙。 

別看那個時候,俺已經參加工作一個月掙好幾十大洋了,但是好像在家裏有時候為了省錢,還是用舊報紙,廢稿紙;再往前追溯,小時候,在鄉下是用土疙瘩,小石頭,樹葉子等;再大點,提高了層次,用大字報,作業本,舊書籍等。很小的時候,幫人排隊插隊,去買什麽紙,好像是定量供應,每個女人隻能買一包兩包。工作後,曾經抗議,工會隻給女人發,怎麽歧視男人,難道男人就該得“誌”,就該得直腸癌截掉一節子腸子? 

那個時候到美國,偶覺得這事兒很新穎,無論再急,都不用考慮這個“後顧之憂”。28天後回國,由於養成了不好習慣,一時半會兒改不過來,剛回國一段時間,曾經出過幾次窘事兒,就是忘記了帶手紙。那個時候還沒有手機,沒有辦法呼叫“救援”,如果隔壁有人,懇求分一半,最窘的時候,就不說了,嗬嗬。後來迎接美國來的客人,陪同客人外出,我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時刻留意,客人什麽時候方便,我隨身都為客人帶有方便用紙,至於找不到廁所的窘境,咱就別說了。 

一直到現在,我在北京接待客人、帶客人外出公幹、旅遊,最擔憂的也是這個問題。這無論多高多低的級別,這一類的問題,即便是總統,再有權力也不能“赦免”。住酒店還好,最怕逛大街,走街串巷,參觀訪問,還有到旅遊景點欣賞風景名勝。大多數地點,找個洗手間都比較困難,就是找到了,至今大多數也是沒有手紙可以提供的。原來收費還好,門口有值班的,幾毛錢買一張黑乎乎的手遞過來的一片黑乎乎的紙,湊乎還能抵擋一陣子,這現在不收費了,嘛也沒有了。有的時候碰到客人拉肚子,說啥我都建議不要出門。 

話說後來走的國家多了,在西歐,在澳洲等,大部分都和美國一樣。記得到澳大利亞中部很偏僻的荒原的一個高山上,一年沒幾個人去,那裏有一個洗手間,照樣有人搭理,提供全套用紙,我就特別感慨。前不久從加拿大西部自駕車去北極遊,沿途一路往返8000公裏,都很容易找到方便的地方,即便氣溫到零下40多度,有的洗手間很少有人使用,但是裏麵也是照樣提供全套方便裝備和上下用紙。 

人家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那一年開始這項“福利”的,我沒有“穀購”出來,隻能以20年前親身經曆說話,所以,單就這一條,我們和北美比,起碼落後20年有餘。我們目前的狀況,別說公共洗手間提供免費手紙了,就是讓全民都用上手紙,估計還要若幹年。那公共場所全部免費提供,還不得再要若幹年?這簡單一算計,差距50年就差不多了。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生活用紙情況和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情況一樣,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基本上發展速度和經濟發展速度持平,有的時候略高,有的時候略低。但整體看起來,生活用紙水平還很低,發展也不平衡,而且生活用紙80%以上都還是手紙。據相關資料顯示,在經濟落後的貧困地區,約有70%的人目前仍然沒有條件使用衛生紙。在發達地區情況較好,比如廣東、北京、上海,據說國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折算成美元已經達到和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但是我不知道這些統計是否包括生活在這些城市和地區的上百萬千萬的民工,你如果把民工的貢獻算在你的收入,而把人口按你的戶籍來分攤,那這水分可就大了去了。 

即便在這些發達地區,用紙的情況也不理想,免費提供也是個難題,這裏麵有諸多的原因。別說北京上海了,就是在北美的一些華人家庭,手紙沒問題,但是其他有的生活用紙,還不是用抹布代替?你不要告訴我這是生活習慣,我說這是我們勤儉節約愛護自然的美德。不過我就是想不明白,太太們為什麽一麵為了省幾塊錢不用擦桌紙擦手紙而翻來覆去用水衝洗抹布,一麵又花幾十塊錢買護手霜來保護小手的細嫩皮膚?所以,在國內發達地區,提供免費手紙仍然相當的艱難,沒準還要若幹年,那如果趕超北美,在任何地方,任何角落,任何位置的洗手間,都提供免費的手紙,您幫我們國家算算還需要多少年? 

其他就不要說我們多少畝耕地還是靠天吃飯,人家這裏鄉下街道上的小花園都是自動噴灌;我們還在為全民醫保老百姓都能夠看上病尋找靈丹妙藥,人家這裏即便在北極的偏僻小村莊,打個求醫電話直升飛機25分鍾就可以到達,而且是免費的,,,,,您也幫我們國家算算,在任何偏僻的窮山溝裏,老農民需要就醫,直升飛機25分鍾達到,還需要多少年?其他的百姓生活可比較項目,還有很多,有的專家說差距20年,有的說差距50年,有的說差距100年,更有人說,我們已經趕超,差距不大,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過您千萬別像我們公司的會計這樣給我算:“以我們家的手紙消費為例,每個人每個月需要*卷,居家外用生活用紙(AFH)按**比例,全國一年共需要*******卷,每卷國內人民幣*.*元,那麽全年需要****億元,我們國家現在的財政收入是*萬億元,解決這個問題,是小菜一碟”。那我就笑了。我不懂大帳,太高瞻遠矚,太深奧。當然,咱們國家,曆來有集中全社會力量辦大事的習慣,不過,國家要辦的事情太多了,這免費手紙,還暫時難於提上議事日程。 

國際大城市,或更大區域範圍的公共洗手間,除免費開放外並無償提供衛生紙、擦手紙,已經成為一種慣例。公共廁所的合理布局、設備完善和提供免費手紙,是我國諸多生活環境要素中最應重視和改進的方麵之一。以前老外到中國,一般都隨旅遊團,有人接待,導遊都有經驗。你說這要是開奧運會了,開世博會了,閑散客人比較多,自助遊比較多,如果他不了解咱這個國情,那你說該咋整?難怪咱兩個組委會都在為這個問題費盡心思,動傻腦筋。WC改不改的不要緊,茅坑和便池子和馬桶沒啥差別,水衝洗和水盥洗都是水來洗,我隻期盼,在奧運會的時候,在世博會的時候,在全世界目光聚焦的時候,不要因為手紙的問題,讓我們請來的客人,太難為情了。我更期望,我們的祖國,高速發展,50年太久,隻爭朝夕。 

偶欣喜的看到,入夏以來,北京地鐵係統正在對64間地下公廁進行封閉式改造,改造後的公共廁所將免費提供手紙,以方便廣大乘客,避免乘客在地下十幾米發生像憨哥從前那樣的窘境。在城市的每個角落,在任何地方的洗手間,提供免費手紙,眼下不知道有沒有擺在北京奧組委重要議事日程。這項任務,實在是太艱巨了。你可以花費巨資購置N多個移動廁所,以解決“燃眉之急”,但是你要是每個洗手間都提供免費手紙,那可是個細活兒,牽涉到方方麵麵,比改換廁所的WC英文標誌,怕是要艱難的多了。 

(忽悠之談,您千萬別較真兒。歡迎拍磚指教,謝絕政治話題和侮辱謾罵,所有侮辱謾罵,均隸屬於發布者自己享用,恕不回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