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與“太監”的誤解
文章來源: HPI2007-02-11 14:03:27
“宦官”與“太監”的誤解

“宦官”和“太監”在一般人的印象裏,似乎是同一概念。這種理解是不夠確切的。第一,最初的宦官不都是閹人;第二,“宦官”和“太監”,並非自古以來就是同一概念。“宦官”之稱,古已有之。它是在皇宮中為皇帝及皇族服務的官員的總稱。東漢以前,充當宦官的並非都是閹人。“悉用閹人”,是東漢之後的事情。“太監”一詞,最早出現於遼代,是遼代政府機構中的官員。遼代太府監、少府監、秘書監皆設有“太監”。元代因襲遼製,所設各監也多有“太監”。元代太監是諸監中的二級官吏,並非盡是刑餘之人。到了明代,太監才和宦官發生較固定的關係。充當太監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卻不盡是太監。太監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級、俸祿的高級宦官。太監成為宦官的專稱是從清代開始的。因為清代的皇帝及皇族的宦官都冠以太監之稱,所以宦官與太監也就混為一談了。

摘自《城市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