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裏子:神話的破滅
文章來源: 柞裏子2010-12-03 13:35:16

 

是神話,必然會破滅。

 

前不久,Google 在中國遭政府封殺。

今日,Wikileaks 首先在美國遭到政府與媒體封殺,然後在世界範圍內遭到封殺。

 

有什麽不同?

Google 在中國提供中國政府不願意公布於眾的消息。

Wikileaks 向世界提供美國政府不願公開、其他國家政府也未必願意公開的消息。

 

Wikileaks 的命運,證明“言論自由”不過是一個神話。

無論政治製度為何,一旦觸及政府的利益,“言論自由”必將被冠以“反動”、“叛國”、“泄密”等等的罪名,遭到國家機器甚至國際機器的摧毀。

 

Wikileaks 成立伊始,其創始人遂遭政府以強奸的罪名起訴。

時間的巧合,不能不令人心生疑竇:

該人當真是強奸犯?

抑或政府企圖強奸“言論自由”?

難言之。嘿嘿!

 

或曰:何足為奇?言論自由從來是相對。

其實,以為言論在西方民主社會絕對自由者,並不乏其人。

 

或以為言論自由本來就應該是有限製的。

柞裏子以為:政治性的言論自由應該是絕對的。

 

或以為Wikileaks 泄露的內容可能導致多少多少士兵喪命,所以,封殺之,理由充分。

其實,令士兵喪命之說,不過是虛聲恫嚇。自從Wikileaks 泄露有關美國正在參與的戰爭消息以來有日矣,有多少士兵因此而喪命?未曾見諸任何報道。

此外,倘若美國政府封殺Wikileaks的真正動機在於保全士兵的性命,則泄露伊始,便當立即封殺之不遺餘力。

事實卻相反,隻是在Wikileaks泄露的秘密牽涉到美國政府要員的形象時,美國政府才對Wikileaks使出殺手。

據報道,Wikileaks在公布消息之前,曾邀請美國政府檢閱,遭美國政府斷然拒絕。如果美國政府封殺Wikileaks的動機當真是為保全士兵的性命,為何拒絕檢閱並從而刪除有關內容?

由此可見,美國政府的目的,顯然是要全麵封鎖,而不是選擇性地封鎖有關戰爭的內容。


有人視能否謾罵政府為言論自由的標準,以能夠謾罵政府為滿足,並從而得出西方民主製度確有言論自由的結論。
其實,就社會而言,能夠謾罵政府根本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允許謾罵的政府,比較聰明;不允許的,比較笨。
如此而已,並無本質性的區別。
能否觸及政府的利益,那才是本質之所在。


就聰明與笨而言,Wikileaks 的遭到封殺說明兩點:

其一,一旦觸及本質,無論聰明與笨,都不幹了。

其二,所謂聰明,其實也有限。真聰明,怎麽會令Wikileaks事件發生?

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