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童工
文章來源: 塵凡無憂2015-02-25 17:07:33

回國期間,有幾次我出去聚會,老公和孩子們就被安置在朋友家裏。朋友家有阿姨專門照應他們,比在外麵吃飯自在幹淨。好像現在國內的朋友多是如此,夫妻二人都工作的話,家裏必然會請一位全職住家保姆。

塵兒他們算是第一次完全見識了有阿姨的好處:時時事事都被周全地照顧著,他們儼然小少爺小小姐。


回到自己的家裏,國內的一切逍遙消失得像鏡花水月。生活落到實處,幾個孩子也被打回原形,不再有被伺候著的感覺。失落總是難免的,雖然他們隻是淺嚐了一下優渥的滋味,不過眼界總是開了些。

有時候見我忙得團團轉的時候,愛兒就會誠懇提議:媽媽,我們雇個servant 吧,像在北京的時候。這樣你就不會累了,也不會變老了。


我笑。還是富貴生活的腐蝕力強大啊,才幾天,他們就被洗腦了,懂得另一種生活方式,並念念不忘。人的潛意識裏都是好吃懶做好享受的吧,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奢靡生活想來有著天然的吸引力。所以很多人拚盡全力的努力也不過是為了物質的享受虛榮的滿足而已。

我好像就是從那一刻決定要讓他們懂得什麽叫自食其力。於是我嫣然一笑,哪裏用雇保姆啊,從現在起,你們就是媽媽的小童工了。


為了調動他們勞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甚至像模像樣地畫了一個表格:疊一筐衣服一個
quarter,擦一次地板一個quarter,吸廚房的飯渣一個dime,扔一次垃圾一個dime,收拾一次屋子一個quarter……

老公聽我報完價目表,暗地裏對我說,你真黑啊,這麽剝削勞動力。我笑。我老大我說了算。這就是權力的甜頭啊。


還好塵兒他們從小到大沒有見過多少現金,偶爾到手的紅包也被我收攏來買了生日禮物,所以忽然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得到一點真金白銀,竟然沒有一個討價還價的,樂顛樂顛地就開始他們的賺錢生涯了。

不過那張表格也就是三分鍾熱血,操作起來極其麻煩,唯一的好處是我招呼一聲幹活了,他們三個都會奔來手忙腳亂地幫手,亂是亂,甚至會發生爭搶:三隻小手同時伸向拖把……


當然也有他們懶得動的時候,兩個男孩子懶洋洋的,愛兒倒是一直勤快,會常常地向我邀功:隻有我最好了,是不是媽媽?

偶爾愛兒也會懶懶地給我一句:媽媽,我好累啊,我已經賺夠多錢了…..愛兒的所謂賺夠多錢就是已經賺了三個quarter了。小孩子真是不貪啊。


有時候家裏臨時來朋友,放下電話,我說,快,收拾家。

三個小家夥也會非常自覺地放下手中的事情訓練有素地開始收拾亂糟糟的沙發和地板。一陣忙亂之後,家裏就被偽飾得一派幹淨整齊。

看著這種成果,我總是很欣慰。塵兒也會適時給我洗腦:媽媽,現在你開心了吧,你是不是覺得幸好你有三個孩子,還都是好孩子,你看,一會兒就收拾幹淨了。

我忍著笑直點頭,就是,是該繼續生幾個孩子的。人多力量大——想來塵兒他們三個是切身懂得這句話了。


慢慢地,他們付出勞動不再要物質的報酬,大概也明白那些錢早早晚晚會被我拐著彎子又繞回自己的口袋,於是玩遊戲成為了及時兌現的報酬。
7分鍾的電腦遊戲。我想想,也算值了,我不太賠本。

不過有一次恰巧被朋友的一個稍大些孩子聽到了。他問,一次玩幾分鍾電腦遊戲?我笑。7分鍾。他眼睛一翻:7分鍾玩遊戲,能玩個鬼啊!

我幾乎要伸手捂住他的嘴巴了。看塵兒和凡兒在一旁隻專心盯著那個孩子的Ipad,並沒有跟隨他驚詫的思路,我略略放心。不過,想來我這套閉關鎖國的童工童酬不會堅持太長時間了。他們總會從外部的比較中學會了反抗和爭取。


隻是我依然欣慰,這麽多年,我終於可以略微從家事中解脫一些出來了,終於可以不用一個人包攬家裏四個馬桶的清潔了。兩個男孩子,兩個不注意衛生的男孩子得著應有的懲罰:家裏的馬桶從此就由他們來擦了。

他們或許會從中學著愛惜別人的勞動,而我,我也可以不出一個小手指坐享清潔的馬桶。兩全其美。

家有小童工,真是省錢又暖心。應當……還有幾年可以這樣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