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篇(二):養金魚記
文章來源: 子初2007-03-23 15:53:25





那還是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有一年暑假,父親問我想不想養金魚,條件是必須自己清潔魚缸。我自然是興奮不已,也顧不得細想清潔一事了。於是,父親從璧櫥的旮旯裏,找出了封塵已久的魚缸。那是一個圓形的玻璃魚缸,魚缸的口上有曲邊花紋,洗幹淨後竟然很好看。缸子尺寸不大不小,正好可以放在靠窗的小茶幾上。

次日,下班歸家的父親手裏提了兩個塑料袋。 大一點的袋子裏麵盛有六條小金魚。我還依稀記得它們的顏色和名字:兩條黑色的是烏龍;兩條金色的是水泡眼;還有兩條橘色和白色相間的是珍珠,非常漂亮。小袋子裏裝的是在花鳥市場買的魚餌。我迫不及待的從父親手中接過袋子,將魚和袋中的水一並放入魚缸中。透過玻璃魚缸,欣賞美麗的金魚在水中歡快的暢遊,倍感賞心悅目,滿心舒適。

喂魚餌也很有講究,據說金魚是能餓,但不可過飽。每次在喂食的時候,看到魚兒們一擁而上,爭搶魚食的一幕,似乎又聽到了舒伯特的曲子《鱒魚》。魚餌很快就吃完了,花鳥市場離家遠,很不方便。媽媽的同事介紹說可以用風幹的豬肝代替。那真是一個不錯的魚食。一塊豬肝可以用一陣子,也不用擔心變質。喂的時候對著魚缸口,用小剪刀刮幾下豬肝,粉末就飄落下來,很方便,魚兒們也很愛吃。

魚食的問題解決了,接著是清潔和換水了。那是我很不情願作的事,特別是在把魚撈上來換清水的那一刻,我的心會顫抖,生怕魚兒離開水會失去生命。總感到金魚雖然擁有美麗,卻缺乏堅強的生命力。

日複一日,喂食,換水,清潔,看著小金魚靜靜的長大, 頗有成就感, 這樣相安無事的到了第二年的春天。 不久黴雨季節來了,天氣濕熱鬱悶,魚兒們懶懶散散散的,心中不免有些生疑。鄰居有一位醫生阿姨建議給些抗生素,放一些藥粉進魚缸, 魚兒似乎比原先活躍了。兩星期後,金魚身上出現一層白呼呼的東西,說是魚兒感染黴菌了。父親讓我勤換水,仍見效不大。那是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正準備與父母去看電影,突然想起鹽可以消毒,就在出門前匆匆的在魚缸裏撒了少許鹽粒,隻見魚兒掙紮了幾下,又恢複原有的平靜,心中猜想可能有效,不是說消毒時傷口總是會痛的嗎? 隻記得當時父親說了一句“你要醃魚啊?“。 看完電影回家,跟在父親後麵上了樓,在正要跨進門的時候,傳來了父親的聲音 “鹹魚翻身了“。

這就是我兒時的養魚經曆。至此以後,再也沒有機會養過金魚。

注:背景音樂是舒伯特的《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