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瓊瑤情結
文章來源: piao112007-01-13 07:55:59


  
 
  小時候就喜歡看書,說是喜歡看書,其實喜歡看的多是一些用來消遣“不學無術”的言情小說。

  那個年代的學生尤其是中小學生看到的言情小說很少,圖書館裏其實除了“老三篇”與“毛選”,真正意義上的小說已經很少。盡管如此,隻要是有圖書館,這對學生來說已經是很好的讀書借書地方了。

  我家隔壁不遠的街道口,就有一家當時當地最大的“圖書館”。那裏是我課餘時間最好的去處。我們(我和哥哥,那個時候當地的中小學生的圖書館借書證還是要靠關係才能辦到的))有借書證,但是規定一周借幾次的限製,可是圖書館對我沒有這個限製。

  記得我去借書看,隻要看到破舊的書,我都會貼補好了還回去,卷了角的我會抹平了,管理員看了特別的高興,時間長了就對我很放心,有很多的書我說了名字,下次他們見到別人還來了就不放在書架上,等我去換。有了這樣的“待遇”,我比一般的小朋友幸運的多看到很多的不輕易能看到的新書或書架上本數較少的書。

  不上學了,走上社會了,能自己拿錢買書了,就很少去借書了。點點滴滴的慢慢的買回家。自己不僅喜歡看書,還喜歡看著擺放漂亮,講究個成套,於是也就養成了個很“小資”的習慣:買成套的自己看上的喜歡的書。如瓊瑤係列。

  那個時候身邊有幾個跟我一樣喜歡看小說的好友,他們的床頭、書架,大多擺放很多的中外名著,看在我的眼中,羨慕完了我也會盡量的買回家擺放著,隻是看完了就不會在意其他,如裏麵的故事人物等。

  在我看來,那些個“名著”真的看了很累,自己看書原是本著休閑消遣這個心情隨意去喜歡的,可那些名著我看完了就覺得是負擔。老實說,看完不是很懂。外國名著還有記不住主人公名字的“憂患”,加上別人知道你看過什麽小說尤其是難以看到的名著時,會追著問內容或講述故事情節給他們“聽聽”我就更加的不是很喜歡看那些所謂的名著,但還是勉強的看,看裏麵已經給簡化成不是很多情節的“言情”;這是不是有一點新鮮與“附庸風雅”的情懷在其中不得而知。在我所謂的“看名著”原本意僅限在不甚了了之中。

  而瓊瑤的小說就不是,因為太通俗言情了,就像自己想象中的人物和故事一下子就發生在眼前一樣讓你隨俗入境的那麽快意和自然。估計是女孩子喜歡幻想喜歡美好喜歡美好浪漫愛情故事的緣故,在我周圍真正喜歡看書的朋友中(大多女孩子),說起瓊瑤小說,沒有不是津津樂道著去喜歡的。而我比較起他們的“瓊瑤情結”來更甚一籌。

  以至於到如今我有瓊瑤的新老版本的全集。從第一本的《窗外》到第61本的《環珠格格之紅塵作伴》,一本都不少。十多年前來到國外,每年回家後返回異鄉行囊中不可缺少的必定少不了幾本自己喜歡的小說。就這樣那套瓊瑤的小說集我也給背到了國外,整齊的碼放在我的書架上。其實書架上的這些在老家背出來的書,大都是我做女孩子的時候就看過了無數遍的,尤其這套瓊瑤小說係列。由此,我的心中放不下瓊瑤故事的情結可見一斑。

  要說瓊瑤的全集,很少有人在那個當時就湊齊全了的。不是說這些書當時很難買到湊的齊全,而是瓊瑤的小說太言情,太通俗,太小資,也太“沒有文化”,所以那些個“有身份”要麵子的少男少女們再怎麽喜歡看,大多也偷偷摸摸的,唯恐別人看到自己看這樣的書而看低自己的品位導致看的人多,收集的人卻少。

  我的性情要說沒有什麽特別的與眾不同,一定的要說不同就算喜歡自然隨意,但不一味的跟俗。大多情況下能堅持有自己的主張和性格,不輕易的人雲亦雲。對我這樣的性格,直到現在人至中年也沒有太大的改變,且以為自豪。為此我能“抗住”沒有品味和文化的盔甲收集齊全了這套書!到此自我評價一下:這樣的性情格調,真不容易!

  打住,還是繼續下言。

  我的“瓊瑤全集”,是家人朋友親戚一起幫喜歡看書且喜歡看瓊瑤小書的我湊齊了的。我老家裏的書房中的書架上其他的成套的書籍,也大多是這樣“弄來得”。如去朋友家看到滿書架的書腳步是不會移動的,能站立許久一本本愛不釋手。當然我是不會隨便奪人所愛的,我就會說:“以後有多餘的就記得送給我!”。大多你隻要開口這樣的說,那麽別人一定的不會忘記有了多餘的書就給你送來。

  記得那個時候,在蘇州讀大學的哥哥節假日回家,給我的禮物經常的就是給我買書。大多見麵後會有這樣的情景:神神秘秘的對我說“過來,猜猜看給你買什麽了?”我則會興奮的小心翼翼的問:“是新出版的瓊瑤書麽?”然後哥哥會很得意的笑著說:“這幾本可是我跑了很多地方的書店才買到的。”書架上那《菟絲花》《紫貝殼》等就是哥哥那個時候在蘇州讀書時買了送我的。

  現在想想都還很感動!因為那個時候的大學生沒有很多的富裕的錢買這樣“貴重”的消費品。這可是哥哥省下自己嘴巴裏的口水為我買來的。

  我對朋友玩笑過:一個女人尤其女孩子,如果不看幾本瓊瑤的書,那麽真的會缺少很多的溫情與浪漫心情或性情。

  因為我堅信:一個人的性情乃至品格,是靠生長環境與書籍長時間的慢慢的培養與熏陶起來的。

  我一直的認為我所有的多愁善感、溫情和善良,大多來源除了良好的家教,就是這些個言情小說,尤其瓊瑤的小說的熏陶。

  瓊瑤小說曾經在大陸風靡過很久,盡管這樣,那些自認為有水準、有深度、有學問的人,是不屑提起瓊瑤的。更有甚者(以為),如果誰說喜歡瓊瑤的書,那麽就等於間接的承認自己淺薄、無知,甚至爛情。

  我不這樣的認為!

  你如果真心喜歡一樣東西,你是不會在意這件東西的價格是高是低又是否出自有名或無名之輩,更何況是小說?!

  如果你有條件又能夠有選擇,那麽對喜歡看書的人最重要的一點我認為是會看書(就夠了)!

  這個“會看”就是叫你懂得篩選與保留你需要的與不需要的東西(書中內容)。這就是我們針對讀書常說的一句老話“取之精華,棄之糟粕”!

  往往一本書的好壞,不是在於這本書整體的優劣(別人的評價),而是在於這一本書中某一個觀點或某一段故事,有時甚至就那麽一句話。

  (因而)就我體會與感受,瓊瑤小說給我帶來的(影響)是修養女孩子們溫柔善良的性情,浪漫喧嘩女孩子們內心深處那麽一點小資的品位。而這些性情和品位,對一個終究有一天會離開父母走出家門進入“社會”去麵對自己身後漫漫長的生活道路的女孩子來說,真的滿重要呢。


  一一讀書
  2007.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