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愛一條生路-----張斌事件之我見
文章來源: 紅袖添香老板娘2008-01-02 07:29:10
張斌事件,首先因是名人八卦之故。所以大家格外關注。
名人的私生活也是普通人的私生活,愛恨情仇都是他的家務事。他本來就是個普通人,如果你不把他當名人看,如果你沒有把他想得多好,就不會覺得他有多壞。當時趙忠祥事件也是被大家罵得紛紛揚揚,好像要把趙大爺和他那無可爭議的才華一並打入地獄才肯罷休。其實街頭巷尾,男女私情,都是百姓生活,屢見不鮮。
如果對名人的擁戴算一種愛,請放愛一條生路。讓名人受到他該受到的懲處而不是來自我們的懲罰。

其次,媒體對此事的極端熱忱。
讓我想起一本書上提到為什麽中國人對“奸情”的批鬥如此熱情,對此類事件口誅筆伐者大概因看到有人作奸犯科,自己的正義感便油然而生,義憤填膺地要去參與判決,一方麵是急於表白,表白自己不偷情不通奸不淫亂,是高尚清白光榮的事,這必須讓別人知道。別人不知道就沒有光榮感了。另一方麵來說,其實這種事自己想做而又缺乏膽識和機會,現在看到有人出事了,大家正好用這種方式來發泄自己的鬱悶。有因自己不能偷情所生之“壓抑”,又有因他人公然偷情所生之“憤怒”。輕描淡寫兩下怎麽打發得了?因壓抑就會轉為憤怒了。憑什麽“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呢?”。你敢做我們就要你死得很難看!
此事除了為新聞報紙增加題材,為八卦雜誌博版麵之外,實在不該上綱上線。
如果維護公義是一種愛,請放愛一條生路。要維護公義是件辛苦而漫長的過程。急不得,急了會出人命的。

最後,個人很不讚同胡紫薇這樣玉石俱焚的行為。她的舉動太過極端,我在國內網站提出自己的觀點時,有人說“這是中國的言論自由被壓製的表現。”所謂言論自由也是有規可循的,不能用一個人的自由毀了大家的自由。胡在這樣的場合大鬧有失體麵。怒火像一頭失去控製的野獸讓胡紫薇去幹預了公眾的活動。這不是不自由,而是濫用了她能自由出入那個場所的自由;有人說“是因為你不了解情況。”
比如說張斌的老大老二老三的故事。我對張斌和各個女人之間的愛情糾葛沒有興趣。我看到的是胡紫薇有份很好的職業,而且長相甜美,為什麽就認定沒有張斌就沒有了幸福呢?自信才是女人最好的包裝。自信的女人不會從別人那裏等待和乞求幸福。幸福是自己給自己的禮物;有人說中國人是因為“同情弱者。”而胡正是以弱者受害者的形象進入人們的視野。用這種方式從世人那邊換回來的同情和鄙夷對她的現狀於事無補,看來女性真正心理上的獨立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好好愛自己比不顧一切去愛張斌會讓紫薇更有安全感。張斌毀了他們的婚姻,胡紫薇毀了他們的形象,這不是一場公平的交換。
胡紫薇,如果張斌真是你的愛,請放愛一條生路!讓張斌去選擇他自己的路。如果他日他真受到懲罰也是他的事。

放愛一條生路。帶著你曾經的愛和我永遠的祝福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