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苦掙紮中變得堅強
文章來源: 夜半精靈2010-11-19 09:56:05

許多年前,當媽媽決定結束下放生活,帶全家人從那個偏遠的小山村返城時,相信她一定渡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父親那時輾轉地早已在離小山村幾十裏地的縣城裏謀了份職,他特意請了假陪著家人搬遷。

高粱杆編織的囤子,把平板車圍一個圈,全部的家當裝在裏麵,跋山涉水風餐露宿,靠著兩條腿和一雙手,爸爸媽媽拉著板車,走了四天三夜,把家搬回了故鄉小城。

那年我不滿七歲,自然不大記得其中的辛酸和艱難,坐在平板車的車頭,隨著路途的顛簸,做著無憂無慮的童年的夢,我的身邊是家裏的十幾隻雞和六七隻鴨子,在籠子裏一路走一路雞鳴鴨叫的。終於快到家的時候,媽媽說:咱們到河裏洗洗幹淨再進城吧。

到了河邊,最興奮的是那幾隻鴨子,嘎嘎叫著在河水裏洗了會兒澡,又紮了個猛子,聽見媽媽的召喚,排著隊回到車旁。媽媽高興地誇著鴨子聽話,爸爸抱起我放回到車頭,滿臉的慈祥,沒有人提起未來等著全家的是什麽,前途渺茫,沒有工作,沒有城市戶口,生活沒有著落,甚至一家老小沒有安身之處,對這一切,幼小的我全然無知,我隻看見爸爸媽媽帶給我的溫暖。

返城以後,爸爸一個人仍舊留在那個偏遠的小縣城裏工作,直到去世,戶口遷回來的第二年,哥哥作為知青又去了另外一個鄉村,媽媽起早貪黑地在外忙碌,為一家人的生計奔波。作為留守家中的最大的孩子,我那時常常踩著小板凳,站在案板前擀麵條,挺起瘦弱單薄的身軀,去糧店裏背半袋子的米麵回家。甚至高考大複習的時候,很多次晚上哄睡了小妹,坐在燈下一邊看書一邊等媽媽。

爸爸去世的那年,我十七歲,從火葬場裏走出來,哥哥抱著那個黑裏透紅的木漆骨灰盒,我攙扶著媽媽,後麵跟著十三歲的弟弟和九歲的妹妹,擦幹了臉上的淚水,第一次有了長大成人的感覺,望著媽媽一夜之間滿頭白發,陪著她渡過了幾個漫長的夜晚,心裏憑添了份沉甸甸的責任感。

過後好多年,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每當遇到困苦磨難,耳旁總聽得見媽媽的朗朗笑聲,這種精神這份母愛,點燃了我未來的希望。

在感恩節來臨之際,想起父母的不易,想起曾經的痛苦掙紮,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和安逸,謹以此短文紀念那些困苦艱辛的歲月,感謝生活給了我不屈的信念,追求的勇氣和一顆慢慢變得堅強和懂得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