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之殤續二
文章來源: 二野2013-09-05 12:55:02

細節之殤續二

1.
我到125車間後【注:C6125是機床類之車床的型號】
改做機床電工。

主要工作是安裝調試此機床的配電控製盤係統。
當時沒有微電腦化,所用電器控製完全是繼電器組合邏輯控製。
此125型車床,是在原來車床老產品C616基礎上
經過升級版本的最新產品。

其特點是其加工精度更高,切削速度更快,也更自動化或半自動化。
那是中國與美國還基本沒有此類機電產品來往,也沒有什麽貿易。
這些都是蘇聯的技術標準。

隔壁的軍工車間最忙,為援越抗美,
這裏每天24小時在不停的在加工生產高射炮和其他遠程炮。
軍工車間由軍區單獨領導控製,派有軍代表,算雙重領導,生人根本進不去。

成份不好的根本不能在這裏做工,幾乎全部是黨團員。
經常看到重型軍用車將這些不同型號的高射炮拉走。
相信這些高射炮一定在越南曾打下美國不少飛機。

再之後,
中越交惡後,是否用此類高炮也過打越南人,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軍工車間依舊火熱,訂單十足。

不過這次不再是支援越南,而是要狠狠的懲罰越南人。
南蠻變臉總是很快的。
無論從文革到曆史再到曆史更前頁,
政治變臉從來是一種偉大英明的政治舉措和時代利益需要。

2.
順便談談越戰後那點事。
越戰後,中國勝利了。
這戰打的很殘酷,因為雙方都是共黨,都有共同的崇高理想,全部不怕死。
老鄧是厲害,敢幹,有魄力。

我去過一兩次南臨沂的烈士陵園。
那地方也叫華東烈士陵園,麵積很大,很有名氣。
很多國家領導人都去過那裏,如耀邦同誌,親臨視察。

越戰後,
這個陵園展示的一個中心主題全部是越戰犧牲的戰士以及宣傳畫。
其主題是:對越南必須懲罰,我軍全勝。
犧牲的軍官也有不少,算單列。
那裏是一排排犧牲戰士的照片,有上千人,在這裏的全是山東兵。
這裏展示的是他們為國家的英雄犧牲事跡。
看完了很傷心。

社會全民和企業都在同仇敵愾的大力支持我我國對越反擊戰的偉大勝利。
記憶很清楚的一次,
是一批被越南人俘獲後被摧殘但生存下來並經過交換後的中國女兵。

於是我太太所在的那家工廠,接受到上級指派的一項專項任務。
所有工人幹部都必須要參加。

3.
在大禮堂的主席台上,有二十幾部輪椅之上,是我們的越戰參戰女兵。

她們全部殘廢了,被越南人俘虜了,之後是交換回來的。
其年齡全部在二十歲左右。而且都很漂亮而理智。
她們沒有哭泣,也沒有喊叫,沒有表情,一個個像冷漠的大理石雕像。

她們有的被宰割為人豚:唯存軀體和腦袋,完全沒有了四肢。
傷勢最輕的也沒有了雙腿。
越南人為了報複,使用了超法西斯的非人性手段。

其領隊通過工廠領導做專題講話和動員,很直接了當:
她們為祖國英勇獻身,已經完全殘廢了。
我們黨和國家一定要包到底。
一定要對她們有一個交代。

台下的工人員工哪裏見過這等景象,
一瞬間個個仇恨如突然燃起的衝天怒火:
群情激昂:

“打倒越南小霸權,消滅南蠻法西斯。”

之後軍方廠方代表共同宣布政策:

凡是能領養的,做老婆的最好,原來有老婆的也可以再領養。
一律按照雙工資照發,到永遠。

最好她們能生有自己的孩子,
這批女兵的贍養和醫療費永遠由國家負責。
包括未來其子女撫養費用也一律由政府永久提供發放補助。
在特殊政策情況下,經上級和政府特批,可以實行一夫二妻。

就是說,如果男方已經有妻,依舊可以領養。
政府是難。
流血的戰爭造就流血的曆史。
但是不打能行嗎?

4.
此時全部台下的工人職工們全部憤怒了,
他們全部被雷倒了。
全場響起口號:
“越南人禽獸不如,打倒南蠻...”
之後是鴉雀無聲的全場沉默。
因為隱私權的緣故,
以後再沒有這方麵結果的信息。

“你們就不要抱怨什麽工資太低了。”車間主任說。
“你們有什麽大貢獻,能和這些女戰士想比嗎?”

從那一天起,這家工人們似經過了一次革命洗禮,
估計有很多家在述說此事,並繪聲繪色。


我太太幾天沒有睡好覺,老在說這事。
“她們以後怎麽活呀,怎麽承受呀,怎麽會這麽殘酷,這麽慘。”
她老在嘮叨。
女人的神經一般總是比較脆弱多情的。

“唉,不要老想這事,其實中國曆史上很多事比這還要殘酷呢。”
我說。

“你知道淩遲嗎?你知道腰斬嗎?你知道剝皮嗎,你知道殉葬嗎?"

"前幾天你看央視,你說那集專題考古片真很好看
,出土了上千的寶藏,還有珍珠等.你看點是寶貝太多...”
“一位梁王死了,於是他的王妃小丫鬟統統被服毒殉葬..於是他的寶藏全部入地...”
“你說你又實在看不下去了...嗬嗬,說明你還很人性,你是位好太太,
  之後你躺了一會..說還要看..說那些珍寶真是太迷人..嗬嗬,有理想追求總之不錯的..”
“如果那時有雷鋒精神,有共產主義,也就沒有這些國家的地下珍寶了..”
“其實大家的看點是那些寶藏現世了,至於人嘛,早晚要死。”
“是呀,典型的過一把癮就死,關鍵在於她們死前不知道要死,所以從來不怕。”

5.
車間電工老張,是一位沉穩做事的好手,有技術,從不多言。
他太太麗麗也是那種賢妻狼母。
他們有兩個孩子,真的,在計劃生育的當時,這很難得。
於是我和他走的很近。

這家大產業工廠的技術部門基層部分,
其主力大都是年輕的知識分子,最差也是高等專科畢業。
於是那種從互相吹捧,因而達到彼此滿意,
此外互相競爭的小知識分子之人文習氣甚重。
這裏一個個都仿佛乃廟堂之器,懷有濟世之才。
所以不能砍山,不能冒泡,不能講演吹牛的就會被認為是傻逼白癡。


還記得那一年是祖龍毛皇帝逝世的年份。
當全部大喇叭響起,播出鋪天蓋地的哀樂並告全國人民書,
之後臣民的效應是:天塌下來了,這回真塌了。
“完了,中國完了...主席怎麽不能長壽萬歲呢?”
所有的人都在哭泣,似乎是世界崩潰了。
金胖子死後的悲哀場麵完全不能和祖龍的去世相比。

再之後就是忘卻和新的期望。
再再之後有了不斷增加的係列更多罵聲,
最後成為潮流學派,隨著很多文革史料陸續披出。
於是各個階層和人民開始反思。

那時段我在這個125機床車間最滿意的收益是我認真研讀了電工手冊。
那本書6.2元,現在很難買到了。
幾乎囊括了所有電工和電子類的資料和數據,
於是她3成為我多年自學的好老師。

之後我開始自己自作大紙盆喇叭。
自然,上麵的文中主角電工老張也是此方麵的愛好者,
現在被叫做共鳴的粉絲,我們和諧且共振著。

最難做好的是音圈,以及如何正確固定到位。
製做變壓器最難的是它的繞線框架。
其實放大器並不難做。
於是經常和老張交流。

記得有一次我去他家玩,時間為下午5點,
過一個小時出來,
卻發現樓下我剛買的永久11自行車被盜走了。
那幾乎是我近三個月的工資。

於是我知道這職業小偷一樣和我們搞什麽專業一樣,
一定觀察靈敏度高,而且出手很快。
最厲害的是他們的開鎖技術,
他們應當達到公安學校教授解鎖的水平。
於是:盜亦有道,成為我最佩服的成語。

6.
接著繼續,聯想寫實。

細節之殤--本文的主題。

這個機床廠其實沒有幾個高水平電工,
比如像付二混子除去會爬杆,
再就是拉閘門,剪斷電線,其他統統的不會。

但是勞工科長是他的哥們,
於是他想幹什麽工種就給他安排什麽工種。
有一次他在電線杆上製造了一次大短路,
一個火球將他擊落到地,他竟然全須全叉,絲毫無損。
要換他人,至少要脫去一大塊皮,手掌會燒殘。

於是他再不爬杆,但是喜歡鑽地。
地溝裏麵也走電纜,經常出問題要檢修。
再以後他進了俱樂部,擔任乒乓球較量。

他很有成就感:
因為他把自己的娃娃培養成為省級少年乒乓球比賽亞軍。
太陽終於從西邊出來了。
這些人物到如今依舊栩栩如生。
唯感時光過去太久,相見恨晚。

這個工廠最老道的電工也有過失手。
例如李師傅,那是頂尖的人才。
凡是關鍵部位,都是他親自出馬,
後麵會跟著幾個徒弟。

但有一次大短路,.
他忽視了他腳下踏在一塊土下的鐵板上。
不過不怪他,他看不見。
隻見高壓電噴薄而出,
經過他身體形成短路。
他一下向後倒下了。

但是他的雙手已經被高壓大電流燒壞。
在兩年後他才能用手拿碗吃飯。
他說,沒有電死就很不錯了。

7.
於是,眾口一致。
大家認為最好的電工是老張。
人家從無線到音響,
到自作印刷線路版,
自製晶體管電視機。
從製造維修電機乃到高壓都是好手,
此外,他很謙虛,人很和善。

於是領導給他配了一位徒弟--是位女孩。
“好好學,張師傅是最好的老師,特和善”
車間主任老劉說。

那女孩是有點社會關係背景的。
至少他家和勞動人事科有交情。
其實她到托兒所去多好。
整天有橡皮大娃娃玩,還有鋼琴凳等..
還不說那裏
吃的特好...

一段時間後,這女徒弟已經學會不少東西,
實踐經驗也有了一些。

怎麽說,都是幹出來的。

那一天,車間上麵那部小天車出問題了。
小天車上麵還有一部大型重型行車--即天車。
對於很重的機床床身,唯有這部大天車才能吊的動。

老張爬上梯欄,進入那部故障天車。

他那女徒弟跟在後麵,去做下手活。

天車上有木板,並成往返通道。
天車更有兩邊的扶欄,那是鐵做的。
從下麵向上看去,很像一座會移動能吊裝的橫向鐵橋。


老張發現那起吊的電動機有問題,於是他坐在木板上,開始觀察,
之後他判定檢測到是吊車的電機供電係統有了問題。
這個問題不屬於他負責,因此,他應當離開,
之後隻要寫報告給動力科.

他累了,他較胖。
於是他起來,要借助一下天車的外護欄
那是用於保證工作人員安全的,天車上有吊車手人上麵操作。

他用手抓住那鐵管做成的扶欄。
不好了,那鐵扶欄已經帶電了。
他觸電了。
他沒有戴工作手套。
他被電的不能動了。

此時唯有他的那位女徒弟可以救他:
隻要飛起一腳,將老張的手踢開。
她開始大叫。

此時老張已經被380伏特高壓擊中,
他的手已經張不開了。

5分鍾後,老張被電死了。
這個工廠最優秀的電工被電死了。

他唯一的直覺錯誤是不應當用手去抓那鐵扶欄,
他從沒有想到哪裏會有電。
因為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否則全天上下幾次的天車工早就被電死了。

他唯一的失誤是沒有戴手套,
這個看似絕對不可能的細節失誤殺了他。
雖然絕緣鞋是穿了--那能耐壓5000伏特。
一個很小的細節失誤。
我最終失去了這位良師益友;
他進了火葬場。

之後是他太太,兒子和小女兒那悲痛欲絕的慘狀。
他們要走過那些最苦難的曆程。

“我們最好的電工被電死了,我們最差的電工刀現在都很好。”

廠長和車間主任在追悼會上說。

而所有這場悲劇的形成是一次莫名其妙的細節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