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繆印堂,走進漫畫
文章來源: 醜女的天空2007-11-23 05:29:11

當我走近著名漫畫家繆印堂先生,打開他那本人生曆程的春秋畫卷,其樂無窮,

樂在其中!隨著先生的思路,讓我放慢腳步,傾聽發自心靈深處的聲音:

繆老說:人生如“戲”,是“戲”總是有個“開場”就說幾句“開場白”吧。

說來也偶然,1951年我的一幅幼稚的漫畫的發表經決定了我畢生的曆程和命運。

我這一輩子就與漫畫做伴,由愛好是地走近漫畫而轉成獻身似的走進漫畫。以

它為職業,以它為事業,如果談我的曆史,也就是談我的漫畫曆程了。

漫畫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它不僅僅是藝術,更具有思想。是藝術化的思想,是

批判的武器,也是幽默的快餐。

我原以為漫畫寥寥數筆很簡單,當走進漫畫以後才發現他奧妙無窮。我雖從事

漫畫多年,仍有身在此山中,難識它的全貌之感;就像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千萬

年,卻對它有許多不解之謎一樣。

漫畫是一個偌大的金礦,他需要漫畫的誌願者去探索,去發現,去開拓。

走進漫畫也深感漫畫人的艱辛,漫畫家也是常人,他隻是比別人觀察的細一些,

反映的快一拍,能注意到別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東西。他是位“烹飪師”

生活中的“笑料”經過他們的加工才能變為“笑畫”,為此他們要經過艱苦的

努力。可以說,漫畫家是在苦中作樂的人。

苦於了並不相搏,而是一個事物的兩麵,隻有經過創作中的”苦”,才能體會

到其中的“樂”.許多的科學家,藝術家為什麽甘於清貧,苦苦探索,因為他們

都是懂得苦中作樂的人。

時間已經過去大半,我的漫畫生活已進入金秋時節,回顧我的曆程,我既榮幸

也非常高興。假如有來世的話,我會再選擇漫畫這條人生之路。繆老的“話匣

子”裏全是關於漫畫的故事,生動,幽默,智慧富有哲理。他說,1957年的反

右運動可說是漫畫界的一次“寒流”許多漫畫家被打成“右派”,元氣大傷。

青年作者也嚇的謹小慎微,漫畫失去了本身的銳氣。路子也越走越窄。歌頌型

的漫畫雖然沒有遭到排斥,要畫的生動有趣也十分困難,到了1958年,什麽“

放衛星”“大蘿卜”“大白菜”等等,現在回想起來都是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浮

誇風的作品。可當時卻認為是革命的。為了配合“反右”“大躍進”我畫了不

少相關的漫畫,後來編輯畫冊時,這類作品難以入選。

曆史的教訓啊!千萬不要再卷土從來。我開始關注科學漫畫。讓漫畫來解讀科學,

通俗易懂,老少鹹宜。給科學插上了漫畫的翅膀飛進千家萬戶。

退休後,我更加關注兒童漫畫的發展。漫畫不僅僅可以開發智力,更可以培養孩

子們的品德。讓他們從小明辨是非,假惡美醜。愛孩子要體現在給與之中。健康

的漫畫就是最佳的精神食糧。

我喜歡收藏鍾表,但我的時間不能隨著“嘀噠”聲而流失。我還要盡我的力量寫,

畫,編能為社會做點事情,是我們漫畫家的責任。

每一個漫畫家幾乎都談到了“責任”是啊!領袖有領袖的責任,平常人有平常人

的責任。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擔負起自己應擔負的責任,不邪惡,不欺騙,不專

製。這個社會就和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