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優秀民歌係列49: 雲南民歌-十大姐
文章來源: 海姑娘2006-06-15 20:14:40
雲南花燈戲


雲南花燈戲,淵源於明代或更早一些時候的民間“社火”活動中的花燈,流行於全省各地和四川、貴州個別地區。

由於各地語音有別和藝人演唱的不同,流行在不同地區的花燈又接受了不同的曲種、劇種或民歌小調的影響,故雲南花燈又分有昆明、呈貢花燈,玉溪花燈,彌渡花燈,姚安、大姚、楚雄、綠豐花燈,元謀花燈,建水、蒙自花燈,嵩明、曲靖、羅平花燈,文山、邱北花燈,邊疆地區花燈等九個支派。

雲南花燈戲演出的許多劇目,都具有樸素單純、健康明朗的民間藝術特色,充滿著勞動人民的生活氣息。

花燈戲的傳統劇目不多,除去“燈夾戲”時期搬過來的滇劇劇目,共約二百出左右。其中:花燈歌舞劇目有《十大姐》、《大頭寶寶戲柳翠》、《踩連廂》等,花燈小戲劇目如《三星賀壽》、《紅回門》等。解放以後,在化大力整理傳統劇目的同時,還新編了大型花燈戲《依萊汗》等近百個劇目。

花燈戲的曲調有三個組成部分。一是各種民歌小調,這些小調有些是本地的產物,如〔十大姐〕等,有些是全國流行的,如〔泗洲調〕、〔十杯酒〕等;其次是明清小曲,如〔寄生草〕、〔打棗竿〕等;再次為從其他曲種、劇種吸收來的,如騰衝花燈劇目《安安送米》唱的高腔、《小放牛》劇中吸收了吹腔,元謀花燈中用了滇劇唱腔等等。

花燈舞蹈是雲南花燈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花燈舞蹈有隻舞不唱的如《獅舞》、《猴子彈棉花》等,有集體性的歌舞,如《連廂》、《拉花》等。花燈戲的行當,原來隻有男女二人,以後才分為生、旦、醜三個行當,當花燈戲演出中型、大型的角色眾多的劇目以後,又增加了其他行當。


《十大姐》一開始就用回音器,聽來歌聲像在山間穀間蕩漾。編曲富
心思,這曲的山歌味道很濃,音效也蠻過癮啊。



十大姐(雲南昆明花燈調)

山茶花來山茶花
十個大姐采山茶
花籃歇在山坡上
唱個山歌轉回家
小呀哥,我說給你
唱個山歌轉回家

大姐生得臉兒長
黑油油的辮子亮又光
臉如明月手似藕
象個荷花開池塘
小呀哥,我說給你
象個荷花開池塘

二姐生得臉兒紅
三姐臉兒賽芙蓉
芙蓉怕被哥看見
半邊藏在綠葉中
小呀哥,我說給你
半邊藏在綠葉中

四姐五姐嘴兒乖
手拉六姐去上街
街上小哥有千百
遊手好閑看不來
小呀哥,我說給你
遊手好閑看不來

七姐八姐人人愛
好似茶花滿山開
好花不為別人采
單等打柴的哥兒來
小呀哥,我說給你
單等打柴的哥兒來

九姐生來手指尖
剪隻白鶴飛上天
人家白鶴成雙對
我家白鶴繞天邊
小呀哥,我說給你
我家白鶴繞天邊

十姐走路快如風
手拿花籃到山中
姐妹十個愛勞動
采得茶花火樣紅
小呀哥,我說給你
采得茶花火樣紅

十個姐妹十枝花
唱個山歌轉回家
大理茶花頭一朵
誰愛勞動嫁給他
小呀哥,我說給你
誰愛勞動嫁給他


http://61.156.17.162/MP3/huiw/010.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