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優秀民歌係列48: 陝西民歌: 趕牲靈(真好聽)
文章來源: 海姑娘2006-06-15 20:13:46
走頭頭的那個騾子喲
三盞盞的那個燈
哎呀帶上了那個鈴子喲噢
哇哇的那個聲
白脖子的那個哈巴喲
朝南的那個咬
哎呀趕牲靈的那人兒喲噢
走呀來了
你若是我的哥哥喲
招一招那個手
哎呀你不是我的哥哥喲噢
走你的那個路
哎呀你不是我的哥哥喲噢
走你的那個路



【歌詞】

走頭頭的那個騾子呦,三盞盞的那個燈,
啊呀帶上了那個鈴兒呦噢,哇哇得的那個聲。

白脖子的那個哈叭呦,朝南得的那個喲,
啊呀趕牲靈的那個人兒呦噢,過呀來了。

你若是我的哥哥呦,你招一招的那個手,
啊呀你不是我那哥哥呦噢,走你的那個路。


 
【歌曲簡介】


陝北的信天遊有數十種,《趕牲靈》的曲調就屬於"信天遊"的一個變種。

舊社會,陝北一帶的人們生活十分貧苦,許多男人為了謀生,除了"走西口"到外地謀生外,有相當一部分人靠趕牲靈謀生。"趕牲靈"也稱"趕腳",它近似於雲貴地區的"趕馬幫",即用牲畜(陝北多為騾驢)長途為他人運輸貨物,而趕這牲畜運送貨物的人即稱趕牲靈者。他們走山越嶺,風餐露宿,十分辛苦。由於趕一趟牲靈常需要數十天甚至半年、一年,所以趕牲靈的家人非常惦念他們,凡遇到趕牲靈的隊伍走過,往往就有許多婦女、小孩探問自己親人的情況。民歌《趕牲靈》就是表現一個姑娘見到趕牲靈的隊伍通過,從遠處期盼自己情人的情景。“你若是我的哥哥你招一招手,你不是我哥哥你走你的路”。此時,姑娘那種希望、焦急、失望的心理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了。
---

趕牲靈






  “走頭頭的那個騾子喲三盞盞的那個燈,哎喲趕牲靈的那個鈴子
喲哇哇的那個聲。白脖子的那個哈吧喲朝南的那口咬,哎喲趕牲靈的
那個人兒喲噢過呀來了。”……
  陝北民歌《趕牲靈》,最初源於“趕牲靈”的故事:一個在陝北
大路上開騾馬店的年輕女子,與一個常常過往此處,在這裏投宿歇腳
的陝北青年男子,一來二去,由初識好感到由衷暗戀,再到成為“相
好”的浪漫過程的感人愛情故事。“你趕你的牲靈我開我的店,咱們
來來回回好見麵。”美麗的吸引,青春的燃燒,真心的相愛,大膽的
表露,直抒出了漂亮的女店主對英俊的趕牲靈後生一腔心愛和滿腹眷
戀,此故事一經由“信天遊”的方式從民間創作生成,就廣傳陝北大
地,後又通過不斷藝術加工,才逐步完善成了今天這首已傳唱全國的
《趕牲靈》,並成為了陝北經典民歌中的一首代表作。
  陝北人所說的“牲靈”,是指在黃土高原上土生土長和他們相依
為命的那些騾馬牛驢大牲畜。“佳米驢,延安牛,神府騾子,三邊馬”
,堪稱為陝北優良畜種。據史書記載,西漢時期,隨著古絲綢之路的
開辟,驢馬等大畜種就開始由西南亞、新疆等處向內地大量輸入,在
隋唐時期,陝甘地區還設立了繁殖驢馬騾的牧場。過去的陝北地廣人
稀,山大溝深,耕地零散,道路崎嶇,災害頻繁,生存艱難;艱苦的
生存環境使優勝劣汰成為這裏生命基因優質發展的外在要求,加之陝
北黃土高原又生長著苜蓿、黑豆、穀子等優良飼料,使陝北牲靈一代
又一代在遺傳變異,生態環境,人為選擇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逐
漸成為了今天的良種;也使它們普遍具有毛色光潤,體格高大,筋健
蹄堅,性情溫順,吃苦耐勞,宜耕宜馱等特點。艱苦的環境不僅磨練
出了這裏優秀的人種,同樣也造就了這裏優良的牲靈。幾乎在陝北整
個發展史上,陝北的牲靈不僅承載了陝北人生產和生活的沉負,而且
還緊緊維係著他們的情感和命運的精魂。梁上溝下,春種秋收,需要
牛耕驢拉;娶媳嫁夫,紅事白事,需要馬迎騾送;物品買賣,親戚來
往,需要驢馬車馱;甚至諸如“趕牲靈”這樣的愛情故事,也是因牲
靈的介入而產生的……,陝北的牲靈已成為了這片廣袤黃土地上生命
代代相續、繁衍不絕的天物!由此,在陝北這塊土地上,人們熱愛牲
靈是祖祖輩輩流傳至今的規矩。值得一提的是,陝北牲靈和陝北人民
一樣,也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僅1947年3月到1948年3月,
參加支前的陝北牲靈就有1478707頭(隻);數以萬計的陝北奶牛奶
羊的乳汁喂養了傷員。
  是的,陝北牲靈不僅給這塊古老蒼涼的黃土高原一年又一年耕耘
出春華秋實,五穀雜糧;給這一茬又一茬的陝北人帶來了生活的希望
和愛情的歌謠;同時也給這片深厚的土地帶來了光榮與夢想……
(張曉清)




http://www.yl.sn.cninfo.net/ylfq/minge/6.rm



你聽到的是男生版本的


女生版本更好聽

http://www.ylei.cn/ylei/video/gsl_fjx.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