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電影"青紅"有感
文章來源: 海姑娘2005-10-28 06:18:18

說實話,  看電影"青紅" 是衝著漂亮女孩高圓圓去的, 還有就是這片子在前不久得了獎.   其實看著看著, 我覺得這電影開始很悶,  悶到最後卻是感觸很深.

 

故事講訴的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貴州一個小城市裏, 青紅的父母由於可以回上海, 想讓他的子女都回上海, 而19歲的青紅卻熱愛這塊土地, 還有一個青梅竹馬的男朋友,男朋友不讓她離開. 然而, 父母的鬥爭和男朋友的鬥爭非常激烈. 無奈, 一次, 她男朋友和她發生了關係.  父母為了讓她回上海, 告了那男孩, 年紀輕輕的男孩小根成了強奸犯, 被判了死刑.  最後在3聲槍聲中, 結束了一個時代.  青紅和她父母也去了上海.

這故事的確很悲, 悲的讓我想哭, 不僅為青紅, 為小根, 為青紅的父母, 還為那一代的很多人民.    劇中, 青紅的打扮是典型那一代姑娘的打扮, 花格子甲克衫,  齊耳短發.  性格也是, 含蓄的姑娘, 文靜的姑娘, 也是那一代青年女性的特征.  劇中很多風景, 建築什麽總讓我想起我小時候看到的社會, 很讓我懷舊. 所幸, 我的戀愛年代, 成長年代沒在那個年代經曆.

 

我和一個60年代出生的大哥哥討論了那片子, 因為我覺得很不可思議, 為什麽2個還是相愛的人, 卻要被論為強奸犯, 而要被判死刑, 尤其是故事最後, 當青紅聽到她男朋友被判死刑後, 無動於衷的表情, 也許那個時候她已經瘋了?  那個大哥哥卻告訴我, 在那個時代, 很正常, 動不動就嚴打, 或許那個時代, 那個愚昧的時代害了那麽多人.

看完這片子, 最大的感慨就是2個字" 無語"

 

___

 

官方介紹資料

"這是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十九歲的女孩青紅開始了她的第一次感情曆程。青紅的家庭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家庭,在六十年代中期,隨內遷的工廠,由沿海繁華的大都市上海遷移到了內地邊遠的貴州,當時這被叫做支援三線建設。將近二十年過去了,無數個如青紅家一樣的家庭就像無數浮萍一樣被扔在這塊遠離故土的地方。而當初因具有戰略意義而遷移的工廠也在新的改革浪潮中,逐漸失去了往日的榮光。本以為將終老此地,人們開始惶惶不安,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許多家庭都開始在想辦法能夠回到上海老家,那裏

有他們熟悉向往的生活環境,是他們的根,也能夠給下一代更好的前途。這些家庭正麵臨著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次選擇,青紅的父親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青紅並不理解父母的願望。她和她的夥伴生於斯、長於斯,這裏就是她人生中記憶的一切。在青紅心中,這裏才是她的家園,有童年的樂趣,有真誠的友誼,還有在青春萌動的心中難以割舍的初戀--小根,一個來自當地農民家庭,剛剛進工廠做臨時工的小夥子。

  女兒心中美好的戀情,在父親看來卻是一個最大的障礙。青紅父親開始嚴密的監視女兒的一舉一動。他要不惜一切代價地摧毀這段感情。為了阻斷女兒的戀情,青紅父親像押解犯人一樣,每天跟著女兒上下學,編造病假條以盡力壓縮女兒與外界接觸的空間。

  青紅的心靈受到極大的折磨,心中充滿對父親粗暴幹涉的反感。在好友小珍的幫助下,青紅以各種方式和借口與父親周旋、對抗。直至使用絕食這樣的極端手段。

  在青紅近乎搏命式地抗爭下,父親暫時退縮了。青紅重新獲得一絲自由空間。與此同時父親也加快了步伐,決意不惜一切代價,盡快把全家遷回上海。

  青紅被父母絕望的行為所震動,開始猶豫在感情與家庭之間。

  在青紅父親與同事策劃拋棄戶口、工作,不顧一切離開貴州的時候,青紅與小根在後山相會了。小根不解於青紅突然冷淡的態度,而青紅也無法講出家庭正在發生的私密,在愛恨交織情緒亢奮的狀態下,小根不顧一切的占有了青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