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奶追殺令
文章來源: wumiao2008-07-17 13:50:10

最近看到有人貼了兩張照片,一張是一閆姓教授和新妻抱兒幸福照,一張是十幾年前這教授和前妻滕女的結婚照。人說:看上去真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前妻長的太醜了,還是“小三”和教授般配。那“小三”長的也真是高鼻明目,一副良家婦女模樣;那大奶則一幅福薄之相,雖然那教授依舊長相貧寒,但因為已經到了“獸”的級別,好象應該更換“配置”,於是這二人從照片上就博取了某些同情。

人還是以“貌”和“帽”取人的。

好奇之後上網去看了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是因為這大奶前妻發起了追殺令,使得這位在美國掙大錢卻被小三扣著不給前妻和孩子撫養費的教授,隻好回國躲避“債務”,這位大奶在隱忍五年之後把寫給國內大學領導控訴前夫背信棄義的信件公布到網上,從而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更可笑的是小三是“雞舍”出身,因其“雞腿”讓教授流連忘返,最後終於拋棄黃臉發妻,把在上海做雞的小三運輸出國,另築“愛巢”。

大奶說自己含辛茹苦十多年支持丈夫讀書學成,在就要得到豐收的大蘋果的時候,果園易主,自己被前夫和小三設計“黑”在美國,教授離家之前把所有存款都取走,並開走了車,斷了家裏的水電,讓這大奶弱母幼子兩個幾次瀕臨絕境。仇恨如星星之火,逐漸生成燎原之勢。現在小三已經登上主位,並生了兩個孩子固其基礎,大奶已無可能再主舊園,索性撕破臉開殺。這殺氣大約已經綿延了很長時間,據說大奶曾經受到威脅,遭遇過一次所謂的“車禍”。大奶忍無可忍,幹脆直接把男女二“人肉”的資料公布於網上,說為的是怕國內那大學給“閆教授”的科研基金,會被教授裹卷而逃。

接著是兩個女人在網上大開“殺戒”,互扇耳光。

再看,原來這場“廝殺”是在大家經常“出入”的文學城裏開始的。國內天涯等網站大戶也開始蜂擁跟貼,一帖子《震驚!留美教授欲拋妻殺子!!》,已足夠讓人震驚。

看多了這種陳世美潘金蓮的故事,身邊也有類似已經上演或準備上演的“戲劇”,總覺得已無新意。但不知為什麽,斷斷續續地看了眾人的評價之後,對這位相貌身世都挺可憐的大奶卻漸漸地敬佩起來。

如果說這些年來更多地接受著這世上不爭的事實:大奶屢屢被小三挫敗,小三把金錢地位綠卡等等具體情況避開不談,唯獨把“愛情”旗幟越舉越高,而那些所謂的“教授”越來越可稱之為“交獸”的現實生活,很多是看到象國內的“三三七七”的囂張,退居二線的大奶淡然不理,或是那位想不開一躍跳樓的叫薑岩的大奶摔死自己讓親人傷心,前夫、小三若無其事繼續“恩愛”等等故事,讓人著實鬱悶不堪,不知道社會的正義在何處,這種事情法律也無權過問,所以隻有看著那些丟失了“果園”的女人在園外一隅眼淚婆娑、忍氣吞聲。

現在終於看到有敢於維護自己和孩子利益,站出來大聲“討伐”的大奶,也看到有人寫了這樣一段話:“滕真的很堅強,我想換了別人,被前夫和有心計的賤人弄到在異國他鄉沒有身份沒有錢的地步,都做不到她這樣。”
  這話還說:“但我覺得,事情發展到如此地步,不能完全稱之為是報仇。上麵記者采訪時閆叫獸不是也說自作自受嗎。不要提愛情,不要糟蹋這個愈加珍稀的詞匯了。什麽愛情會在qq上聊天一聽說對方可以拿綠卡就發裸照,什麽愛情會明知人家有妻有子還不停打電話不停叫哥哥回國來看自己,什麽愛情會慫恿對方提取共同財產開走車隱瞞收入來逃避給親生兒子的撫養費。
  如果每一次原配都是完敗,甚至像薑岩一樣,那麽那些賤小三就根本不會覺得這個世界上有規則有禁忌有公理有人 性,她們隻需練好108式或者109式就無敵了。btw,當然這個叫獸的水準確實低到一定程度,連妓女行業都混不下去長的粗黑的一個失敗者的大腿,都讓某人銷魂到做出拋妻棄子的行為的地步,真是沒見識。我還是覺得這個小三的妓女行業轉移了很多人的關注點。
  所以,藤女士現在站起來了,支持她討還公道的舉動,有多少原配有這樣的機會啊。就算把閆叫獸弄到身敗名裂又算什麽過分,無非就是有些拿綠卡的雞不能開寶馬而已,而且那種人還配堂堂正正教書育人嗎。和當年他們能逼人至死的狠毒相比,這其實算得了什麽呢。
  想想當年藤女士在窮苦日子裏為他為家的付出,想想藤女士那五年的艱辛屈辱,就算被打回原形,他也好過太多。”

這段話比較解氣。總的看來還是那個先出軌的不對。究竟誰該為這場追殺令負責?是小三還是教授,或者就是原配自己,都不是。我想這件事會延伸下去,因為還有三個在愛和痛恨中掙紮求生的孩子,將來還會有爭執。所以當看到那位叫獸說因為不愛前妻大奶了就要摔死親生大兒子,也覺得他很“明白”,隻有那樣他才能斬了前妻的草除了自己的根,因為他的二奶已經給他又生了新根了。這個人真不是人,真叫“獸”。

這個“獸”隱瞞收入,減少或不付給前母子贍養費,這一切都應該是雞零狗碎的小三背後所為。過去那些所謂的“竊國大盜”,登上高位,賦予頭銜,實際上有多少牛黃狗寶,他心裏肯定清楚,大家也都明白。現在這種小三,可謂“竊家小賊”,當然沒有內鬼引不來外賊,那男人就是外貌是人的“內鬼”。不管怎樣,小三已經盜取了原配的一切,就該大度一些,人家兒子的錢總該給,自己也是母親了,本來那可憐的孩子應得的一切都奪取給了自己的孩子,還不該稍稍大方些讓那孩子活命嗎?

所以大奶追殺,也是為孩子去討“債”。這財務上的債還可以清還,心靈上的債恐怕還要延續到下一代。

愛與被愛,不愛與施愛,強愛和痛愛,都無可厚非,難過的是什麽原因逼迫著要去追殺。這是一個人的問題嗎?實在不能同意。巴掌是兩隻手拍響的,如果實在要追究原因,就問是誰先揮的手。

同時也看到有人在說一個不知道是不是真實的故事,來反證大奶寫告狀信的可恨,覺得這種不分好歹的文章很有些落井下石的味道:說是一個女人向丈夫的學校請求不讓丈夫深造,怕其夫成功後拋棄自己,結果丈夫果然沒有成為科學家,但後來卻成了一名縣長,最後“小蜜成群”。他老婆按照醫生的“囑咐”呆在家裏休養。保鏢因公不讓她進入縣委豪華大樓,還在樓前專門掛上了“縣委重地閑人免進”的大牌子。她要是沒寫那封信呢,他們會來美國。他當個科學家,反而沒有那麽多小蜜在身邊了。”

所以那位曾想把這個沒眼光的老婆殺了的樓主下結論說:“幹什麽事都不要太絕,結果與初衷的異化是時常發生的。”

國外的科學家就沒有小蜜了?難說,你看這位閆教授不也被稱為科學家嗎?這故事也有破綻:當縣長卻在縣委上班,說明寫帖的人還不明白政府和縣委的區別。更別說那個“縣委重地閑人免進”的大牌子,恐怕在看不到這樣的標語牌。更何況當了政客的男人,對正妻應該是恭敬的,和美國一樣,中國的政客也注重形象。有小蜜恐怕也要藏著掖著,保住家中的“紅旗”,才能讓自己的江山旗幟不倒。

因為中國政客的大奶們往往會有更絕的“追殺令”。

不負責任,甚至對自己親生的孩子也想殺之而後快,這樣的人不該征討之?如果天下有男人都是以母親這樣的追殺才得以生存下來,不該感謝那些發出“追殺令”的母親?不信這世上萎縮的誠信能無恥到這種地步。既然已經沒有了感情,那就公正清白地分開,不要這麽陰暗地苟合之後,再卷走一切,做假、不負責任,還在被“追殺”後逃回國內,但小三仍舊留在美國保住綠卡身份,等待公民。寧可分居也不付那點贍養費,不知道什麽叫“得不償失”。

“幹什麽事都不要太絕,結果與初衷的異化是時常發生的。”這句話真對,該讓所有正在“做事”的人都驚醒一下,將來免被“追殺”。

據說金庸的大奶被拋棄後也是相當的悲慘,最後窮困而死。雖然那個大奶很有文化素養,並幫助金庸成就了事業。但後來金大俠還是另外找了個年輕的招待做老婆。男人們的心很有意思,他們不是喜歡沒文化,而是更喜歡年輕。

還是中國那句老話:“悔教夫婿覓封侯”,歎出了所有最先幫助丈夫立業的女人的心聲。但過去不管怎樣還有一句“糟糠之妻不下堂”,現在一夫一妻,不下堂也要下堂,可喜的是女人下堂之後另有他“堂”可登。隻是有孩子的女人比較難罷了,也是因為很多中國男人比較自私,他們明確表示不願養別人的孩子,所以有些女人隻好帶著孩子“投入”外國男人的懷抱。

總覺得,如果女人有了孩子,意誌就會變得非常堅強,雖然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拖累捆綁了女人,但更在無形之中,讓女人的責任心和愛心如火山迸發,所以母親造就了孩子,孩子更成就了母親。

追殺令,最好更多依靠法律的武器,願天下所有的需要幫助的人都有“追殺令”在手,去追討那些“負債”之人。不隻為自己,更為孩子,因為基本上家庭的破裂是孩子大部分的利益和情感被奪取。

        滕女士“追殺令”之舉,很讚賞。願天下有公正心的人,共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