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是聯邦製而且不以基督教立國?
文章來源: 潤濤閻2019-11-12 17:55:35

(一)聯邦製是最不穩定的國家製度

作為國家(英文Country)來說,越是地區間、民族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整體狀態,越是難分裂。反過來,越是鬆散的政體越是容易分裂。最典型的就是聯邦、邦聯這類政體,是處在分裂與統一的中間型。聯邦製或邦聯製,比自治好一點的地方在於自治是小國掛靠在大國上,而聯邦製或邦聯製也可以是各領地沒有大小區別。

 

這個道理太簡單,不需要高智商的傑斐遜亞當斯們對此產生絲毫的懷疑。別說人類的文明進步了,種族間區域間的整合就容易了,未來也就不會發生邦聯製或聯邦製比大一統國家更容易分裂了。就是科學技術與人權、平等等社會文明的確進步了的後來,15個加盟共和國圍繞大國俄羅斯的蘇聯分裂了,各國勢均力敵的南聯盟也分裂了。

 

(二)傑斐遜亞當斯為何獨鍾聯邦製?

既然聯邦製、邦聯製都是跟自治一樣的最鬆散的隨時都可以發生分裂的體製,那為何美國獨立後傑斐遜要說服亞當斯富蘭克林然後通過亞當斯他們說服華盛頓、麥迪遜、漢密爾頓等開國元勳們一定實行聯邦製(united states)而非大一統的難以分裂的國家製(Country)?

 

United States,準確地翻譯成中文其實就是"美聯邦",因為每一個state就是一個有獨立立法權、自己選舉自己領袖的半獨立的國家。中文把它翻譯成合眾國,也是沒辦法的事。如果考慮各state沒有自己的野戰軍軍隊(有民兵自衛隊)而不能稱其為國家,那應該翻譯成“美利堅聯邦”更準確無誤了。無論如何它不是內容上跟地球其它國家接軌的國家(country)。

 

作為一個統一的用槍杆子打下來的獨立了的國家,采用聯邦製的好處何在?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傑斐遜屬於高智商的智者,而跟他不相上下的開國元勳裏當屬亞當斯。亞當斯為何就認可了傑斐遜提議的聯邦製?而且還得到了其他所有開國元勳們最後的認可?

 

也就是說,聯邦製的好處必須得超過它的缺點才行。後來南北戰爭的爆發,在體製上講就是聯邦製造成的。這完全是美國開國元勳們擔心並可以預料到的因素。聯邦製必然有其最大的優點,那就是:利於擴張領土。

 

別看當時的聯邦隻有13個,傑斐遜亞當斯們的野心遠遠不是這麽個地盤,確切的說,連美洲都太小。要知道,傑斐遜亞當斯們親身經曆了曆史上的兩個“日不落帝國”的一個:大英日不落帝國。或稱英聯邦日不落帝國。

 

在歐洲曆史上,第一個自稱日不落帝國的是西班牙,從16世紀到17世紀,西班牙的確稱得上是日不落帝國。雖然英軍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發生在1588年,西班牙的霸主地位一直占據著。其實到1763年,英國才自稱日不落英聯邦帝國。隻是差不多20年後,美國獨立戰爭贏了,英國再也不談日不落帝國了。

 

美國獨立後,不論是傑斐遜還是亞當斯,自然想到未來的美國也要成為曆史上第三個日不落帝國,需要的不僅僅是韜光養晦,更重要的是:在體製上建立實現日不落美夢的最容易建立並持續下去的政治製度,那就是---聯邦製。

 

聯邦製為何能幫助美國不斷擴張領土而且擴張後不會步西班牙與英國的解體後塵?

 

從心理學上來說,擴張用收編的方式,不論是通過戰爭還是贖買還是和談,聯邦製都容易讓被收編的人民大眾和既得利益集團統治者們認可。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比如花錢收買美國南方的法國領地,此時南方人講法語,如果不是聯邦製,那人家就擔心我們都不會英語,歸了你美國,語言不通就會被歧視,政客們就無法當政。可聯邦製就不同了,被收編的地區照樣是你們原來的人選舉你們自己的州長,你們自己的議會。這樣,反對劃歸美國的聲浪就小很多。可被收編後,北方人就滲透到南方,新的學校就用北方人老師,孩子們就學英語了。一代人過後,南方也就跟北方一樣了,雖然有夾雜著法語發音的南方口音一直留了下來。

 

後來的美墨戰爭也一樣,收編墨西哥人的西南三州毫無阻力,因為他們在收編後可以繼續講西班牙語。然而,也就是一代而已。新生代就在學校裏講英語了。

 

美國的擴張政策並非局限於美洲大陸。收買阿拉斯加就是擴張政策的繼續。在占領了菲律賓三年後,美國允許菲律賓全民投票決定是歸美國還是獨立,這個允許公投是違背了林肯的原則的。美國南方發生獨立事件,未能令林肯認可南方公投而獨立,就是給後代立下一旦收為國土,不論是戰爭還是贖買,是不應該給對方公投機會的規矩。否則,林肯的南北戰爭就是錯的了。如果當時不允許菲律賓公投,那美國聯邦就擴張到了亞洲。日本投降後也應該被收編,還有韓戰後的南韓。

 

如果美國停止擴張,就是說,擴張將永遠走入曆史,那美國就應該修改憲法,去除聯邦製,建立一個跟世界接軌的穩定的無法獨立的Country(名字裏就沒有了united states,而是改國名),然後,各州成為province(省)。各省沒有立法權,沒有省議會,但有省級法院。國家法律就是統一的法律。這樣,就去除了昨天德克薩斯州想獨立,今天加州想獨立的體製上的弊端。因為聯邦製是為不斷擴張而建立的體製,是為不斷擴張領土而量身定做的,它不利於也不符合不再擴張的國家的穩定。

 

(三)美國不以基督教立國的長遠思考

(1)威廉-廷代爾與瑪麗女王

在威廉-廷代爾(William Tyndale)把聖經翻譯成英文之前,任何教堂與教徒都不得用英文出版聖經,必須用拉丁文。也就是說,聖經的解釋權被教廷獨占,其它語言不能分享。在1524年威廉-廷代爾的英文版聖經出版後,就打破了教堂對聖經的解釋權。這就必然惹惱了宗教“既得利益集團”,威廉-廷代爾被絞死(1536年)。他得到了後人稱頌的“第一清教徒”的稱號。

 

“清教徒”的英文就是“puritan”,就是“淨化者”的意思。淨化什麽呢?就是還原聖經的本來麵目。因為他翻譯了聖經後,會英文的英國百姓也可以讀聖經了,當即發現教堂裏講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條文與觀點聖經裏根本就沒有,是他們篡改了的、為統治者服務的“篡改版本”,聖經就需要“淨化”(Purification),把那些統治者們加進去的內容清除掉。這些教徒被稱為“清教徒”。

 

廷代爾被絞死17年後,瑪麗女王登上曆史舞台,她對“淨化聖經”的“清教徒”極其反感,因為當權者不能靠胡編亂造聖經而得利了,就開始屠殺清教徒。瑪麗女王被稱為“血腥瑪麗”(Bloody Mary)的根源便來自於此。清教徒能跑的就跑到歐洲其它國家避難。

 

後來的伊麗莎白一世也好不到哪裏去,她在英國給從各國回去的清教徒指定了新法律:教徒隻能在指定的“聖公會”內活動。如果教徒私自串聯,立刻開除出境。從瑪麗女王算起,差不多一個世紀的時間裏,清教徒被英國王室迫害,很多就跑到荷蘭等國去了,甚至遍布歐洲。這就是後來102名清教徒乘荷蘭的五月花在大西洋漂流半年到達北美的來龍去脈。

 

(2)清教徒來到北美與鞭刑

五月花到了北美後,烏泱烏泱的船隻拉著清教徒們到新大陸求發展。英國政府也不會放過這個可以收稅的寶地。因為來到新大陸的移民基本上都是基督徒,政教合一的政權也就自然而然地一起移到了新大陸。英國政府派的總督便開始製定殘酷的法律也實施政教合一。

 

最殘酷的法律是:誰要是質疑耶穌是處女瑪麗亞所生的、上帝的兒子、耶穌本人也是上帝---三位一體的神,就是死刑。還有:謾罵譏諷基督教者給舌頭戳窟窿(後來戴舌環風靡開來是對審美的扭曲),如果不改,處死;不按時去教堂者,第一次,鞭刑;多次違規者,關入監牢。還有好笑的:星期天上班的,鞭刑。屢犯三次,處死。等等殘酷的條文,直到獨立建國這些法律才被逐步廢除(請讀傑斐遜當弗吉尼亞州長時建立的一係列法律)。傑斐遜亞當斯成為事實上基督教的叛徒是有其曆史原因的。

 

(3)美國建國功勳最大的兩人

打天下功勞最大的是華盛頓。然而,華盛頓不認為天下應該是他的。為什麽呢?因為當初是亞當斯找到他,讓他帶隊打仗。他就認為亞當斯是老板,而他是亞當斯的雇員。就好比他是公司總裁,而亞當斯是公司所有人。這是為何美國第一次總統大選後,找不到華盛頓,因為他認為百姓明白亞當斯才是老板,總統是亞當斯的事,他就去旅遊了。

 

打天下的開國元勳裏有麥迪遜、漢密爾頓、伯爾等,但智商最高威望也最高的兩人是亞當斯與傑斐遜。如何建國?理論上傑斐遜水平最高,他還得到了麥迪遜的大力支持。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他就是富蘭克林,一個被美國人稱為神級的高智商多才多藝的能人。傑斐遜寫就的獨立宣言,得到了亞當斯和富蘭克林二人的修改。三人都同意把“人人生而平等”寫入獨立宣言。

 

在兩大關鍵問題上亞當斯認可了傑斐遜的觀點:一個是不以基督教立國,一個是以聯邦製而非統一的國家立國。這兩點在那個時代是非常令人難以理解的。那為何最後這兩條都被開國元勳們同意了呢?開國元勳們基本上都是基督徒,打下天下也沒想過該怎麽治理,但一個統一的國家更容易,為何要搞聯邦?為何不以基督教立國?

 

聯邦製是為不斷擴張領土量身定做的,前邊講了,接下來說美國為何不以基督教立國。

 

傑斐遜受牛頓等科學家對大自然奧秘描述的影響而信了“自然神”(nature god)並對基督教作了大量批判。他還給一位著名的基督教牧師寫了一封長信以回絕基督教徒妄想把美國變成基督教國家。大家可以去讀。傑斐遜對基督教的批判一些著名的論點有:

 

1.“在我們特有的基督迷信中我沒發現贖罪這一條。他們都是建立在神秘傳說之上。百萬計的無辜男女,因為基督教的勸導,被燒死、折磨、處罰和禁閉。這種權力的作用在於:讓一半人成為傻瓜,另一半人成為偽君子,去支持地球上的欺詐和謬誤。” 

2.“基督教的神是三個頭的妖魔:殘忍、報複、反複無常。如果一個人想要更多了解這個狂怒的、三頭畜牲般的神,隻需要看聲稱做它仆從的人們便知:他們總是在這兩類人中出現:白癡與偽善者。” 

3.“總有一天,所謂耶穌以上帝為父,在處女的子宮中神秘誕生的說法,將與彌涅耳瓦從朱比特的腦中誕生的說法一樣,被視為寓言。” 

4.“基督教是曾經照射人類的體係中最不正當的體係。”

 

那亞當斯呢?他在給傑菲遜的信中談到基督教時是這樣說的:“一想起十字架,這個人類有史以來妄用苦難的最要命的象征,想想十字架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我就幾乎要渾身發抖。”

 

所以,開國元勳們最崇拜最佩服的二人都對基督教有如此的看法,是二人親眼目睹了建國前政教合一時的基督教對信徒的殘酷法律。對美國後來的發展壯大來說,也算是高瞻遠矚。不以基督教立國,能說服同樣目睹了殘暴至極的政教合一曆史的開國元勳們。當然,二人屬於人精級別的高智商,上述的極端說法是後來才公開發表出來的。在討論獨立宣言和憲法時,二人當然是玩“曲線救國”並不直接貶損宗教。那他們用了什麽方法令開國元勳基督徒們認可美國不以基督教立國的?

 

這就需要談傑斐遜對美國製度設計時的最大考慮了,那就是:無限擴張戰略。實現這一戰略,需要“不以宗教之戰擴張領土。”

上麵是第二任總統亞當斯當政時跟伊斯蘭簽訂的“的黎波裏條約”。中文的意思是:“以美國在任何意義上講都不是以基督教立國為宗旨,同時美國對穆斯林法律、宗教和安定不抱任何敵意,而且美國從未參與針對任何穆斯林國家的戰爭或敵對行為,雙方宣布:永遠不應該因為宗教的觀點而找到破壞兩國和諧共處的借口。” 

 

該條約在1797年由美國參議院一致通過,亞當斯總統簽署。這時候美國政府對基督教的態度,也許可以用傑斐遜自己親自建立的大學--UVA不建立教堂(UVA在傑斐遜死後建立的教堂)、不許學生在大學裏禱告來表明美國從內到外都以擴張領土為最高宗旨。不以基督教立國,就有利於擴張到其它宗教國家,也可避免發生宗教戰爭,尤其是國會一致通過、總統簽署的和約表明美國永遠不要發生宗教戰爭。這至少是美國開國元勳們的國策與宗旨。因為他們清楚,宗教戰爭是亂源,而且上千年都是沒贏者的雙輸戰爭。而且,宗教戰爭將無法使他們確定的美國擴張政策得以施行。

 

亞當斯和傑斐遜都清楚,整體上講,穆斯林國家更少犯罪活動。其實到了小布什打伊拉克後的今天,穆斯林世界犯罪率還是低於美國。根據聯合國最近的數據:穆斯林世界有18億人口(我這裏取整數),在押犯人總數:977,551人;美國人口327.2(百萬)=3.272億,取一位小數3.3億。美國在押犯人:2.02百萬。換成平均每千人:穆斯林世界是1.01/1000,美國是7.02/1000。也就是說,美國在押犯人按人均算是穆斯林世界的7倍。在美國,犯罪率最低的是亞裔和穆斯林這兩個群體,其次是白人,然後是西裔,最後是非裔。這後麵的來源於美國的報道。

 

我猜想,犯罪率與貧富有關,也與毒品有關。穆斯林世界不許喝酒不許吸毒,犯罪率就少很多。美國人口占全世界總人口的5%,而毒品銷量占全世界的一半。

 

小結:美國開國元勳們製定的兩大國策:聯邦製與不以基督教立國,本質上就是為了不斷擴張領土而設立的,它不利於國家不再擴張後的領土維持和不分裂。如果想終止擴張的國策,那就需要改寫憲法,把聯邦製改成國家一體製,把united state 改成Country,以在體製上堵死分裂的思考,這是防止南方分裂事件重演的最後一道堡壘。至於國名叫什麽,那不是本文應該討論的。

 

(四)毛澤東的“自治區”

毛澤東打下天下後,搞了新疆、西藏、內蒙古自治區,這還不算完,他還搞了廣西、寧夏自治區。自治區就是統一與獨立之間的過渡。在地球上任何國家,自治區都是大領土對小領土或大民族對小民族的收編進行不下去,要麽是小的一方想拚死,而大的一方覺得魚死網破得不償失便提出讓對方自治;要麽是在統一很長時間後發生了社會動蕩,小的一方想趁機獨立但大的一方還是瘦死駱駝比馬大迫使小的一方接受自治而得到了認可。無論如何,自治的小的一方都等著有機會獨立出去。也就是說,隻要小的一方有自治的名份了,那他們等著獨立機會乃天經地義無可指摘。

 

在毛澤東打下天下前,民國時期那麽亂包括軍閥混戰,國民政府都沒認可新疆西藏內蒙古有自治名份,包括國民黨遷都到重慶時。盛世才(就是殺死毛澤東弟弟毛澤民的新疆軍閥)奪取新疆領導權,也沒獨立成功,蔣介石也不認可新疆的自治身份。後來他又投靠了蔣介石,最後被調動到重慶。所以,即使在新疆事實上獨立於民國政府時,都沒自治的身份。這也包括西藏和內蒙。溥儀的滿洲國,國民政府並沒承認過,隻是汪精衛承認了而已。更別說毫無道理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了。那裏是國民黨裏第二大實力集團李黃白(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的桂係發源地和根據地,國民黨絕不會給廣西自治名份的,李黃白也絕對不會接受這樣的名份。比這更可笑的是毛澤東還給寧夏自治名份。

 

廣西的漢族人占七成。就是計劃生育一胎化隻限製漢族人導致壯族人比例增加後的今天,廣西漢族人還是占大約2/3,壯族人大約1/3。這也跟寧夏類似,就是今天,寧夏回族也隻占1/3,漢族人占2/3. 所以,毛澤東給少數人的壯族、回族為自治區的名份(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荒唐到難以理解的地步。這不僅平民百姓理解不了,恐怕上麵的官員們也無法理解毛澤東的這類胡亂治國(還有:村村建土高爐煉鋼,沒鐵礦石就把全國的樹木都砍倒燒白石頭;全國深翻土地導致大麵積顆粒無收,等等這類匪夷所思的荒唐事),否則,林副主席就不會下命令:“對毛主席的指示,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了。

 

如果說毛澤東是想以蘇聯老大哥為榜樣,蘇聯有15個加盟共和國,中國也搞個類似的自治區。其實,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曆史上都是獨立於俄國的國家,如果毛澤東照搬蘇聯模式,那等於中國把西邊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東邊的日本、韓國、菲律賓和南邊的越南、孟加拉、尼泊爾、老撾、柬埔寨、緬甸、不丹、泰國這14個國家拉過來加盟,成立也是15個加盟共和國的“中聯”以對應“蘇聯”,而不是把本來就屬於中國的幾個省倒退回到清朝以前的不屬於中國的名份,然後再來個不得不妥協的自治---半獨立區。自治本身就等於半獨立狀態,或者說是獨立前的預熱階段的狀態。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鄧小平以降的曆屆中共領導人竟然沒把這荒唐透頂的為未來發生國家分裂製定的自治區名份給改過來。其實就以重新劃分省份的借口便可把原本就是中國的省份,收回自治名份。比如,新疆可以變成南疆省和北疆省;西藏就是西藏省;內蒙古就是內蒙省或改回民國時的綏遠省;廣西本來就是漢族人為主,現在也是,直接就是廣西省,跟廣東省對應,就如同山西省跟山東省對應;寧夏由於人口太少,可以按照清朝的版圖重新歸陝西省,或回歸到民國時的寧夏省。

 

(五)鄧小平更荒唐的一國兩製

香港的今天很亂,其實這個亂無解,因為你就是按下葫蘆,以後還會找機會又浮起瓢。這不能怪香港年輕人不愛國,也不能怪過去22年中共對香港關心不夠,本質上是鄧小平的一國兩製體製導致的必然結果。潤濤閻寫過專文,在這裏不重複了。隻說一點:即使在過去的22年裏香港和中共不論如何改進自己和對方,都無法避開發生分裂的無休止衝突。

 

為什麽呢?因為一國兩製就是答應給香港自治名份,那就等於鄧小平把一根繩子放在雙方之間,想把對方拉住。然而,雙方當即就想到了拔河比賽。因為你必須承認潤濤閻給自治下的定義:“自治=從統一到獨立的過渡階段”。拔河的結果看哪方的力量大、任性大、雄心大、堅持的時間長。在香港一方拿起繩子之前,必然積累合力,待有機會便全民動員一起拉繩子。大陸也無法放鬆繩子,這拔河比賽就開始了雙方的拚死抗爭。過去的22年,就是香港人積聚合力的時間,到了拔河階段,那就無法回到拿起繩子之前的狀態了。

 

根源在於鄧小平不僅沒更正毛澤東的五個自治區名份的錯誤,還把這個荒唐的治國之策發揚光大,來了個一國兩製。這表明鄧小平骨子裏還是崇拜毛澤東的。鄧小平沒認識到自治區的後患無窮,而是把新疆鬧獨立看成是外國分裂勢力的作用。這個作用當然有,但你給了人家自治的名份,那等於讓人家時時刻刻都盼望著自治的下一步-----獨立。這類似於在那基本上不能離婚的毛澤東時代,妻子不想跟丈夫過了,丈夫給了妻子各睡兩間屋分居的名份,那就等於讓妻子內心裏有了“一旦有機會便離婚”的期待。你既然給了新疆西藏香港的自治身份,那人家要與身份相符的內容,你如何拒絕?當然是武力,因為你理論上沒有製高點可站。

 

讀過潤濤閻所有文章的都記得這樣一句多次解釋過的話:在政治上,曆來都是形式大於內容。其論證過程,在此不贅述。名份就是形式,你不能為了一時的騙人目的就給的。給了,就是後患。

 

“治”就是治理的簡稱,自治就是自己治理。這跟獨立就差不能有自己的軍隊和國家名稱。香港自治,就等於香港不要自己的軍隊,不要自己的國名,其它的都是自己說了算,比如自己普選香港領導人。

 

那為何這等自治就是獨立的過渡呢?因為一旦有了普選權力,那主張獨立的候選人,才有機會當選,獨立運動便如火如荼了,因為領導人上台後不搞獨立,那他任一屆下台就是最好結局了,搞不好會在動亂中被趕下台。如果自治不是獨立的過渡期,那當然中共可以落實香港真正的自治權---普選香港領導人。可事實上根本不是那回事。一旦香港有了普選權,獨立運動就跟著來了。

 

綜上所述,毛澤東的荒唐的白白送給原本理所當然是5個省的“少數民族地區”(當時除了西藏外根本就不是少數民族占多數)以5個自治區名份,導致鄧小平有樣學樣,來了個香港一國兩製體製。不論是香港,還是新疆西藏,這種有了自治名份的地方,如果不鬧獨立,那是對不起這個名份的。所以,根子在毛澤東那裏。毛澤東胡亂治國的後患還在後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