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中國教育:隻教書不育人,現在連書都教不明白
文章來源: snail2006-11-17 18:37:33

長久以來,中國的教育就是應付考試,從科舉時代直至西學東漸後的中考高考乃至托 福,GRE都是教死記硬背。除了這並不成功的智育以外,提倡的德育體育基本有名無 實。

自前任總理朱某執政後,教育界的滑坡加劇甚至是崩潰性的災難。

當今教育政策的失敗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麵 :

一:教育產業化,把學生當做人質,學生家長淪為提款機,學校則最大限度地榨取 經濟利益,政府放任自流,完全背離在教育方麵的責任和義務。教育產業化的後果 是導致惡性循環,窮人讀不起書其直接後果是社會差距越來越大,貧富越來越懸殊, 社會越來越不公平。

二:教育的目的歧化,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育人,但是現在歧化成為分數等硬性指標, 學校淪為適合各年齡段的考試競賽訓練集中營,學生們成為拔苗助長的填鴨。這是 教育的中庸化,培養所謂的“人才”或者“天才”,而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 果你想麵麵俱到,其結果是什麽都做不到,這樣的教育結果是抹殺人性和天分,使 得整個國民缺少更多的創造性。

此外“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遺毒和急功近利的人才戰略相結合,完全 背離了社會發展的正常趨勢和產業結構調整的人力資源體係需求,父母一套邏輯, 老師一套邏輯,社會一套邏輯。

所以中國的孩子們早就邏輯混亂了,現在的教師隊伍簡直是黃鼠狼下崽 - 一窩不如 一窩。別說育人,真正有用的書也沒教多少。現在工作生活中有用的東西,有60% 以上都不是從課本中來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實際這可以理解為教育的三 個層次。可是,現在的教育水平,相當一部分連最低層次的解惑都做不到!跟甭提 傳道了。所以現在的中國教育既教不好書,更不知道去用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