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上海最靈光的20家麵館
文章來源: 牛奶瓶2011-10-22 19:58:43

探訪上海最靈光的20家麵館


  


            今年六月回國,參加外娚的婚禮。回國前,在文學城閑逛到私房小菜。正巧看到“海上花房”轉發的一篇介紹上海麵館的小文:“饞吐水嗒嗒滴……上海最靈光的20家麵館”。這標題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一方麵是那熟悉的滬語:饞吐水(口水);嗒嗒滴(流個不停)……;最靈光(最好,最妙)。另一方麵,我喜好麵食,特別是麵條。於是,在她的轉載的小文下回了一貼,大意是:下月回滬,大約二十天左右,一天吃一家,回城後,再向喜好麵條的朋友匯報。


            說到做到,回到上海立即找出一張地圖,將這二十家麵館一個一個標出來;列了個計劃,第二天就開始行動了。


 


一、祥和麵館


            DSC00643


圖一:祥和麵館門麵


祥和麵館是離我家最近一個麵館,就在中山公園向南兩個街口,在定西路與安化路交叉口的西南角。門麵裝修得不錯,對過也是祥和麵館(不在圖中)。可能是生意太好,將麵點部搬到對過去了。


 


DSC00644


 


圖二:辣肉拌麵招牌


            祥和麵館的招牌是辣肉拌麵,再加上一碗牛肉湯。很多人是將湯澆到麵裏,吃辣肉湯麵;我覺得還是麵歸麵,湯歸湯,吃起來有味道。辣肉麵的價格是¥8.00,牛肉湯是¥1.50,總共是¥9.50。說價廉物美,不為過。


  


DSC00645


 


圖三:經營方式有點像美國的快餐


            它的經營方式有點美國的快餐,排隊買了單後,挨個到櫃台取貨。速度還蠻快的,看了看表,從排隊到取貨,大約是五分鍾時間。


  


DSC00646


 


圖四:本店招牌麵辣肉麵與牛肉湯


  


            看樣子還不錯吧,可能有人會覺得量太少了些,不過我覺得量正好,也許是回國吃得太多、太好,胃口小多了的緣故吧。麵下得不軟不硬,辣肉切得不大不小,味道也夠鮮美。衛生評定:4分(5分最高,1分最低)。


 


二、永興麵館


別名又叫胖阿婆麵館,離舉世聞名的南京路就一箭之遙。


  


DSC00647


 


圖四:永興麵館門麵,前麵不遠處的街口就是南京路


  


            你看這一條小小的路上,小吃店是鱗次櫛比。當然是占了位置的光,這裏的小吃店個個都是生意興隆,但永興麵館更是略勝一籌。這裏的店鋪都是半地下室,一進門都要往下走幾級台階。我記得小時候,一下大雨,門口下麵都上了門板,防止雨水湧進店堂。


  


DSC00653


 


圖五:永興麵館裏廂


  


            一進門,小老板出來打招呼。我問他:這裏過去是不是叫胖阿婆麵館?他告訴我,是的。我估計他是那個胖阿婆的兒子或孫子輩。就是那個背對我們,穿白襯衫的那位。


  


DSC00654


 


圖六:本店招牌鴨腿麵加素交


  


            老板告訴我,這裏的招牌麵是鴨腿麵再加素交。我要了一份,價格是¥12.00。上麵時間是2分鍾,夠快的。麵、湯、味道都不錯,素交的主要原料是卷心菜,我不太喜歡,如果是大白菜可能更好。衛生評定:3.0分(你看看圖五那個送貨阿姨,也不用個托盤,兩手各端著一隻碗,那手指頭都抻到碗裏了)。也可能是生意太好,沒時間在衛生上下功夫。我在裏麵前後呆了十五分鍾,進進出出一共有四十多人,當然包括我在內。


 


三、家有好麵


            “家有好麵”可能是公家的,也可能是集體的,或者是什麽集團的。就在“上海人家”樓下,也可能是“上海人家”的一個分部吧。


           


DSC00657


 


圖七:“家有好麵”的門麵


  


            “家有好麵”在雲南路上,延安路的南麵,西臨人民廣場,向北走沒多久就是南京路。那天是端午節,天下著小雨。盡管如此,店裏還是座無虛席。


  


DSC00658


 


圖八:本店招牌麵之一鴨腿煨麵


  


            “家、有好麵”的招牌麵是鴨腿煨麵和黃魚煨麵。麵得味道正宗,你看那湯的顏色,你就知道這湯煨得真是到了火候。我要了一份老火燉鴨煨麵,價格¥25.00一份。筍片幾個、芥蘭兩頭、鴨腿一份、火腿三片。衛生評定:4.5分。上菜時間較長,但店堂裏的工作人員特多,有經理、有收銀、有帶位、有侍應生、有收盤的、門口一邊一個還站了兩個專門說“歡迎光臨”和“謝謝、再見”的,大小一應二十多人,像這樣的規模,我們餐館隻要三個女侍者就搞定了。


           


四、雲曦(Xi)小吃


雲曦小吃離我們家不是太遠,騎自行車也就是十分鍾的路。那天早上去醫院體檢,早餐吃得晚了;下午過了兩點才想起吃中餐,於是踩上自行車就直奔雲曦小吃。


  


DSC00659


 


圖九:吃了個閉門羹(那個斑駁的藍油漆的石庫門房子就是它)


  


            下午兩點半,我尋著地址興衝衝地騎到雲曦小吃。隻見大門緊閉,一點也不像是小吃部的樣子。下車問了隔壁坐在大門看報紙的老伯,他告訴我,這雲曦小吃的經營方式與眾不同:一是,每天早晨6點開門營業,隨後一直營業到麵條賣完打烊。鄰居老伯說,大約是下午2點左右關門。我一位在洛杉機的朋友告訴我,那裏也有一家中餐館的營業時間也這樣的,每天早上廚房備一定數量的料,賣完為止。要想果腹,“下次請早”。


            二是,每周營業五天,每天麵條的特色澆頭不一樣。禮拜一、鴨腿;禮拜二、腐乳肉;禮拜三、糖醋小排;禮拜四、腐乳肉;禮拜五、百葉燒肉。那天是禮拜四,我就是奔著腐乳肉。


 


            DSC00679


 


圖十:“雲曦小吃”門麵


           


            第二天,我起了個大早,騎了車又奔了雲曦小館。這一次讓我逮了個正著,星期五的澆頭是百葉結燒肉。


           


DSC00677


 


圖十一:老板娘一個十分本份而又能幹的阿姨


  


            老板娘是一個非常和藹可親的阿姨,我跟她說我是在網上看到介紹她們小館的麵條後,專門來造訪的。她聽到我的來意後,不一會兒在我碗裏加一個獅子頭;不一會兒又加一點素交。


  


DSC00678


 


圖十二:周五的百葉結麵,旁邊就是我夢寐以求的腐乳肉


  


            我要一碗當日特色澆頭麵,我給老板娘說,我就喜歡腐乳肉,昨天來過,吃了個閉門羹。老板娘問廚房還有沒有腐乳肉,廚房說隻有兩塊油肉,問我要不要。我想反正是吃那個味道,再說了我不怕油肉,於是他們就給我送上來了。不過,你不要說,這腐乳肉真得可好吃了,家常菜就是比餐館菜要好吃。


            價格¥14.00。衛生評定:?(吃了別人的嘴軟,不說了;不過我勸說從美國回去的朋友,到那裏去可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是髒,而是比較簡陋。


 


五:蘇州羊肉館


            我喜歡羊肉,可能我太太是屬羊的吧,這個蘇州羊肉館是必須去的。


  


DSC00661


 


圖十三:蘇州羊肉館門麵


  


            蘇州羊肉麵館在上海黃河路上,那個黃河路是上海著名的餐館一條街,改革開放以後,那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就在黃河路上開了一家又一家的餐館。據說,過去每年大年三十晚上不到半夜就開始放鞭炮,一直放到初一早晨,那整條馬路都鋪蓋著厚厚一層炮仗紙,到小腿肚那麽深。


 


DSC00662


 


圖十四:蘇州羊肉麵館貼了個“休夏”的通知,真沒勁


  


誰曾想,走進一看,那麵館的大門上貼了一張白底黑字的通知“休夏”。嗨,怎麽回事哩?這老板也是,放著生意你不做。羊肉夏天也可以吃的嘛,怕熱,空調打開不就是了嗎?掃興。


 


五、上海老克勒麵館


非常失望地從蘇州羊肉麵館出來,向南京路方向走,過北京路就是我剛剛說得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開得餐館一條街。


  


DSC00664


 


圖十五:台北老克勒飯店


  


            進入黃河路餐館一條街,也就是從南京路到北京路那一段,兩邊都是高樓林立的餐館。每個餐館門口站著拉客員,嘴裏叨叨咕咕地叫著本店的特色,招徠來往過路客。走到台北老克勒麵館,想一想我自己也算得是一個老克勒了吧,又見到招牌上有我中意的牛腩麵,就不知不覺地進去了。


  


DSC00665


 


圖十六:老克勒的牛腩麵


 


            落座後,叫了一碗台灣牛腩麵。麵是粗的,太硬;牛腩是大塊的,太老;味道不怎麽樣,太鹹;價格¥22.00太貴;衛生評定:3.5太差。那天氣溫較高,店堂裏沒有空調,隻有一隻小小的風扇,在那裏搖著頭,太熱


            所以說,在肚子餓得時候,千萬不要到不熟悉的餐館去吃不熟悉的飯菜,因為“饑不擇食”。


 


六、鴻瑞興


鴻瑞興是一個餐館,連鎖店形式的餐館,不僅僅有麵食。貨真價實的老招牌,有小吃部也有正餐部。


 


DSC00669



圖十七:鴻瑞興徐匯店門麵


 


            鴻瑞興徐匯店就在上海體育館旁邊,一樓是小吃部和外賣部,二樓是正餐部。


 


DSC00672



圖十八:生意斜氣好,中午十二點敲過了,買單的隊依然神龍不見尾


 


            我是中午十二點到了體育館,在外麵兜了一個大圈子,才找到鴻瑞興的進口。(小時候經常去萬體館,現在怎麽就丈二和尚摸不到路了哩?慚愧啊)


            一進門,隻見店堂裏坐滿了人;排隊買籌子還有三十多人。排了十多分鍾,我才買了單。


 


DSC00670



圖十九:你看這個店的人氣,十足呀;穿黃衣服,戴黑帽子的是服務員


 


就算買了籌子,還要等位子;一個台子一個台子慢慢地走過去,用眼睛的餘光掃一下各位吃客的碗,如果碗裏是滿滿的,就繼續走;如果這位碗快見底了,就停下來,他(她)快吃完了;這又化了我十分鍾的時間。好不容易上坐了,兩個小夥子與我同桌。就在那後麵一位低著頭工作的服務員背後。


 


DSC00674



圖二十:本店招牌麵燜肉麵


            那燜肉的確是肥而不膩,入口即化,軟、糯、酥;麵條也下得恰到好處,湯裏有我久違的豬油真香。價格好像是¥15.00,我忘了,但絕不超過¥20;哦,我忘了,如果你覺得麵不夠,還可以添加,而且是免費的。衛生評定4.5分。


補充一句:這個店是我這次回滬,所去過的麵館中的“拿摩溫”(NUMBER ONE)。


 


 


 


七、老地方麵館


老地方麵館就在老地方襄陽南路近複興中路。幾十年前那裏的房子在上海是屬好地段,現在看了有點陳舊了。舊雖舊了,卻正應了老地方的名稱。


 


DSC00680



圖二十一:老地方麵館門麵


 


          你看這招牌,那個館字寶蓋頭沒了;那大紅的底漆也斑駁陸離了;那老式的窗式空調生鏽剝蝕;那門窗也破損陳舊。


 


DSC00681



圖二十二:老地方麵館裏廂


 


            “這也叫最靈光的麵館?”一臉疑狐的我走進了這小小的老地方。店堂麵積大約也就十二、三平方吧,但裏麵坐滿了人,大約有十二、三人吧,人均一平方。有一人獨食的(如我);也有戀人對食的;更有開派對的,五、六個又吃又喝的。一共有四張台子,我坐得是一個小台子,最多坐三個人;其他三張是圓枱麵可以坐五到六人。


 


DSC00687



圖二十三:本店招牌麵蔥油拌麵、炸豬排


 


            那個蔥段炸得恰到好處,香、脆,有點功夫;上海人對於炸豬排不會陌生,很多人都會,但要炸得外脆內嫩不容易,老地方的炸豬排有它的獨到之處,再配上老上海熟悉的“泰康黃牌”辣醬油,“一級啦”。價格¥15.00(不加蔥油是¥11.00,可見蔥油的價值)。衛生評定:3.5分。實話實說,這種老地方能有3.5分就實屬不易了。倒不是髒、亂、差,而是那筷子、碗具等,我是自帶了擦手液和紙巾去的,但也隻有清潔筷子和調羹,碗具等隻有聽天由命了。


(未完待續)



牛奶瓶


2011年10月22日


於文學城私房小菜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