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發: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
文章來源: 牛奶瓶2009-03-29 14:30:28
有感而發: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因為它的真實,我不得不隱去了主人公的姓名,以及改變了一些細節。寫出來的目的,就是希望這種悲劇盡可能少地再次重演。


今年春節回國,在與家妹交談中,講起她一位在江南某古城的朋友。家妹先是“哎”得一聲歎了口氣,隨後給我講了如下故事:


家妹的朋友我也早就認識,夫妻兩人都是公務員,生有一女;女兒的爺爺曾是當地的父母官。


故事的主人公是他們的女兒—蘇蘇(化名)。蘇蘇從小乖巧、聰明、聽話;性格內向,言語不多;十分能幹。


蘇蘇是個聰明女孩,從中學到大學,後來到畢業後分到一家外貿企業,一直是十分的優秀。蘇蘇也是個能幹女孩,象她們這種八零後和九零後的女孩子,能夠將家務事都攬下來並做得井井有條,不多見。有一年,家妹一家人去她們城市遊玩,蘇蘇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早晨準備了早餐,臨出門蘇蘇對家妹說:阿姨晚上回來吃飯噢。晚上,家妹一家回來時,頭天晚上換下的衣服洗得幹幹淨淨,整整齊齊地疊好放在床上。


這孩子在父母心中真的是無可挑剔,唯一的心病就是工作多年了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男朋友。


蘇蘇並非沒有喜歡的男孩,也不是沒有被男孩所喜歡。在蘇蘇就讀中學時,初中有一位同學就非常喜歡蘇蘇,雖然沒有到那種卿卿我我的地步,但也是有經常喜歡兩個人在一起的感覺。男孩在高中沒有讀完時,就輟學到一個商業街去擺了地攤,蘇蘇就與他斷了聯係。大學時,在一次偶然的街遇,他們又開始了接觸。女兒的變化,父母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一次交談中,蘇蘇告訴父母,她喜歡這個男孩。但父母知道這個男孩的背景,認為兩人相距太大不合適,沒有同意。蘇蘇是個聽話的孩子,也就聽從了父母的意見,一心一意地把大學讀完了。


大學畢業後,找到了一個可心的工作,一切都很順利。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父母托人給蘇蘇介紹了男朋友,但都不成功。多數是男方不同意,並非是蘇蘇人品不好,也不是學識和工作,而是因為蘇蘇的長相。說實話,蘇蘇是屬於那種不漂亮的女孩。這樣一拖就是幾年,蘇蘇依然是孓然一身。有一次蘇蘇特地從那個商業街走過,想看看那個男孩。隻見那個男孩依然在那裏擺地攤,也是孓然一身。於是兩人又走到一起了。這件事不會不讓家裏知道,可想而知,蘇蘇的父母是絕不會同意的。一方麵是兩個人相距太大:一個擺地攤的;一個是大學畢業在大公司裏的白領。二是蘇蘇的父母認為這小夥子不求上進,這許多年過去了,依然在那裏擺地攤。


父母的強硬態度使蘇蘇非常難過。幾次回合下來,蘇蘇放棄了與小夥子的來往,聽從了父母的意見,要知道蘇蘇從小是個聽話的孩子。


一天,一個平常的一天。早上,蘇蘇早早起來,做好了早飯。將換洗的衣服放到洗衣機裏。父母吃過早飯,一個一個離開。蘇蘇將父母一個一個送到門口,返身回到房間。


下午,蘇蘇的爸爸接到鄰居的電話,說是家中有煤氣味逸出。爸爸急衝衝地回到家中,打開房門,一股煤氣撲鼻而來。蘇蘇的爸爸跑到廚房,眼前的情形讓他一下子驚呆了:隻見蘇蘇彎曲地躺在地上,眼角還露出一絲痛苦的笑意。由於吸入太多的煤氣,蘇蘇被送到了醫院時,已經無濟於事。夜晚,當疲憊的爸爸媽媽從醫院的太平間回到家中時,蘇蘇的媽媽在餐廳的桌上發現了一封信—那是蘇蘇留下的遺書。蘇蘇爸爸雙手顫顫抖抖地打開蘇蘇的遺書:(大意)


“……


女兒走了。對不起,女兒還未能報答你們二十多年的養育之恩就走了。可實在是沒有辦法,女兒這幾年一直生活在極度的痛苦之中。我喜歡的人也喜歡我,你們不同意;而你們喜歡的人,又不喜歡我。


在你們眼中女兒地一直是一個聽話的孩子,我不想違背你們,不想做一個不聽話的女兒。


……


女兒選擇了走,以解脫這現世的痛苦。來世蘇蘇依然做你們的女兒,依然是那樣的聽話;依然是努力學習;依然是你們生活的幫手;但有一點不一樣就是:長得比今世漂亮一點。


女兒走了,對你們沒有一點的怨恨,作為你們的女兒我感到高興,我會帶著這一絲笑意離開這個世界。


……”


“我的朋友從此以後,一直是沉默寡言。”家妹歎了一口氣,“她的丈夫一夜之間頭發都白了。”


聽完家妹的故事,心裏十分難過。她的那對朋友夫妻,幾十年前也有一麵之交。隻是不認識他們的女兒—蘇蘇。


這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也是千百年來一直時不時重演的悲劇。大多數的父母對子女的婚姻總是牽掛著的,也是從心裏為子女好。但為什麽還是會產生這種悲劇哩?做父母的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千萬不可將自己的意誌強加於子女頭上。即使子女在婚姻問題上,沒有采納自己的意見,而後又走了彎路,那也要讓子女自己去糾正。


我們做子女的,也不要因為與父母的意見不合,就采用了蘇蘇那種極端的舉動。可以用各種方式去勸說父母,要知道父母因這種極端的舉動而悔恨痛苦一輩子的。


願天下的父母寬容自己的子女;


願天下的子女敬愛自己的父母;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牛奶瓶


原創於北美文學城文化走廊論壇


2009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