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上海被歧視的記憶 (十五歲)
文章來源: mychina2017-07-23 07:44:22

其實,文學城別人的帖子我是不怎麽看的,也不知道文學城的血雨腥風。前幾天彩煙遊土讓我寫寫上海,上海人,上海事我才知道城裏這一段一直討論上海。彩大俠也因為寫上海成了網紅城紅。令人羨慕呀。

我眼明心亮,不中敵人的圈套。但是,這些日子城裏的廣大人民群眾一直致電我,要求我講述一下對上海的印象,一直把我往懸崖邊上推把我逼的沒有辦法了。一叔今天下了最後通牒,你要是再不寫上海,下個星期的六合彩沒有你的份兒了!

我被嚇著了,趕緊寫寫上海吧。

上海,世界第一大都市,我第一次去上海的時候,據說上海的土地麵積是全國的千分之一,(抑或萬分之一)人口是全國的百分之一(抑或千分之一),雞地屁是全國的十分之一(抑或百分之一,記不得了。),上海,那是一個超級牛屄的城市。

那一年,我十五歲,我去了上海。

去上海,是帶著任務去的:周處長要我幫他買一個花床單,劉隊醫讓幫他買一對枕頭套,張叔叔讓我幫他買一個毛巾,反正,一個小本兒上記著很多人,身上帶著很多錢,就連單位裏給我換全國糧票的阿姨都讓我從上海給她帶一雙襪子。最信任我的許主任讓我在上海亨德利給他買一塊手表,哈哈,我任務艱巨呀。

那年,我是去上海參加比賽,坐從北京到上海的一號特快!

比賽沒有問題,拿冠軍也沒有問題:和我師兄李強去了全國聞名的上海第一百貨商店,在人群中擠了三個鍾頭,把該買的東西也全買上了。

然後,我們都餓了。

師兄以前來過上海,就和我說,咱們去吃上海的好吃的:蟹黃小籠包。

我一聽有好吃的,欣喜若狂。兩兄弟一個十八歲,一個十五歲。身上大包小包估計有三十多個。就進了上海的一家香飄飄的餐館。

那個時候,餐館裏的人很多,有位置就坐,大桌子會有幾家拚桌。我和李師兄就做在一個大圓桌邊,和另外兩家拚桌。隊裏的規矩,師弟買單師兄高坐。我就去收銀台點菜。

”儂咬食傻子唻?”

“啊?”

”儂咬食傻子唻?”那個阿姨問我。

我一臉的茫然,聽不懂上海中國話,像個傻子(其實,像個鄉巴佬)。

阿姨斜著眼問我:“你要吃什麽?”

“啊,小籠包,我要吃小籠包!”

“幾籠?”

“一籠幾個?”我誠惶誠恐地問。

“噥,你看那邊。”阿姨一指桌子上的小籠包。

我一看,媽媽咪呀,那麽小的小籠包呀,一籠好像才六個。我心裏一盤算:“同誌,請您給我十籠吧。”

“啊?十籠?”阿姨頓時提高了嗓門:“兩個人十籠小籠包,包,包,包,包。。。。”

頓時,飯店裏所有的頭唰的一下都扭向了我,那些目光如炬呀,我被烤的好熱好熱,而且他們嘰嘰喳喳的,好像在譴責我似的,哈哈。

我交了錢和全國糧票,我和李師兄就在桌子旁邊等著。看著人家上海人很優雅地吃小籠包,我們的口水橫流吐沫不停的咽。

須臾,一個大師傅端著高高的十籠小籠包來了:“來了來了來了來了,兩個人十籠小籠包。”我們的那個桌子上,頓時一座珠穆朗瑪峰。看看飯店裏別的桌子上,都是一籠兩籠的,我們倆十籠!好像和別人不一樣!

兄弟倆大開吃戒風卷殘雲,在周圍好奇的目光下,一口一個,十籠小籠包幾分鍾就吃完了。

飯店的服務員也看著,一位阿姨過來關心我們:“儂吃好了伐?”

“啊?”我聽不懂當地的鶯歌燕語呀。

“你們吃好了沒有呀?”阿姨一個字一個字的問。

“啊,好吃好吃,真的很好吃。沒吃飽,再給我們十籠吧!”我畢恭畢敬地說。

阿姨眼睛瞪得像銅鈴好像是見了外星人:“啊?再來十籠?好的好的,劉師傅,再來十籠小籠包!!!!!!”

餐館所有食客的目光又唰的一下掃過來同時傳來驚呼聲。我可以感覺到那種如刀的目光和那種被圍觀的氛圍。難道這就是被歧視的感覺嗎?哈哈哈。

我和李師兄兩個人一頓午飯吃了人家上海二十籠著名的蟹黃小籠包,應該是創下了那個飯店的記錄。(當時也沒有人找我們簽名,唉!)

Image result for 蟹黃小籠包

蟹黃小籠包,真好吃!

Image result for 竹蒸籠

我們兩兄弟,一個十八歲,一個十五歲,吃二十籠小籠包,多嗎?

在上海,可能多!哈哈哈哈。

上海人吃的真少!

吃飽了小籠包,我和李師兄背著那幾十個大包小包走出了飯店。當時,可以感覺到上海人對我們這兩個吃貨的熱情,有點兒像看動物園裏的猩猩。哈哈哈。

李師兄對我說:“看看他們上海人,吃那麽點兒少,能吃飽嗎?”

厑嚟鎷嚦吽嗄喱孖嚟叿呀!

上海的蟹黃小籠包,真好吃呀!

《版權小籠包所有,翻印二十籠不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