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故友》《廣式象跋蚌刺身》
文章來源: 風中秋葉2008-02-01 13:06:42

《懷念故友》(2007祖國行-5)

李永明,幼時交就的好友。每次回國,我總相約其飲茶敘舊,談今論古,說文論字,總有不盡話題。每次依依握別,互道珍重,總要相約再見。數月前回穗,我亦如例打通了他家電話,接話的是他夫人。她以哀傷的語氣告我:永明走了,永遠走了。死因是肝癌!驟聞噩耗,如晴天霹靂,我覺心涼手冷,淚水不期然地湧上眼眶。靜默十數秒,竟無言安慰亡人太太,輕輕放下電話,沉浸在對故友的回憶之中。

兒時的永明,也許不是讀書出色的孩子,尤於數理方麵,總得不時求助於人。我們卻頗投緣,他喜歡我,概因於他眼裏,鄰裏街坊中,能讀書又願意誠心幫他的孩子僅我而已。我亦喜歡他,緣他心地善良,品性謙和,為人慷慨,有好吃的,總願分點給我。更重要者,少時的我是當地街頭小棋王,而他正是鄰裏唯一可以挑戰於我的小棋友。記得那時,街坊小棋友比賽,往往是我得一,他得二。但水平也僅一紙上下。故彼此常常對弈過招,成了對手加朋友的知交。此外,打蟋蟀,亦為共同愛好。每年夏秋,各自養了幾盤蟋蟀,每天放學,埋頭一起,引竿鬥蟀,我喜歡紫頭藍頸金花翼,他推崇一身青烏黑袍將,我主張三槍齊全,他鍾愛長須白髀。總之,各有所愛,卻不乏交流。還有的是,我們對書畫文字都頗感興趣,喜歡“舞文弄墨”。他常常埋首書法,研究筆劃造型;我往往沉迷書本,品讀詩詞賦學,然文字相通,彼此頗多交流。這些共同愛好把我們緊緊連在一起,隨著年齡加增,友誼也日益加深。

及長,他結識了如黃子厚,董百振等一些廣州書法大家,耳濡目染,不斷臨墓學習,他的書法從業餘水平到功力漸顯,進而可以擺掛字幅,賺些外快,並漸有收成,這完全靠他個人的努力修為。2000年他送給我一幅他自己的書法,是朱熹的詩《春日》(見圖)。他告知我:該詩寫的是春遊,談的卻是哲理,很值品味。我自然對他的賜教和贈送感激不盡,也即席品評了他的字幅 :字體清瞿秀氣,端莊秀麗,能自如運用筆劃的粗細創造空間感,而且在不拘一格中又蘊含著某種獨特的古樸,頗有看頭。但在利用墨的濃淡方麵尚有不足,尤未能充分運用墨分五色來營造字畫一體的效果,所以還未溱化境。他聽後十分開心,對我的坦誠點評歡喜不已。正是由於品性投緣,說話投機,我們許多私己話亦都能坦陳直述,因為彼此都視對方為知己了。較之他的毛筆書法,我覺得他的硬筆書法更勝一籌。所以每次飲茶相聚,我總喜歡讓他即席在紙巾上描畫幾筆,他亦喜歡寫上一兩首詩詞贈我。我常會即席把玩,點評一番,而每聽到我點到即止的溢美,他也總會開心的謙誠幾句。

上世紀八十年代,永明下海經商,從事服裝和商場中介,這時他身上的潛能亦得到開發,內裏的本事逐漸顯示出來,生意搞得有聲有色,在白馬商場中算是小有名氣的成功商家了。經濟的好轉,令他內心的善良自然延伸,但有親朋戚友,街坊故舊有些需求,他總願意鼎力幫忙,街聞道聽,他熱心助人的善事,我亦聽得些許。前些年,我從美國回穗,他曾熱情邀我到白馬商場一轉,並親自選了一套衣服送我,這套衣服我百倍珍重,至今尚無穿用。檢視他送我一些字畫,其中有黃子厚的墨跡,在我看來這也是他和書法家交流的印記,所以我的珍藏就不僅僅是故人的字幅而且是書法家的友誼史話了。

控製了自己的哀情,我再次撥通了永明太太的電話,表達了想到亡友墳前拜祭的意願,李太欣然同意。我遂相約另一兒時好友同往。在車上,李太告訴我:永明起病,以腹瀉為主,初不為意,延宕數日,自用藥無效,隨見醫細查,確診肝癌,僅二十五日,即告不治,年五十六。今葬順德公墓。我和钜祥追憶故友往事,兒時嬉戲,同窗共讀,研字品詩,飲茶話舊,俱往矣!哀從心生,淚從眶溢,不能自製。 

來到公墓院內,我親自買了燭寶,緩步亡人墳前,點燃香燭, 緬懷故友,哀至深處,悲聲泣淚,淒雨心灑:悲我故友,上有高堂老母,下有妻子兒女。中年有為,卻撒手塵寰,去之何速?哀我故友,相交幾十年,知己如兄弟,今再不能共話詩詞,唯相聚夜深雲夢處。淚眼青山,願兄魂早安息,遙拜天國,願兄獨自走好。日後我自大洋遠處,清明駐心香,重陽每登高,願兄遙知,此情切切,泣跪再拜。

黃昏斜照,穆墓繞香,心聲致遠,哀情猶深。人有淒戚天眷否?莫使英年總悲行!

12-27-2007



雖然時光像不斷增添的泥土,掩埋了太多太多的記憶,但是有些記憶,任憑再多的泥土也掩埋不住,在一些特定的場景和時刻,它如春芽般從你的心田裏滋長出來,讓你感到又痛又欣慰。痛是因為不能擁有和失去,欣慰是因為痛和失去留住了記憶,使所有這些記憶成為銘心刻骨永不忘卻的記念。

秋葉兄有友如此,夫複何求!比起四十六億年之久的地球,人的生死又算得上什麽。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生命的長短從來由天定,是人生的經曆,是那些你見過的人,握過的手,看過的風景,組成了你真正的人生。對那些生命中寶貴的逝去,當緬懷與紀念;對那些還活著的,我會說:活著比什麽都強。隻要活著,就有希望,就能看到前方的風景,就能感受到生命的未知與神奇。痛就痛吧,神傷也罷,憂思也罷,它們都是生命贈與你的,你要像善待生命中的輝煌一樣善待它們,因為它們才是你身上最為真實的部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人生有時候需要痛暢淋漓地醉它一場。吟一吟“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唱一唱“荷衣半破帶莓苔,笑向陶潛酒甕開!”苦樂相通的人生才是真實的人生!by--罷了
《廣式象跋蚌刺身》2008-04-05 14:56:17

《廣式象跋蚌刺身》

四大男人,朋聚OAKLAND,眾人要我做幾味。吾人素喜搞飲搞食,亦不推辭,朗聲問道:“想吃什麽?”眾口一詞“廣式海鮮!”友人強調“象跋蚌!”“好!”

車去如風,踏入唐人海鮮店,眼見鮮蝦大蟹,烏龜王八,滿目琳琅,遂大解慳囊,糊塗裏買了一通,猶自不忘,挑揀鮮活象跋蚌。友人問:“怎知鮮活?”答:“手感重墜,皮色鮮白,觸之蠕動,必為鮮活。”眾人大悟。再挑了肉薑鮮蔥,蒜子青菜,還有烏雞川卑懈。友人不解:“後二者何用?”“烏雞配王八,卑懈引烏龜;前者壯陽,後者養陰,各有其妙。”男人聞知,大叫妙哉。

采購歸來,眾人聽令:京人,烏雞王八,斬件出水,薑片爆炒,加入沸水,先武後文,慢火煲湯;皖人,拆蟹斬件,粘粉走油,八成出鍋,置盤待用;徽人,龜置冰箱,改日再用,剝蒜備蔥,洗菜做飯。吩咐既畢,我自從容,沸水落蝦,七成撈出,冰水固定,冷置待用。

象跋蚌,如何做?眾皆圍視,我自逞威:沸水燙蚌,趁熱剝殼,刮皮去髒,清水過淨;半把鹽巴,塗抹內外,作用半刻,清水漂洗,重複兩次;一把生粉,拌勻象蚌,作用一刻,清水漂洗,除酶去異,妙不可言。趁水沸,再燙蚌,取出置冰水內急凍。切片,置冰盤上(碎冰塊,置盤內,上蓋保鮮薄膜即可)。生薑碎,鮮蔥絲,拌雞粉,淋熱油,待食時,日本芥辣,任君選擇。

萬事俱備,埋爐揮鏟,不一刻,薑蔥炒大蟹,白灼鮮海蝦,象跋蚌刺身,蒜椒炒通菜,烏雞王八湯,俱在目前。眾人高舉五糧液,大聲吆喝:“好酒,好菜,好朋友,幹!”大口吃著鮮蝦大蟹,小口品著象跋蚌刺身,有愛芥辣者,就著薑蔥WASABE,欣賞拱鼻辣的海鮮美味。大叫:“過癮!”早忘了剛才廚房裏的忙碌。哈哈。。。人啊!就這麽簡單!

20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