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蘇州
文章來源: dancingqueen2010-06-20 18:39:33

蘇州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可是以前我數次去蘇州都把時間花在了大大小小的園林上,對水鄉蘇州一點感性認識都沒有。這次去了平江路,以下介紹來自百度:

平江路是一條傍河的小路,北接拙政園,南眺網師園。全長不過1606米,卻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條街巷。早在南宋的蘇州地圖《平江圖》上,平江路即清晰可辨,是當時蘇州東半城的主幹道。800多年來,不但平江路的河流形態、街道建製與原先基本相仿,而且還分明地保留著“水路並行,河街相鄰”的水鄉格局。平江路算是蘇州保存得最完好的古街了,與觀前街一巷之隔,但其清靜古樸的生活氣息與咫尺外的鼎沸喧嘩迥然兩個世界。
  平江路雖是作為曆史文化街巷進行了保護改造,但主打的卻是修舊如舊的牌。沿街不少老宅實已充作酒吧、會所,隻是外表並不張揚,悄悄掩隱在木製門板之下,乍看起來與普通民居並無二致,隻有從格外精致的雕花門廊上可以窺出些端倪。與同是蘇州老街的山塘街相比,平江路少了份商業氣,保住了市巷舊貌,更大限度地留住了民情風貌。
  平江路周遭保留了大批老式民宅,遠望也難得不見高樓鋼筋。河道西麵的民居多依河而建,上了年紀的老房子,白牆青瓦,木柵花窗,木料多用棕紅或棕黑色,清淡分明。外牆多已斑駁,卻如丹青淡剝。牆麵剝落處又攀生出許多的藤蘿蔓草,隨風搖曳,神采靈動。江南的匠人的心思玲瓏,把園林美學發揮到了日常住宅,河道婉轉,房屋便靠與回廊、樓閣、小橋、花木之間彼此借景掩映,始終如畫。偶然一枝桃樹斜斜地送到河麵上,大致取有淩波之意。河道窄處兩岸援手可握,寬處可容一船周轉裕如,也不過隔水可呼。

我們去的那天下雨,比之晴空朗日,更添一絲古意。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