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記事(20)
文章來源: yijibang2007-05-04 08:23:37

有一點我要強調的就是任何一個行業,工作的經驗是累積而來的。自己本身要親自經曆過某一個過程,才能吸取到經驗。不是你聽說啥,想到啥,就是啥。藥品開發的工作其實是不停的。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要做的工作,總是有先後順序。大公司與小公司的做法又不一樣。我們這個公司算是個小公司。所以在運作的時候隨時就要實際(Realistic)。要時常想到許多有關的問題。不是把文件申報上去就完工了。而且在申報以後,臨床開始前,後,都可能會發現許多問題,這些都要一一的考慮周全並有適當的應對處理方案。也就是說對一個申報的案子需要有全方位的考量。

 

當我上任時,我才知道我的責任就是要盡快完成申報。因為他們認為隻要完成申報,公司就可以上市了(絕不是美國公司目前的上市標準)。而為了公司上市就是他們雇我的主要原因。這是我上班後才知道的。如果我早知道為的是上市,我未必會加入。因為我這一行在灣區找要上市的公司工作不難(我目前就在未上市公司上班)。當初他們告訴我的是公司要發展中國的藥業。再說如果我知道公司是完全為了上市,至少在合同上,我會要求把股份的分配說清楚。所以開始申報時,根本就沒有要做臨床實驗的打算。結果後來,負責我們上市的投資公司,就要求公司做臨床,才能上市(那時我已經離開了)。所以在開始臨床的時候,臨床方案還真遇到了很多問題。(我就在想,後來我們那位負責臨床的領導離開公司一定與此有關)。其實這些臨床與我的部分沒有多大的關係。可是有了問題,首先就批評我沒有盡到責任,工作沒有做好。我覺得這樣做人就不夠厚道了。人都走了就是怪到我的頭上來,還是不能解決問題滴。我平生最恨的就是,碰到問題就先想到去責備別人。有問題就想辦法解決,有那個怪人的精力,問題也就解決了嗎。在公司兩年,領導彼此指責的場合實在不少。似乎永遠沒有人,願意出來承當責任。

 

現在想起來我離開的方式也是很平常而且也是海歸經常碰到的現象。我不止一次的聽到許多的例子。有位做房地產發了財的老板,拿錢出來投資生物製劑。他拿出兩千萬成立了一個公司,還用重金禮聘在美國某知名生物技術公司的專家。結果這位海歸放棄在美國良好的工作,賣了房子犧家帶眷回國。同時還網羅了兩位助手一起回去。一年後,老板問他何時可以開工生產。這位海歸分子說至少還要兩年。老板大為光火。說我就認倒黴了,紮下兩千萬。這位海歸隻有再回美國。這其中的懊惱,隻有自己知道。還有的就是我的情形。利用完了,走路。所以我當初回去,就是一個人。能呆多久就呆多久,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不像我的許多同事們在大陸都買了房子,好像都有長期打算居留下來,雖然他們的家眷有的還在美國。寫到這裏,關於公司的部分,算是告一段落。離職後,我在上海呆了三個月。其中還回美國一次工作麵試。這仨月,我每天仍舊照往常的日子作息。每天早上還是起個早鍛煉。晨練結束,固定給老婆每天打電話。打完電話就梳洗,然後就走到地鐵站向擺地攤的老大娘買報紙。老大娘年紀不小了。她告訴我每份報紙隻有一毛的利潤(可憐啊!)。看到車站熙熙攘攘的人群,急急忙忙的趕車,我是蠻輕鬆的。買了報紙回來,就吃我的早飯。那三個月是我有記憶以來,最輕鬆的三個月。雖然輕鬆,實際上也挺忙的。看看書,還練習寫毛筆字哪。我買了好幾本字帖,一個王羲之寫的“以”字,就練了我好久,然而,還是四不像。就更不必談練“永”字八法了。也向美國打聽找工作,上上網,看看美國股票。我也經常一個人,在上海溜大街,逛公園,看不同的展覽(民俗,藝術,車展,等等)。女兒要我給她的狗狗買衣服,我就在大上海到處打聽。買了兩大包回來。其中有旗袍,棉襖,牛仔裝,狗鞋子,領帶,隻要想到的,都買了。也照了不少的相片。肚子餓了,我也學會了一個人上館子,用飯。下麵一係列,我會談談我對上海一般衣食住行育樂的感受。畢竟在上海呆了兩年,對上海多少還是有點認識的。人都是感情的動物,經過的忘不了,隻是看程度的深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