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蒸羊肉
文章來源: 夢逍遙2010-10-07 11:11:34


    頂不喜歡吃羊肉,因為極怕它的腥膻之氣。 偶爾在清真館裏吃飯, 有好羊肉的朋友點一盤三鮮炒馬麵, 吃得滋滋有味, 說羊肉炒得鮮嫩無比。看見他們大快朵頤的樣子, 也試著想改變一下自己多年的味覺。鼓起勇氣,挾起一根麵條放進嘴裏, 但覺一股腥氣從四麵八方包圍過來,實在無法咀嚼吞咽, 隻得悄悄找一張紙,吐出來了事。 暗笑自己土氣, 古人所謂“鮮”字, 非魚和羊湊在一起不能嚐出。 而我卻沒有這種福分, 可歎可氣。

 

    記得小時有次隨外婆到鄉下親戚家赴婚宴。 這家親戚住在山上, 既不養豬也不放牛, 隻養了一群山羊。 碰到婚宴嫁娶這種大事, 自然隻有宰羊來饗客。 那是名副其實的全羊宴, 羊頭,羊肉, 羊下水,除了皮毛,什麽材料都沒浪費。讓一年四季難得吃上肉的男客右客好好地打了回牙祭。 我本來也是指望乘此好好吃頓豬肉的, 就象在其它鄉下地方坐席一樣, 燒白,扣碗,大碗大塊的肉吃得我回家三日後,還在打一種味道異樣的嗝。腸胃雖然難受, 但小小的心裏滿足無比。 可在那次的婚宴上, 一聞到羊肉的味道我就想吐,幹餓了一頓不說, 回家還鬱悶了好幾日。

    對羊肉厭惡至此,卻隻有一種除外, 就是故鄉的麻辣粉蒸羊肉, 我們稱為“格格”的。

    在故鄉的大街小巷,走不了幾步,就有一家格格店,賣粉蒸羊肉,也有蒸排骨,肥腸。這格格是竹子做的蒸籠,大約有品碗大小。和好調料米粉的羊肉放入籠子裏,一屜屜地摞在明火上蒸熟。 客人叫要吃的時候,才從火上移下來,撒上香菜或蔥花, 熱騰騰地端上桌。 客人通常會再要一碗汽水湯下羊肉。 這個汽水不是蘇打飲料, 用手剁的瘦豬肉放上鹽,白胡椒,麻油,蔥末,加一碗水在大火上蒸出來的。 湯的清淡和羊肉的麻辣鮮香成了絕妙的搭配, 吃起來讓人身心溫暖, 快樂感油然而生。 很少有客人吃完一籠不再來第二, 第三籠的。 實在是讓人欲罷不能。

    在故鄉寒冷潮濕的冬天,吃上幾個這樣的格格,不必說是很讓人振奮的一件事。所以格格店雖然象理發店一樣多,但大都生意興隆。就是在驕陽似火的夏天,故鄉的人們,也是脫了汗衫,一邊吹風扇,一邊大嚼格格肉。 這是一門極鄉土的生意, 帶著濃厚的地方標記。這裏的人民就是吃格格長大的。 就好象韓國人三餐都少不了泡菜, 墨西哥人總離不開玉米餅一樣。 格格在故鄉人的心裏, 也許就是一個標誌,可以把它當做思鄉的材料來用的。

 

    高中住校時一個冬天的夜晚。上完晚自習, 腹中饑腸轆轆,平時飯菜裏缺少油水的我又在開始做美食的夢。 但做為工人階級的後代, 實在是胸懷大誌,而囊中羞澀。掏不出一文多餘的錢到外麵買東西吃。 隻好用一個小勺子, 在每周末回家時,母親給帶的榨菜炒肉裏拚命地找尋肉末的影子。 看官莫笑, 那時在玻璃罐裏挖肉吃的女生絕不隻下我一個!今天想起我們當年每個人的樣子仍然覺得好笑, 可我們那時是如此地饞肉吃, 好象從來都沒有吃夠過。

    大概是同室的好友燕實在看我的樣子不下。可能是因為她那時已經交了上班男朋友的緣故, 同是工人階級出身的她出手比我寬裕得多。 她一把抓去我手中的瓶子,丟在一邊, 對我說:走。我帶你出去吃東西, 我請客!

    我倆從校門口偷偷地溜出來,走到街上。夜市攤子熱鬧得很, 有賣餃子,雲吞,麵條的, 有的也賣格格。格格們一籠籠安穩地垛在火爐上,冒著誘人的熱氣和香氣。 燕問我想吃什麽, 我想也沒想就點了最貴的格格。 其實燕身上的錢也不多, 就夠買一個羊肉格格,如果是吃小麵,兩碗的錢也夠了。 但燕很豪爽地叫了一個格格。

 

    我們在路邊的小攤上坐下來, 攤主把一籠噴香的格格端到我們麵前。 我馬上拿起筷子挾了一塊肉放進嘴裏, 真的好吃, 大概平生再也沒吃過那麽香辣鮮麻的羊肉了。 燕卻象征性地吃了兩口就放筷子了, 她說今晚上吃得太飽了,一點也不餓, 還是讓我一個人好好享用吧。 我老實不客氣地把一籠羊肉吃了個底朝天, 連下麵墊的洋芋也沒有剩下一塊。 吃到肚子溫暖,身體發熱,爽快極了。 當我們在滿天的星光下往回走時, 感覺自己幾乎成了飄逸的嫦娥,要往頭頂上鬥大的月亮一路飛去了。

 

    好多年過去了。 有一年回家鄉,偶然和燕相逢。 說起當年的住校時光, 還有冬夜的那個格格。 燕笑著說:“其實我也很餓, 但看見你那麽饞肉吃, 就想讓你吃個痛快。 看著你吃得那麽香, 我心裏也很開心呢。”我的臉一紅, 但心上泛起的, 卻是久久不散的感動和溫暖。

    今天的故鄉離我仿佛很遙遠了。有人說故鄉, 其實就是一個回不去的地方。但時不時地,心裏會浮現起記憶中親切的故鄉人, 還有那噴香的羊肉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