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者道之動”---看聖賢們抬杠(五)
文章來源: 林默山2008-04-05 18:39:12
對於老子,古今中外一直評價極高,兩千年來,很少被人直接指摘過。然而呢,提到老子的哲學,後世有的學者就喜歡跟儒家比較一下。一開始會首肯,而接下來,就會提出對道家帶有否定意味的批評。大體說來,這些否定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1,道家是消極的,給人處世會帶來消極影響。2,道家是愚民的,是去民智的,因此是反進步的。3,道德經是教人如何生存的,是教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的,因此是功利的。下麵我們就來大略看看,老子的道德經,是不是真的這個樣子。

首先,道家是消極的?給人處世會帶來消極影響的麽?

有這樣的說法,主要是因為道家講了無為。可是老子講無為,他還講了無不為呢。無為、無不為,二者是一句。對這句的理解,瞻前還要顧後,才能摸清老子到底在講什麽,他的理論,點在哪裏。

其實即使對“無為”的理解,後世的學者也早就取得了共識,那並不是說不幹事,而是說對於所幹的事不要放不下,不要特別放在心裏,以致成為負擔而過不去,無為,是不把為當為。這樣的一種無為,再加上後麵的“無不為”,怎能看出一種消極的人生態度呢?恰恰相反,這明顯是一種樂觀的、率性的,因此是真正積極的人生態度。

道家是愚民的,是去民之智的,因此是反進步的麽?

提出這樣說法的學者最主要的依據,是老子有類似“智慧出,有大偽”這樣的話。應該說,道德經裏確實有一定的愚民思想。但一,跟這句話沒關係,二,老子的愚民也不是常人所謂的對人民愚弄、壓迫、使之變傻的愚民。

先看這一句“智慧出,有大偽”,它講的並不是“智慧是大偽”,而是講的智慧“出”,一出,(才)有大偽,重點在出上麵。也就是說,老子認為智慧是當蓄著的,若讓它跑出來就不好了。那並不是說人不能有智慧,而是告訴人,當如何對待自己的智慧。

這時有人說了,老子還說了,至聖棄智。至聖棄智,難道不是讓我們學至聖,也把智慧放棄了嘛?

老子的東西,要一字字地讀和品,還要綜合起來一起看,才能看出真意。就拿這句話說,話不假,可那是對至聖而言的,沒了至聖這個條件,隻問結果,豈不是本末倒置了?而且,這句也不是說智慧多麽不好,而是說,有了至聖的修養,智慧就不那麽重要了,所棄的,是對智慧的追求和倚重。

因此,這句也不是說,智慧就不該有、要滅掉。

不過,也確實要承認,道德經裏有一定的愚民觀點。然而,對一種觀點的認識,又不能僅看字麵,還要從目的出發。愚民觀點不僅老子有,別的諸子其實也有。我們看看別人愚民的目的,就會知道老子到底想說什麽了。

韓非子主張愚民,是因為他深信人性之惡,因此他愚民,是為了統治的需要,因此他的主張會導致統治者對民眾外科手術似的統治。商鞅主張愚民,目的是為了弱民,是為了消耗民力,因他相信,“弱則軌”,其實,這還是為了統治的目的。

這二者,都沒有把人當人看。

道家愚民因為什麽呢?是因為道家知道,智者多掙,掙多了就會傷元氣,對民力自己是削弱,是耗。所以他愚民的目的,立場跟商鞅正好相反,是為了讓人守,從而內強的。不是有大智若愚的說法嗎,類同也。

所以從這裏,我們依然讀不出消極。


所以道德經是一部需要非常小心去讀的經典,其字字珠璣,失之毫厘會差之千裏,很容易會產生完全相反的解讀。而且有時讀對了、也理解對了,卻守不住,以後說著說著,沒準就糊塗了,就說偏了。這在大家的著作當中,也是有的,有興趣的,請看林語堂《吾國與吾民》裏論道家的一篇,看看是不是給人以脫節的感覺。

道德經是教人如何生存的嘛,是教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的嗎?

這裏想說,這個問題後半截對,道德經確實有這樣的說法。但前一段未必,因老子並不是為了教人如何生存才寫那部書。他更關心的,是人的存在、是揭示關於存在的真理、而不是簡單的對生存、自保的追求。所以,個人以為換句話說更好點:道德經所告訴的,是人存在的智慧。

這裏應該補充一個證據,以說明老子的無為、無不為並不會為了生存、自保就會唯唯諾諾,明哲保身。讓我們看看老子的言行吧。

可以說,老子是真正的學者,他的為人,對真理從來就是直薦的,他絕不會為了自保、怕得罪人、為了生存等這些問題就不說話、不為了。為什麽這麽說?看看孔子問禮與老子,回去後數天都說不出話來的典故就會知道。從中,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出,老子當時說的話,是多麽沒有客氣、多麽徹底、沒留餘地。他若是怕事的人,能那樣做嘛?

如果說,那可能不是真正的史實,難以取信,那就看看道德經裏老子對儒家的批判是多麽直接吧: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