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童話《小白豚找爺爺奶奶 》第(N - 10)集:燈塔
文章來源: 今日雨果2006-11-04 23:58:12

 

中國童話《小白豚找爺爺奶奶 》 第N - 10集:燈塔

Fairytale Chinois Petit Baitun rend visite à des grand-pères No. (N - 10)Phare

Chinese FairytaleLittle Baitun Visits Grandparents No. (N - 10)Lighthouse

作者: 今日雨果

 dolphin-pontadelgada-sanmiguel

 太陽下山了,一顆又一顆星,忽閃忽閃地,像一顆顆鑽石鑲嵌在黑絲絨般的夜空中。一片片白雲緩緩地遊弋,宛如在演出空中芭蕾天鵝舞白豚 (拉丁文的學名為Sousa Chinensis) 和他的小夥伴們長江江麵上歡快地嬉戲


背景音樂:莫紮特“小星星變奏曲”旋律輕輕地浮現出來,“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星星眨著小眼睛,閃閃爍爍到天明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

   隨著變奏曲,小星星在天上眨動著頑皮的眼睛,隨著音樂翩翩起舞。隨著變奏曲,白豚和他的小夥伴們長江江麵上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


   一會兒,江麵上漂來了許多黑乎乎的漂浮物白豚和他的小夥伴們將漂浮物當作玩具拋來拋去,又拋向空中,盡情玩耍。漂浮物越來越多,白豚和他的小夥伴們再也不感到有趣了。


於是,白豚和他的小夥伴們吱吱嘰嘰地商量開了。嗯,白豚和他的小夥伴們漂浮物定向地拋到江邊一塊凸起的岩石平台上,堆成一個圓錐形的小塔。螢火蟲飛來了,它們幫著照明小塔,小貓頭鷹飛來了,它們幫著加固小塔,小夜鶯飛來了,它們歌唱為大家助興小塔越搭越高,越搭越大。


小塔最後變成為一座燈塔模樣的造型,小星星們眨動著驚訝的眼睛注視著江麵上發生的一切,看,它們中間的一顆不甘天堂寂寞的小星星(屬仙座)唰”的一下,劃過夜空,鑲嵌到白豚和他的小夥伴們搭起的燈塔頂端。哦,原來這就是人間所稱的“仙女下凡“哎!


霎時,,一盞明燈照亮了廣闊的江麵。來來往往的江輪,互相輕聲鳴笛致敬白豚和他的小夥伴們伴隨著江輪濺起的水花騰躍暢遊。星,雲,天,水;豚,鳥,蟲,人,和諧歡樂,構成了一幅亮麗的新“清明上河圖”。


   


   ...



參考文獻

[1]
C
大調小星星十二變奏曲

沃爾夫岡·阿馬迪尤斯·莫紮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小星星變奏曲”的原題為 “啊!媽媽,我要告訴你(Ah, vousdirai-je, Maman)的十二段變奏曲”,是一七七八年初夏,莫紮特停留巴黎時,為一位女弟子作曲的。音樂主題出自一首古老的歐洲民謠,有好幾個國家,用不同的語言歌唱過它。在中國就有那首歌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星星眨著小眼睛,閃閃爍爍到天明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這個主題的節奏與旋律單純質樸,莫紮特為它配上十二段可愛又富有魅力的變奏,使得音樂一直自然而愉快的流淌著。

聆聽由鋼琴家Dimitris Sgouros 彈奏的這“小星星變奏曲”,請點擊:
http://www.soundclick.com/util/downloadSong.cfm?ID=1555571&key=F3C01CB2-B

鋼琴家Dimitris Sgouros 的介紹
http://www.soundclick.com/bands/pageartist.cfm?bandID=224895



[2]
世界性難題:三峽水庫水位上漲,出現大量漂浮物(組圖)新華網
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news&MsgID=318907
 


[3]
《白豚,不該消失的長江女神 》

白豚的祖先是陸地上的哺乳動物。約在七千多萬年前冰川期的出現,鯨類從陸地移居水中,大致在2500萬年前,白豚的祖先就生活在長江裏,它是我國長江中下遊獨有的古老物種,白豚是世界上非常稀有,甚至比熊貓還珍貴的一種水中的珍稀動物。2000多年前的《爾雅》一書已對白豚作了記載。晉朝學者郭璞為《爾雅》作注釋時,對白豚的形態和行為作了詳盡的描述:尾如魚,大腹,小喙,銳而長,齒羅生,上下相銜,鼻在額中,能作聲,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細魚,大者丈餘,江中多有之。19819月,我國地質工作者在廣西桂平縣發現了一塊原白豚下頜骨化石片段,它記錄約2000多萬年前的古老性狀,發現白豚的內部結構和形態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人們把保留著古老性狀的現代生物稱為活化石,白豚就是一種活化石,是人類研究生物進化史的一個重要依據。

白豚屬胎生動物,性成熟後每兩年一次十月懷胎,每胎一仔,哺乳期為半年。白豚的體形雖然像魚,但仍保持著哺乳動物的共同特性,它有36度的恒定體溫,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仔豚必須潛水到母豚腹部找到乳頭,才能吃到奶,吃幾口就得出水呼吸一次。這樣反複幾次,才能吃飽肚子。與大多數哺乳動物一樣,白豚喜歡群居生活,通常兩三頭以上一起出沒在沙洲邊、灘區和河流湖泊的入口處,幼豚遊在中間,大而壯的豚在前後左右相伴。

白豚主要捕食長江中的魚類。它的上頜和下頜的每側各有30多枚牙齒,可以將魚咬住不放。它不咀嚼,隻把捕到的魚囫圇吞下。由於在水中遊泳會消耗很多能量,因此它必須吃大量食物加以補充,每天所吃的魚約相當於體重的110。白豚的眼隻有綠豆粒大,雖有感光功能但分辨能力很低。它利用聲納信號探測外界事物並獲取食物、尋找伴侶和逃避敵害,這種奇特、精確、高效率的回聲定位功能,就連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聲納技術也無法與之媲美。

白豚目前已不足100頭!1996年被世界自然資源保護監測中心公布為全球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世界上最瀕危的3種鯨類動物之一,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也將其列入《國際瀕危物種紅皮書》“極危”物種名錄中,中國政府早就已將白豚列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造成白豚瀕臨滅絕的原因是多樣的,除了白豚自身繁殖能力較差外,最主要的是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白豚麵臨的處境日益艱難。

其一,長江魚類資源迅速減少造成了白豚和漁民“搶”魚吃的局麵。長江一直是白豚的伊甸園,而長江不斷提高的捕撈技術使捕撈強度日益增大,以及不法之徒大量使用有害捕魚手段,長江的魚類資源大大減少,從而使白豚難以糊口度日,生命麵臨嚴重的威脅。

其二,捕撈作業對白豚的誤傷事件時有發生。漁民的捕魚區魚類資源相對比較集中,也是白豚捕食、休息和扶幼的最好去處。滾鉤、電魚和炸魚對白豚的生命造成了威脅。由於捕撈作業誤傷死亡的白豚幾乎達到死亡總數的一半。

其三,航運業的發展直接威脅著白豚的安全。航道的日益繁忙使白豚的生活空間漸小,船舶的噪音汙染破壞了白豚的正常生活,還有清理整治航道,爆破淤灘暗礁誤炸白豚。

另外,日益嚴重的水體汙染也使白豚陷入困境。隨著沿江工業的迅速發展和農藥的大量使用,長江水體的汙染日益嚴重。一項研究表明,白豚體內的有害物質含量比海豚要高得多,從而大大影響了白豚的健康和繁殖能力。

食物匱乏、身受重傷、缺少棲身之地、飽嚐汙染之苦……使白豚的生存麵臨越來越嚴峻的考驗,資料顯示,曆年來收集到的白豚標本中90%以上的死亡是由於人類活動直接造成的。有關專家指出,白豚如果再得不到行之有效的保護,它將在25年左右的時間裏滅絕,這將是世界上第一種由於人類活動而導致滅絕的豚類動物!

摘自: http://220.194.170.35/web/bkzyc2/214.htm



[4]
好東西:清明上河圖 --zt轉自跨國

來源: -海子- 07-03-07 10:17:30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france&MsgID=52975




初稿 :  2006115
二稿 : 2006 ? ?
三稿 :  2006? ?


聲明: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及出處。

(??? h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