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周末閑聊: 陳良宇案的4個輸家
文章來源: 甲乙對話2007-08-17 21:58:34


甲乙周末閑聊: 陳良宇案的4個輸家


甲:看到北京的報道出來,對陳良宇是這麽個處理法倒真有點讓人感到
突咢。黨籍公職雙開,再送檢察機關立案,刑事索罪。看來良兄這次
凶多吉少,搞不好,胡哥真要他人頭落地。

乙:原想最多是黨籍公職雙開,如果在此之外還有刑事追究,那確有那麽
股殺氣在裏麵了。

甲:我們倒倒看,看看良兄的案子怎麽會走到這一步的。好在海外的消息
多,雖然魚龍混雜,但其中也不少有各種渠道各種目的流泄出來的真
實情況。篩選後,拚攏來看,應該是有收獲的。

乙:海外輿論普遍認為,查處陳良宇是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清除黨內上海幫
勢力的一大舉動。香港政論家、 開放雜誌主編金鍾說:“上海幫,
我們通常說的,對胡錦濤、溫家寶的中央領導,他們是不買帳的。
以前陳良宇很多講話都是不滿意中央的。中央的權力對他們來講不是
那麽至高無上的。他不是那麽聽話的。胡錦濤當然不能接受這個情況。
他一定要解決上海的問題,所以就拿陳良宇經濟方麵的問題來動手,
來開刀。這個背景是很明白的。”金鍾說的隻是一個非常一般化的認
識。是放在任何一個角度裏都不會說錯的。也就是說,等於什麽都沒
說,沒一點嚼頭。

甲:這些情況其實在海外網上都有詳聞.如新華社上海分社搞的那份陳良宇
言論摘要”或匯編什麽的.我印象裏好象良兄一出事,海外幾個中文大
網站就登了這份東西.那說實話要比金鍾和其他一些無痛無癢的評論要更
有得看的多。其實,看任何國內的問題,聽國內的,看大陸自己人說出
來和寫出來的,要遠比海外評論入木三分多。

乙:現在開放了,中外交流頻繁,再加網絡的通用。我覺得,國內當局或各
方政治勢力都認識到了,對信息與其堵截屏蔽不如主動出擊。當不利東
西出來,幹脆插一腳把水弄混。每個消息都放出它個十七八不同的解釋,
分析,真真假假的再來些互相矛盾的背景,搞得你無所適從。既然大家
的信息認知不同,也就沒了焦點,一切都再無從談起。

甲:還有一個對策是悶。不解釋,不分辨,不說不露,不肯定,不否定,
死不啃聲。象海外去年傳聞的胡哥北海遇刺案。這麽樁驚天大案居然國
內少有人知道,海外嚷了一陣,也不見再提起。這不能不歸功於這悶功
的見效。其實這件事大有說頭。不要說國內人見到這消息會如何,身居
海外,我初初一看胡錦濤北海遇刺的大標題,也著實的嚇了一跳。哇!最
高層裏動刀動槍,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幹啦。這對中國人來說多少還有
點新鮮。

乙:這樁案子確實大有嚼頭。良兄案發多少跟這件刺殺案有間接聯係。這也
側麵說明了刺胡案的真實。它反過來又解釋了良兄這案的案中案背景。
要說良兄直接卷入這北海刺胡案不太象。象這種活越少人知道越好。但
如果這刺胡手腳是曾兄做的話,把良兄這個上海幫的急先鋒放倒,那對
上海幫陣營也絕對是個回敬。

甲:所以,良兄案的第一個輸家是他本人,這沒話說的。事實上和邏輯上都
是如此。第二個輸家應是曾兄了。身為江大師兄下來的副幫主,在大師兄
主政時,其政壇手法,行事老辣還真有那麽股羽扇綸巾的韻味。不算神人
也稱得上是高人了。但跟胡哥搞在一起後,我覺得他怎麽有點不帶勁的模
樣。怎麽說呢,有點粘,有點滯。當年那股出神入化點指成金的功夫力道
都不見了。

乙:我記得胡哥從西藏回京那時候,北京有識者評論他說是“此君空靈。”
果然,十載風雨後,有了副王者成氣候模樣。也許,曾兄的棋技碰上了
克星?但我搞不懂曾兄怎麽會弄不過胡哥的。這大家都知道我黨再怎麽
講名義上也是集體領導,少數服從多數。遇到有分歧,九個常委表決。
曾兄明拿4票,數過來,李長春,賈慶林,黃菊,曾自己。好,你胡哥
最多數拿到極了也不過是4票,寶兄,官兄,還有個羅幹,而這羅幹絕對是
個見風使舵的家夥。不到有贏數不會下注的。吳邦國這一票可先不動,
到4對4了, 再來個一票定乾坤。胡哥說是那總書記,但就是過不了集體
領導的關,幾次下來,這“有點粘,有點滯“的當是胡哥 的。現在看起
來,怎麽老象是胡哥在步步進逼,凶相畢露的模樣。且現在黃菊也沒了,
這個優勢再無從談起。你看,上次網上傳布的書記處會議上郭伯雄對曾兄
的一番話, 那簡直是丘八在訓斥軍機領班大臣,整個的反了。如此放肆
大膽, 我簡直想象不出曾兄怎麽會咽得下這口氣。

甲: 這當然是有胡哥在背後撐著,且象是故意當眾人麵在硬挑曾兄。曾兄
有這麽次的失臉麵,再加上眼睜掙的看著本幫大將良兄被拿下,卻拿不
出個辦法,在外人眼裏,在自己人眼裏,在對手眼裏,在包括著我們這
些純粹旁觀者眼裏,無論如何,都會有個一致看法,曾兄輸了。

乙: 這第三個輸家從邏輯上斷定,那應是我大師兄了。

甲: 我也老納悶,怎麽大師兄會弄成這副境況的。從他出局的當時情況來
看,他幾乎是在十拿十穩的前提下才放手的。常委裏,應該算是留了六個
人。 官兄也是他一步步提拔上來的。就算是白眼狼,反身就咬恩主,那
也有了前麵所說的五張鐵票多數。良兄的案是種典型的可伸可縮的”無
厘頭“案,但鬧成這麽大,且一點不給麵子。在中國人看起來,那就是硬
衝著主人麵打狗了。而大師兄對自己門下是如此無力,那自是一個輸家。
隻是那胡哥贏裏還要贏外,硬是要大師兄在眾人前認輸跌醜,這做得有點
過分。我們旁人都看得有點不對了。

乙: 胡哥看來在發力了。幾十年如童養媳般的戰戰兢兢熬磨下來,一朝鑰匙
全在手,當起厲害的主家婆了,他而且是在和當年的婆婆鬥法鬥力,越鬥
越贏越來勁的模樣。

甲: 這也是我要說的,胡哥確實贏了良兄案,但他實際上是這個案子的第4個
輸家。說到底,他的全部政治本錢就是你剛才講到的這副”童養媳“相,
也就是看著婆姨姑嫂眾族人的眼色作逆來順受狀而獲取民情眾心的。他靠
此功贏得了鄧公指定的立儲資格,又靠此功逃脫了婆婆廢儲另立太子的危
險,你看他當年和大師兄一同和軍隊將領合照的照片,一副大氣不敢出,
唯恐出半點錯的模樣。其實,識者從這模樣本身就能看出點東西來。你幹
嘛不堂堂正正的象個儲君樣而偏要做出這麽副”童養媳“樣來呢。如此的
作踐自己,拿小自己,這裏麵包含的用心是很可玩味的,但起碼不是正大
光明值得稱道的,裏麵多少有些陰暗。

乙: 我覺得這問題要這麽看,要看這個童養媳在做了婆後,是擺出個什麽臉
麵來。是結果說明原因,而不是原因說明結果。如果還是這麽副謙順的樣
子,禮恭下士,操度有方,那應說這是個做人非常成功的君子。在官場上
應說是大政治家。誰沒屋簷下的境況呢?如果是轉眼就翻臉不認人”還
記得老子嗎?打的就是你!“的那副嘴臉,那這類人還可以稱得上有本事,
但其人品,人格在現代社會是遭人鄙夷的。你要現代人來品論吳王夫差
和越王勾踐,那我就是仰看夫差的,他是輸了,但他至少是活得象個人樣,
一屋之主,一國之君,堂堂正正,是個正常的男人。而勾踐,整一個活
在陰溝洞裏時刻在磨牙的毒蛇樣。陰處一副猙獰。陽光下又裝得慈眉善目。
想想都是種可怕的生物。我想咱這個社會。這活在這社會上的人也都
是看過了幾千年中國曆史的,也不會那麽容易就看走眼了。如今來看
勾踐,那套小把戲人人都看得懂。應該說是不會再有什麽大舞台了。

甲: 我說胡哥是輸家就是指在這腰眼上。良兄這件案上,我整個的對胡哥
這個人有了種新看法或者說新詮釋。他基本上是陰著來的,從唆使官兄
到上海收集材料到穩住曾兄,拉攏邦兄,隔離黃菊,分化對手陣營。先
輕後重,步步升級。最後,拉出個良兄孤子,一把揪住,遊街示眾。其
棋路算計一環扣一環,從中看得這幾步棋下的極其用心。回顧全過程,
旁人看的實在有點惡心。胡哥,這麽說來,敢情你是個出手準,狠,陰,
歹,暗裏玩的的王中王啊!這麽說,你當年的那副逆來順受相全是另一
種說法了?其實,做人也好,為政也好。有些東西是不能玩的。這世上
並沒有你比其他人玩得更來事的那回事。象那些陰的玩藝並不是人家不
會玩,而是不屑玩,或不恥玩。真要玩,自有人比你玩的更好。胡哥你敢
開這個頭,那後禍無盡。這等於宣布:現在開始玩暗的。瞧,這良兄
就被我這麽玩死的。

乙:換句話說,對勾踐這類陰性表現的政治人物,必須要高度警惕。幾千年
的曆史已經教會我們了,那種時時作出的不敢出錯模樣的人,其實本身就
在顯示這一定會是個有異誌異向的”大玩家。“否則你要那麽小心幹嗎
?這種判斷看來經得起曆史的檢驗,一拿一個準。從這點來看,胡哥
也有點太低估現代中國人的智商和史識了,太專情於自己那些小聰明了。

甲:史識倒是個新說法,不過能聽得懂,也好理解。有個學者說,西方文化
裏是宗教在起教化和傳承的作用,中國文化裏,是曆史的教習在起這個
作用,這才使中國文化能經數千年而不墜。我覺得很有道理。對中國人
來說,還有什麽新鮮的嗎?還有什麽沒在那線裝書裏寫明了給後人啟示
著的。

乙: 正是這樣,我才覺得,如果效法老祖宗們在曆史裏彰示出來的大智慧,
其實良兄案本來可以走的不是這個滿盤全輸的結局的。我們來複下盤看看。
良兄在胡哥寶兄剛主政那會時,確實是副不買帳,仗著大師兄的寵勁,有恃
無恐,撒性子硬頂亂撞的洋少腔。這在“陳良宇言論摘編”裏,處處冒著
的。而正是這份小報告式的東西,恰恰表明了,良兄案的實質不是什麽鳥
社保基金,而就是他在那份東西裏表現出的對胡溫不買帳不恭敬,這才是良兄
案的實質。象在中國曆史上演出過千百次的保留折子戲一樣,這種事沒什
麽新鮮的。也無所謂對錯,好壞。曆史總要有故事的。關鍵看是怎麽走下去。
就如一盤棋的對局開始,棋手總要入場的。但棋局之所以千變萬化,是因為
棋手的稟賦,品格,學識,修養不同。反過來,棋局畢,人相盡。棋手是個
大寫的人,還是個小角色,從他的棋路看將過去,立馬一溜無掩。曆史的看
台下,沒有傻瓜。

甲:當時胡哥登位一開局, 就這麽跟良兄對上了。其實那棋勢就早在棋譜上擺
著了,良兄的當時作為是被牢牢的記住了,隻要胡哥處心積慮,那吃掉良兄
就不是個問題,這跟棋力無關,因為這棋局的規則有利於胡哥。那如果要收拾
良兄,就隻不過是個時間問題。至於把柄,我覺得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計。說你
是,你就是,不是也是。這是中國的規則,拿社保基金來說事就是個最好的例
子。

乙:這也顯得胡哥在拿掉良兄時,是做得非常急吼吼的。管他什麽理由,拿個
理由就是理由。氣量,氣度,氣勢,氣魄都是種小格局,有點象到白棋營
裏把打劫的白子硬提了,還硬說我就是吃你。已經不顧旁人怎麽看了。其
實,這棋完全可下得又贏又大氣的。你看,對局幾步以後,良兄已經發毛
了。他是聰明人,他已清楚,這棋的規則擺明了他是輸的。尤其是,他看
出了大師兄那頭並不象是靠的硬靠得住的。所以,他後來象是一直在放軟檔,
而且是在明裏示弱。從他在上海的幾次幹部會議上高調”以胡錦濤為總書
記的黨中央”之類的話,可以看出他想繳槍投誠的。在這微妙的時刻,就
看對手的功力了。如果,此時胡哥在這能吃能放的當口,有個恩威並
施的動作,點一下良兄的死棋吃口,再網開一麵,放你條生路,我想,良
兄在嚇出身冷汗的同時,是會心領神會,感激涕零的。從此成為胡溫營下
的一名打手也不定。遠的不說,就說潤兄對四方麵軍係統將領的手法,不
就是非常成功的。他重用的謝富治,許世友,陳錫聯,都不是自己嫡係一
方麵軍係統的。而恰恰是這些軍頭在後來自己嫡係林彪四野族要動作時,
對其起鉗製的。

甲:這些軍頭比一方麵軍的人在保帥上更不遺餘力。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
他們知道自己頭上有根非潤派的辮子,隨時是個說事的把柄。所以隻能做
出副比潤派還要潤派的忠心狀來保全自己,說到底,不過是種不滑頭的滑頭,
一種可以笑而納之,潤兄懂我們也懂的小把戲罷了。胡哥照理也能領會。
曆史給中國人寫下了這麽多的教案。我甚至在想,有些事貌似複雜,其實早
已有了曆史的前課,就照抄好了。可是,良兄案的一盤棋下來,卻是這麽副
個個都是輸家的結局,就下棋本意來說,也不應該是這樣的吧。

乙: 這涉及到了怎樣讀史怎樣看史的基本立場和基本態度的問題了。中國人
好讀史,個個熟史。但之所以有史書史家,恐怕不是讓人人都成勾踐式
貨色的目的吧。如果那樣,那太陰森森,可憎可恨可怕了。不如他媽的
一把火燒光它算了,我們的史書史家專養的是些養光韜誨害己又害人的
政治動物,教得又都是些個個輸家,同歸於盡的本事,那絕對應是否定的。
不, 不是這樣。 中國人的曆史觀絕不是這樣,也絕不可能是這樣的。

甲: 中國人的曆史觀應該是從過去人的經曆中,總結出正麵的,堂堂正正的,
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東西,而不是鬼鬼祟祟的小動作,小把戲。從良兄這案
裏,我們看到的卻盡是些這些曆史的回光,這就要好好想想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