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廬山會議四十五年斷想--彭德懷策略失誤談
文章來源: 溫相2004-05-17 11:34:02
第一次廬山會議離今天已經有四十五個年頭了,雖然說四十五年也是彈指一揮間,可是留給我們的教訓和經驗以及其他的需要領悟的遺產實在太多,每年到了夏天這個時候都不免想起四十五年之前的那個風雲際會的日子,覺得真是應該仔細的給那段曆史一個很好的側麵回應,於是,就想起了寫這篇《廬山會議四十五年 斷想》的小文。 毛澤東在一九五九七月上廬山之前還去了家鄉一次,遊泳於湘江和韶山水庫、青年水庫,掃墓、祭祖,做了別夢依稀咒逝川的詩句,總之是興致很高。 上了廬山以後興致也不低,廬山會議當時被稱作是神仙會,上午讀書、學習文件、討論,晚上娛樂、看戲、跳舞,午飯、晚飯都是布置的很好,北京的廚師也叫了幾個去,汪東興當時在江西鍛煉,對毛澤東的起居關注的很是到位。七月二日,毛澤東點了江西的贛劇《思凡》、《驚夢》和《悟空借扇》,還寫了李白的詩 一首說明是送給廬山諸位常委同誌的,李銳、田家英、陳伯達、康生還暢遊含鄱口,董必武、朱德、陶鑄唱和毛澤東的廬山一詩 ,十六日之前是天下大好,沒什麽波瀾。 毛澤東後來專門找了周小舟、李銳、周惠三人晚上談心,毛澤東說這是湖南同鄉會,可以有話直說。小舟就提出很尖銳的話題說是大躍進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毛澤東自己還笑了說,四十歲之前火氣很大,自己一直以為自己的是正確的,現在還有火氣, 不好溝通。李銳建議以後經濟還是請陳雲掛帥,主席抓大局,毛澤東同意,說陳雲好似三國的郭嘉,還說了曹操赤壁之戰後的講話是國難思良將,就是說郭嘉的。毛澤東自己也說:“放炮不好 ,可是自己也有難處,我說了個人民公社好,報紙就給捅出去了 ,也有難處。”同時毛澤東還自我批評說:“我這人是敢想敢幹 ,不信邪、不怕鬼(以前他說李銳怕鬼,鬼是指的李富春),可也是唯心主義多一點,鄧子恢說我唯心,他不一定唯物,我是唯心一點的,王鶴壽抱怨曹營之事很難辦,也有道理,真理並不一定在自己的手中。”這是七月十一日晚上的談話,李銳說毛澤東 做的自我批評比前幾天大區組長會上說的還多還懇切,沒有任何引蛇出洞的意思。 現在看彭德懷,彭德懷原來不準備上山,為什麽呢?八屆七中全會上,毛澤東當著李井泉、柯慶施等人的麵說彭德懷恨死了他, 此前一年,彭德懷和周恩來一起要求辭去自己的職務,毛澤東挽留周恩來,保留了名義上的總理,專管外交,而對彭德懷就說了一句狠話:“給你做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還不滿足嗎?”彭德懷和黃克誠說,主席這人犯了錯誤就說是別人幹的,自己什麽事都沒有,總是做好人,我和他談不來,不想上山了。黃克誠不同意, 他說你不上山,主席意見更大,主席誰不批,從少奇到總理都沒少挨罵,可不能怕挨罵就不開會了。彭德懷自己回憶說,後來他想即使自己完了,還有黃克誠做國防部長,沒什麽大不了的。去廬山的途中,彭德懷對沿途老百姓的疾苦就有所感觸,吃飯不吃說:“老百姓都餓成這樣了,你們還有心吃飯?”說的政治局、書記處的幾位領導都不高興。 彭德懷發表自己的看法本身是沒有任何錯誤的,關鍵在於他的策略上的失誤,現在回想起廬山這件事,一切的症結都在這封信上麵,彭德懷見毛澤東麵談,毛的警衛人員說毛睡了,彭德懷就走了,朝鮮戰爭時,彭德懷也有闖進去的經曆,現在卻沒這麽做, 不知道是不是天意如此,回去後和秘書王承光交待要寫信,王說還是等王主任(王焰)他們來再說。彭德懷不同意,就是口述一封信,後來不連累秘書就說是自己寫的。彭的這封信有幾個地方刺激了毛澤東,像小資產階級狂熱、處理經濟問題沒有處理西藏問題那麽得心應手等,毛澤東自己說過:“搞經濟就那麽難?比打仗還難?”彭直接把這樣的說法從信上就給否定了,毛澤東一直把王明他們比作小資產階級狂熱,現在彭把矛頭對準了毛,毛當然光火。七月十四日,交給毛澤東秘書高智,兩天後,事變就發生了。 黃克誠後來和彭德懷說,你跟了主席多少年,為什麽還不知道他的習慣,有意見當麵提,不能背後講,錯誤要當麵說,不能寫什麽信啊、文件啊,主席一看你寫信就認為你是有目的了。彭解釋說怕當麵說不好,自己脾氣大,主席脾氣更大,說不好就吵翻了 。黃克誠說吵翻了也就是你們兩個人知道,寫了信就是很多人知道。彭德懷對毛澤東說,我是給你個人寫的信,怎麽印發了?毛澤東則回答你也沒說不能印發啊。彭很生氣,在自述中寫道:“ 本來是供他參考的,也寫明是參考的,我說你要是討論、印發也要和我事先說一說嘛,為了避免爭論,抑製了自己的感情離開他 (毛)到總理處開會去了。”從這個對話來看,彭顯然沒有明白毛澤東的為人,毛澤東不是不能反左,也不是不能糾偏,問題在於誰來說這樣的話,隻能毛澤東自己來說,從鄭州會議上毛澤東就說了要反左,在老家時他還很樂觀,認為廬山開完會,糾左就可以把經濟搞上去了,沒想到起了這麽大一個波瀾。他後來多次說:“廬山我們本來是糾左的,沒想到半路殺出一個彭德懷,把會給攪了,於是就反右。” 毛澤東自從一九五五年打倒鄧子恢開始,就有些濫用一九四三年中央政治局賦予的他對黨內、軍內“下最後決心“的權力,以前 同誌們之間還是有民主的,特別是工作上的不同看法,可以插話 、反擊,後來就不行了,慢慢的成了一言堂,最明顯的就是周恩來的例子,周恩來對毛澤東冒進不同意,他對毛澤東說:“我作為總理,良心上過不去。”毛澤東當時就變了臉色,隨後就去了南方,南寧會議朱批周恩來是“離右派隻有五十米”,周恩來、陳雲、李先念、薄一波多次檢討,中央黨校派範若愚給周恩來幫忙起草檢討,範寫:“多年以來和主席一起同心同德”周恩來一看就不讓他寫了,說你們太年輕不懂得黨史啊,我是遵義會議以後才跟上的主席,這麽寫不合理啊。周恩來後麵為什麽那麽亦步亦趨的不敢再提反對意見,一個南寧會議說明了一切,毛澤東不再是延安時的毛澤東了。 彭德懷就沒有周的這樣的好記性,八屆七中全會和毛澤東對他的 那番話:“老總,我們定個君子同盟,我死後,你不要造反,好不好?”明顯的是不信任,可是,彭德懷還是出自公心給毛澤東寫信,這一方麵反映了彭德懷的耿介,一方麵也反應了彭德懷的簡單。 我們經常說工作方法很重要,這就和戰術一樣,戰略對頭了,戰術要是不行,也是白費勁,彭德懷等人糾左的願望都是好的,但是,工作方法上失誤了,不僅沒有起到應有的糾左,反而給自己 給當時的中國平添了一盆油。責任當然是毛澤東負主要的,而多年之後我們再讀到這段曆史時就會為彭德懷同誌的心昭天日、肝膽相照的精神所感動的同時也為他的一時的考慮不周而扼腕歎息 。這豈止是他的損失,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損失。 毛澤東確實是政治家,他似乎是專為政治而生的人物,他生前說過:世界上有什麽東西能夠讓億萬人為之奮鬥終身,為之投入生命、熱情而在所不惜呢?隻有政治。所以,毛澤東喜歡用政治思考一切,他經常喜歡“政治掛帥”、“政治決定一切”,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的這根弦始終繃的很緊。這點有利也有弊,特別是後期,毛澤東把一些本來屬於工作範圍內的不同意見也上升到政治態度和路線認識上麵去,搞的左右都不敢對他進行一定說理和辯駁。鄧小平在六十年代時曾經側麵的批評過毛澤東這個缺點 ,他說:“現在什麽都是政治第一,政治掛帥,別人一說話就說你路線不對頭了,路線站錯了,還怎麽講話呢?還能聽到真話嗎 ?都是好,不是一般的好,大好等等,都是勝利,那麽就在勝利中走向滅亡。古人說兼聽則明,什麽時候都對。” 左的錯誤包括像大躍進這樣的錯誤,可不可以談,都是可以談的 ,但是這要毛澤東來談,其他人來談特別是一些在曆史上被證明一直和毛澤東有過過節並且錯了的談那就是別有用心了。比如後來的文革的錯誤,鄧小平轉了清華的劉冰的信,毛澤東就不高興 ,他就說性質變了,而他自己對文革也有批評,一個是否定一切 錯了,另一個是全麵內戰錯了,僅此而已。其他人像周恩來糾左 ,毛澤東就不同意,批林彪還是極右。而這種傾向在廬山也就是很明顯開始了,隻是注意的人不多,彭德懷等人自然沒有注意。 在彭德懷的話出來之後,毛澤東一開始沒有把問題上升到非常嚴重的地步,至少沒有把他看作是路線鬥爭和右派的反撲,倒是黃克誠和張聞天、周小舟的講話之後,毛澤東疑心大起,開始重視這件事了。 先說張聞天,張是五九年四月參加華約組織與中國外長會議期間 與彭德懷搭乘一架飛機的,他們先後都談到了國內的大躍進,而後彭德懷就大躍進說過這樣一段話:“國內黨的威信高,人民好 工人也好,農民好,要不然都上街,紅軍可沒有那麽多的。”這是他參觀了當時東歐幾個社會主義國家小康水準之後的感慨。張上廬山之後就住在河東路177號,和彭德懷的176號是鄰居,張聞天是曆史上有名的二十八個半的主力,在瑞金時期,他公開寫文章炮轟毛澤東,還給毛起外號叫加裏寧(按:加裏寧是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也就是一個擺設,而毛澤東當時在瑞金也是擺設),後來張聞天還把毛澤東的人民委員會主席的位置拿了過來 ,雖然遵義會議之後,張聞天一直擁護毛澤東,不過二人的摩擦仍舊不斷,張名義上是總負責,黎平會議上張聞天諷刺毛澤東拿架子,毛澤東一氣之下走了,張說他要走就走,這件事發生在遵義會議之後,後來張給毛澤東道歉承認毛澤東軍事指揮地位,並且通過決議,毛澤東為“黨內軍事指揮上下最後決心”的人,張 聞天從不搞陰謀,有話說在當麵,不過很刺耳,毛澤東對他意見一直比較大,給張聞天寫信就說:“你的毛病很大,我對你進城以後一直不太滿意,恩來他們也不滿意你,你是書生氣十足。不懂實際。”張確實是書生氣十足,他明明知道毛澤東討厭的就是給三麵紅旗潑冷水,可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反映事實,而且他挑選的時間就是毛澤東下令討論的七月二十一日,也就是黃克誠、李銳發言之後的第二天。張聞天講了15000字數的稿子,柯慶施幾次打斷他的講話,和他對立,張聞天還是不停止,柯慶施也沒辦法了,最後就說,聞天同誌(當時叫張為洛甫)很好,都把問題講了出來,散會吧。 張聞天出於一名共產黨員的天職把黨的錯誤反映到了桌麵上,本來不應該受到責難,然而,毛澤東卻認為張聞天是和彭德懷穿了一條腿的褲子,在曆史上特別是華北抗日時期的舊帳因而被翻了出來,七月十七日,毛澤東請李銳、周小舟、田家英、胡喬木吃飯,毛澤東說:彭德懷在華北軍分會上發個了小冊子,反對我們 洛川會議遊擊戰,讓王明高興的不得了,拿去印了一堆作為宣傳的樣本。當時誰也沒有領悟到毛澤東的這番話的真實意圖,事後李銳說毛澤東其實是在點他們幾位,不要和彭德懷搞到一起去,後來的發展證明毛澤東的確是這麽想的,而這幾位秘書也確實沒有明白毛的良苦用心,多少都和彭德懷搞到了一起。 七月十六日,毛澤東讓印發彭的信,十七日說出彭的曆史問題, 毛澤東已經把曆史上和彭的不愉快聯係到了現實中來,張聞天一出馬問題更加嚴重,毛澤東本來就不滿意小組會上對彭的信的評論,那時候有相當多的人還是讚同彭的看法,比如山西的陶魯茄 、湖南周小舟等人,現在張聞天出現了,毛澤東自然把他們看作是一起的。帶著目的來的。十七日,毛澤東讓黃克誠上山,譚震林一見黃克誠就說,你是我們的救兵,我們請你來是和他們(彭德懷)對著幹的。黃克誠說,我不是救兵,我是反兵。這句話後來也成為黃克誠攻擊中央的黑話之一。黃克誠批評了彭德懷魯莽之後和李先念談了,李先念也說,主席麵前不好說話,聽不進去 ,不要說知無不言了。 黃克誠跟著就講話,十九日放了一大炮,一個國防部長,一個總參謀長、書記處書記同時對三麵紅旗有看法,再加上一個前總書記張聞天,毛澤東終於坐不住了,二十三日,前秘書周小舟又是 一頓炮轟,毛澤東斷定是有組織的,毛生平最反感、最忌諱拉走他身邊的人,他對小舟期許很深,直到後來還希望小舟不遠而複 ,可是現在一個跟頭跌進了彭張的懷抱,毛澤東的心情究竟怎麽樣是不難猜測的。再有一個黃克誠,黃是毛澤東的親信大將之一 ,毛澤東對他不同於蕭華、羅瑞卿、譚政,因為後三人多是傳令兵,用毛的話說,喝酒碰杯還行,研究問題就要找黃老了。黃克誠是第一個建議搶占東北的我軍高級將領,毛澤東對他的印象很好,覺得他見識不一般,比聶榮臻當總長強,僅在林彪之下。即使是後來黃克誠下台,毛澤東在天安門還要找黃克誠,見了黃克誠還問他回不回軍隊繼續幹的話,而彭黃張周四人彭德懷慘死, 張聞天也慘死,周小舟自殺,隻有黃克誠幸免,內中也不是沒有 緣故的。這也是黃克誠晚年仍舊對毛保有一番別有滋味的感情所在。 然而,當時在廬山上,黃克誠和彭德懷住在一起,還一起說怪話 ,黃克誠不僅否定人民公社還說上山是為了說缺點的,要是說優點還有什麽可說的,張聞天也說,這麽批判以後還有人說真話嗎 ?七月二十三日毛澤東反擊,晚上幾位居然跑到一起去訴苦,被羅瑞卿看到了,於是軍事俱樂部產生了。 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等人都是披肝瀝膽的盡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來為彭德懷講話,可是他們完全沒有考慮到問題背後的複雜 ,也沒想到會把他們幾個人的曆史與現實聯係起來,張聞天給陳毅打電話說不能回北京了,犯了錯誤了,說了真話。陳毅在北京說那有什麽,說真話本來就應該說,錯誤就是要講。張聞天後來 講陳老總哪裏知道這錯誤是多麽的嚴重,可見,當時很多人都認識到毛澤東所領導的大躍進的錯誤所在,隻是具體的說出來的還是很少,像彭德懷這麽講的更少。 李銳同誌回顧這段曆史時就說大家把問題簡單化了,而主席把問題又複雜化了。簡單的是策略,複雜的是政治。如果對彭的講話低調處理或許能夠避免後來的大起伏,如果張聞天不是那麽直截了當的指出大躍進的弊端或許能夠讓廬山會議最終走向平靜,然而如果成立的話,我們也就看不到那幾位的鐵骨錚錚、為民請命的悲壯的一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