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5月中國專刊(二)--貴州地捫(多圖)
文章來源: 明亮2008-05-06 16:35:23
這是介紹貴州地捫侗族村寨的一組照片, 攝影家是Lynn Johnson。

五歲的小女孩吳蓮蓮去家裏的麥田裏,頭發上插著一朵商店裏買的紮頭發的花朵,標誌著外麵的世界,已經滲透到這個以前十分閉塞的貴州地捫。

南方的中國,學生們在雨後的校園裏踢水花玩。當去年夏天破記錄的山洪暴發時候,孩子們很高興地劃著船,就好象那些是方舟。

一頂傳統的草帽和雨衣為這個老婦人遮擋風雨,她正在和鄰居聊天,準備去麥田裏鋤草。女人經常要走好幾裏陡峭的山路才可以開始每天的農活。

在農田裏勞累的一輩子的一雙老奶奶的手,抱著她的孫子,帶著一頂銀飾的傳統的帽子。很多青壯年人都外出做工去了,村子裏隻留下老人和孩子。

這座橋被稱作花橋,源於美麗的設計,一種典型的避風擋雨的建築,和景色融為一體。這個地方有5個這樣的橋,都很特別,這座叫朝陽橋,幫著村民渡河。

在地捫的下遊村寨中,一位婦女正在手工造紙。紙纖維來源於附近山坡上的桑樹。侗族婦女把這些變成紙漿,然後在木框裏麵晾幹做成布一樣的薄層紙,用來包裹東西,以前還用來包裹身體。
 
已經是78歲高齡了,吳美芝在兩個東西中取得平衡,她的孫子,還有剛做好的紙。手工勞作讓老年婦女對社區做些貢獻,隻要她們還幹得動。

尊重傳統的風俗仍舊在村裏保持著。每個周六和老奶奶們在生態館學習歌謠是很重要的事情。

吳蓮蓮在媽媽懷裏笑著,她們傍邊是她出生時候就種下的棺材樹。如果她還堅持傳統,等她長大以後老的時候,就可以砍下來訂棺材了。

賣棺材的鋪子。


全是婦女的隊伍抬著木頭回村子,村子裏的男人會把新屋子的架子搭起來,因為不久前有場大火把那些屋子都燒毀了。最常見的一天是婦女們來回幾次,爬上崎嶇山路到一個離地捫三英裏遠的地方。她們在那裏一起把茁壯的樹砍了弄成木頭。

工匠們在重新蓋一座在大火中毀掉的房子,房主正在火上烤一隻豬來招待大家做為午飯。盡管鄉政府對百姓用木頭造房子給些金錢的補助,可大家還是喜歡用磚頭。

占卜儀式在經過30年以後又重新出現,這是在大火和其他不幸事件發生後恢複地捫地區的和諧。現在在往蒙著眼睛的男人上灑水,想借著馬的魂找到事件發生的原因。

老人手裏是一隻騎馬的剪紙,是占卜中的角色。

夏天遊泳過後,男孩回到他的自行車旁邊。現代的娛樂在村子裏越來越常見了。

電視明星吳青嵐在新年時候回家陪奶奶看電視。她就是通過看電視,萌生了飛出大山尋找名聲的念頭,當時她家的電視是村子裏頭一個。

過春節時候村子裏的人們在打麻將。

在沒有寵物的地方,狗一般是餐桌上的食物。這是他們在烹飪之前在河邊清洗。

婦女在勞作插秧,目前,這種基本的耕作模式,仍然是她喂飽全家人的途徑也是古老文化的中心。

侗族一千多年來一直是插秧種田的。他們的未來會怎樣呢?如果大家都離開了農田去工廠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