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往昔春遊歲月稠
文章來源: 明亮2007-04-30 15:44:48





這兩個周末都去春遊了。一路上和現在的朋友聊起以前小時候的春遊。

 

當年,每年桃紅柳綠的時候,在懵懂的生活中,會有兩件亮眼刺激的大事發生,一個是運動會,一個是春遊。

 

運動會一般是就著北京的風沙,吹得滿頭滿臉,在看台上呆一天,給那些運動健將加油,外帶寫宣傳稿。一般都是,“三年二班的某某同學,真是非常勇敢,輕傷不下火線,讓我們為他加油加油加油。” 如此稿件,換幾個形容詞,加些景物描寫,比如藍天白雲,小朋友們熱情的笑臉等等。有時還會加上“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主題描寫。但是運動會一般出風頭的就那麽幾個,他們跑完了短跑跑長跑,跳高過後去跳沙坑,力氣大的扔完鉛球扔手榴彈。其他小朋友開始都還興奮的喊加油,到後來,就無所謂了,互相交換彼此帶的小人書,零食,然後爬上爬下的到處亂串,進行交際活動。這個畢竟活動場地有限,所以最盼望的還是春遊。

 

春遊一般是要找車。一般老師會特早就跟所有小朋友打好招呼,你們的家長誰有車,或者誰有能力找到車,大家就可以春遊去了。當時小朋友中,父母在車隊工作或者是會開車的,絕對是英雄。他們的孩子,很多都是班上最調皮的,每當此時,也挺起了胸脯,拍拍說,“找車的事情包在我身上。” 這時,家裏都是沒能力的默默耕耘的知識分子的孩子,就會羞愧萬分同時又很羨慕的望著他們。讀書無用論,在此時有的已經悄悄的紮根在有些幼小的心靈中。事實證明,後來這些調皮的孩子,家裏有門路的,在社會上混得相當如魚得水。我記得我長大以後,去找一個這樣的同學求一件我覺得非常難以企口的事情,支支吾吾提到童年的友誼,是“我當年去你家,給你家長送過老師請你父母到學校的紙條,走了好遠的路,這個你還記得嗎?”

 

不管怎樣,在春遊的車聯係好了之後,大家就歡欣雀躍的準備吃的了。當年食物有限。一般是麵包,香腸為主打。麵包是那種蛋黃麵包,一碰就跟施了化骨粉一樣,到處是麵包渣。香腸也是粉做的,但總算是有肉味的。還有榨菜。那個是佐餐最佳。浩浩蕩蕩出遊那天,小朋友們嘰嘰喳喳,老師們頭都大了,但還是毫不氣餒的把小朋友們硬賽到不多的車裏。那些英雄小朋友們經常打折扣,比如說好了來5輛車,最後隻能調出3輛。這時已經來不及了,反正小孩子擠一擠不怕的。於是,車如同沙丁魚罐頭,賽得滿滿當當。在一路喧囂中出發了。小朋友們的身體彼此最大限度接觸,好在沒有發育,頂多互相看著頭發和眼睫毛,不會上演兒童不宜的畫麵。隻是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一般會有兩三個小朋友臉兒蠟黃,開始吐。我下了車,雖然也腿腳不穩,看著被擠癟了的蛋黃麵包十分狼狽,但有了暈車小朋友悲慘命運的對比,我還是覺得非常慶幸。再加上遠遠望見了頤和園的白玉蘭,就顧不得許多了蛋黃麵包的命運了。

 

春遊的高潮在午飯那一頓,大家都把吃的擺出來,互相交換著吃。此時綠色塑料水壺裏的水,已經被曬得溫乎,喝一口,還帶塑料味道。那些背鐵殼的軍用水壺的,可是神氣多了。不光衣服上不會有漏水滲水事件發生,而且水還是涼絲絲的,甜美之極。我還記得我很喜歡吃一個小朋友帶的鹹菜。她媽媽放了些油,蔥花,把鹹菜翻炒了一下,也許還放了幾個肉丁。這對我們平時見不到葷腥的小朋友來講,簡直是天上美味。一般就空口搶著吃。她媽媽每次都驚訝一滿瓶的鹹菜,怎麽會屍骨無存。其實小朋友們都有這個毛病,別人碗裏的香。看見自己帶的吃的有人喜歡,就跟現在寫博客的看見有人路過叫個好一樣,得意非凡。所以,看花看水看樹木,還在其次。這個盛大的午餐,歡樂的交流,陽光下恣意的撒歡,才是春遊的最大享受。好歹不用在屋子裏,昏昏欲睡的聽那些課,總結什麽中心思想。

 

最難的是回來寫作文。我還好,一般走哪裏就掏出個皺皺的本子記到哪裏,北海白塔下麵記年代,石坊傍邊也有碑文可以抄。回來按時間順序記一下,把沿途的景致寫一寫,“白塔始建於某年某月,用了多長時間。” 嗬嗬,千篇一律的有知識有品味。

 

當年春遊,小朋友們還手拉著手,無憂無慮的。一晃那麽多年就過去了。不知和我當年拉手的小朋友們都在哪裏了。而我快樂無憂的童年,也散落在故鄉的那些美麗公園裏麵。如今,頤和園的白玉蘭早該開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