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隨聽隨想
文章來源: 小米和小麥2008-11-22 23:24:21


傍晚的時候,開著車,聽著FM961中文台的節目。好像是一個“星光大道”的節目,列數了幾位11月份生日的明星,然後就開始聊11月壽星之一--那英。


兩位女主持人說著那英和高峰曾有的戀情,聊到那英的豪爽,聊到那英現今的婚姻,還有新添的女兒,以及那英自己的變化。


她們說到一個故事:那英在溫哥華生了女兒,在家裏做月子,有一天跟她老公孟桐說她很想吃醋溜圓白菜。她老公不知道在溫哥華什麽地方有得買,開著車在外麵轉了4個小時都找不到。那英打電話叫他回去,他不肯,還要找,說,要是她想吃而他沒有買到,他心裏會很難受。


這個故事原本在網上也看到過,當時隻是覺得這個老公真是挺不錯的,可是今天在黑暗的行駛中聽著兩個女主持的描述,聽到她們轉述孟桐說的,要是那英吃不到,他會很難受。。。隻是覺得一陣傷感襲來。。。我理解這樣的感受!


這樣的情意,對方一定會被感動的,據說那英當時說起的時候就是眼眶潮濕。可是,這樣的情意,要是成了日常,幸福的感覺是不是也會越來越平淡?或者,這樣的貼貼切切的關心,又能維持多久?


想起我看到的一幕讓我很感動和回味的畫麵:我們教會的一個姊妹,年輕漂亮,卻生了病。她的老公放下國內的事業,陪她在這裏治療。他看起來比他太太至少長了10多歲,因為他的頭發大都花白。我不知道是他原本就是年齡比較大,還是為了他太太的病,愁白了頭?那次我們在公園裏野餐,他太太坐在草地上,他蹲在她的麵前,雙手搭扶著她的雙臂,非常溫柔輕聲地說:“我們回家吃藥吧?!”


忍不住,我對他們望了好一會兒。。。


。。。。。。


不知道怎麽,就有這樣的聯想。。。


象我跟阿蘇說的一樣,我沒有“博克狀態”了。已經很不習慣在博克抒發自己的情緒。




節目的最後,放了那英的一首歌《我不是天使》。我以前沒有聽過。


雖然遺憾那英改了歌路,沒有了原本的豪爽和重金屬的撞擊,但她後來那些怨怨艾艾的小女人情歌,還是比較適合我們這樣沒有真嗓子的人在歌廳自我陶醉的。以前唱得多的,好像是《願賭服輸》,《不管有多苦》,《白天不懂夜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