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壇混混一年慶
文章來源: 小米和小麥2008-10-23 09:23:27


去年10月份,喝了二兩白幹後,我才壯起膽第一次在色壇發貼,《秋意小品》,得到大家的很多鼓勵和指教。至今,也混了一年了!說幾個段子吧,都是素的,大部分是和霞浦有關,以前就想過寫出來玩。


1,初次冒泡

其實從去年初開始就偶爾來色壇冒泡跟貼,那時,並沒有很大的興趣學攝影,主要還是喜歡大家的美圖,尤其是溫哥華色友的。

翻找我的舊貼,我的第一次冒泡就是跟了甘麓士的鹿湖的冬晨,雪景。

我說:“都好漂亮啊!請教拍雪要注意些什麽嗎?”

甘大師回答:“穿套鞋+羽絨服+注意安全!”

那時我還沒領略甘大師的幽默,無比純真地,又說:“不是指這個,我是指拍照技術方麵。。。”

“逗你玩!沒什麽特別需要注意的。”

無比純真的我啊,到現在還不會拍雪景,因為。。。我沒有套鞋。。。

(小聲問一句:甘大師好像還沒回來吧~)



2,初戰外景

去年的12中旬,回國期間,我聯係了張老師帶隊的霞浦的攝影團。那是我第一次正式出門拍外景,在那之前偶爾在家附近打鬧過幾次。

當時還不知道國內比較流行這樣的攝影團,霞浦是個小地方,而且打了幾次電話張老師都說還沒有別人報名。我心裏擔心對方要是把我賣到農村給人家當媳婦怎麽辦。他在電話裏說:“你隻要人過來就行了,別的不要考慮了。”我一聽這話更緊張了,說:“你要保證我的安全!”他大笑:“我把你賣了!”去之前,我把他的電話地址都給了家人,我們家人還要送我去的司機把我送到賓館房間了才離開。

此外,那時我除了拍菜盤子和孩子,一點外拍的經驗都沒有。剛到的第一天,在小皓,我架好相機不知道該怎麽拍,隨便掐了一張,問旁邊的老詹:“這樣可以嗎?”老詹是幫張老師帶隊開車的助手,學攝也沒多久,雖然他用的是D300,在當時是很棒的了。他隻是說:“這樣沒主體。”暈啊,我不知道該怎麽拍啊。過了一會兒,我聽到其他幾個人在叫:“有人來了,有人來了!”看著他們在行動,我也趕緊把鏡頭對著遠處沙灘上好小的兩個人對焦按快門。那時,我已經換上了張老師借給我的300定焦頭,可是老是對不上焦,好不容易對上人,一按快門,又糊了,焦又跑了。。。

第二天,和其他幾個人相處熟了後,那個江蘇南通攝影協會的會長,很擅長用臉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說笑的一個人,開起我的玩笑:“我本來在她旁邊,可是聽到她不知道怎麽回事,鏡頭老是滴。滴。滴。。。我心裏想,這估計是國外最新的紅外線對焦係統。。。可是沙灘上人都走了,她還在滴滴滴的,子彈都沒發出去,再看她額頭都是汗,我明白了,新手!新手啊!得,我還是換個地方。。。我不受這個噪音影響了。。。”

全部的人都大笑不停,我的臉都窘紅了,可也是覺得很好笑。


3,如何向領導申請器材

那時,我用的是尼康D50和18-200mm,而同去霞浦的其他幾個人幾乎都是尼康D200的,還有一些牛頭等。他們都說我的D50該更新了,速度太慢了。當時,我跟LG說要買18-200mm的時候,LG還不同意的。我心裏想著,要換個機子,要配牛頭,這得花多少錢啊,我想學攝影可沒想花這麽多錢啊。

想著想著,我跟其他幾位說:“我要是買了新機子新鏡頭,我就不跟我老公說!”

沒想到他們全都附和:“正常!正常!我們要是買了一萬塊錢,都是跟老婆說一千塊。買了一千塊的,就是說一百塊。”

更絕的是,張老師說霞浦稅務局裏有兩個攝影發燒友,他們的太太也是老抱怨他們花錢太多。有一次他們兩個人同時買了一樣與攝影有關的東西(我忘了什麽了),大約是200元吧。回去,一個騙太太說50元,另一個騙太太25元。第二天,兩個太太聊天,對上了號。50元的太太回去對他老公說:“人家才花25元,你怎麽花了50元?你肯定被騙了!”



4,攝影師都很帥嗎

我自己學攝影之前,總想著攝影師一定是很帥的,尤其是風光攝影的和新聞攝影的。當時也沒有後院微距攝影師這個概念。:)

03年的時候,我拿著傻瓜機在玫瑰園拍櫻花雨,那個美呀,是我曆年看到的最美的一季櫻花。當時,就看到一個老外拿著單反相機在拍,那個動作姿勢真是很瀟灑,人也長得挺帥的,好像就是我心目中攝影師的樣子。

剛學攝的時候,私房的朋友cicipeng也貼過她的哥哥(也是攝影高手)和色友的工作照,帥得讓我們這幾個大媽驚叫不已。

霞浦的那個張老師,片子拍得很好,不過,人很不修邊幅。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色友形容他:“遠看象一個司機,近看還是象一個司機。。。”把我給笑的,真的就是這樣。不過那個色友這麽寫是為了表明張老師是一個很實在的人。

得解釋一下,我對“攝影師”的概念其實也有了變化,原本指的是專業的,現在象我們這樣玩攝影的,也被我歸到“攝影師”這一行列來了。

當自己拿著單反出去有時也能給人一種假象的時候,當接觸與攝影有關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已經不再有“攝影師是否都是帥的”這個想法了。就象以前以字取人一樣,我似乎也開始“以片取人”,而我們,其實也都走在由不帥到帥的路上了。



5,學攝之路

在霞浦認識的老詹,60歲了,是從中鐵退休的。他很自豪自己在退休後喜歡上攝影。他跟我說:“你這麽年輕(跟他比,我當然年輕)就喜歡上攝影,等你到我這個年齡,一定前途無量!”
當時,我就沒有回答他的話。

盡管我那時對攝影剛剛開始真正有了興趣,但我也很清醒地意識到,攝影水平並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的增長就一定會提高的。技術可以提高,經驗可以積累,可是一個人的知識、修養、生活經曆,人生閱曆和感悟、審美觀、以及把這些因素通過鏡頭綜合地表現出來的能力,尤其在人到中年後,是很難提高的。

攝影是藝術,但不見得玩攝影的人都能玩得出藝術。

在去霞浦之前,我的一個朋友看到我對攝影突發興趣,便問我:“你現在對攝影這麽感興趣,你覺得你會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嗎?”她的老公原本是魯美攝影畢業的,後來棄影從商,她這麽問我,也不是無感而發的。我馬上回答她,真心地:“不會,我永遠達不到!”其實,認識到這點,看清了自己學攝的“前景”,有時也會覺得很無望。

不過,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不要失去對攝影的興趣。攝影本身,就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而且,因著攝影,原本就很喜歡旅遊的我,更是多了很多很多的憧憬,當然了,都是想著以後孩子長大了我要撇下老公孩子獨自出行,哈哈!






上幾道菜,謝謝這裏的XDJM們對我的幫助:



奶油蒜茸帶子





菠蘿烤蝦





土豆燜飯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