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藝術--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
文章來源: 小米和小麥2007-09-03 17:11:07


無庸置疑,Monet to Dali 是今季溫哥華美術館展品的的一道亮點,吸引了眾多藝術愛好者前去觀看。上周五下午,我也帶著兒子去了,希望正在學油畫的兒子能多接觸一些這樣的氛圍。以我自己極其有限的知識,說不上很投入,可是能夠有機會在家門口欣賞到來自美國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的這麽多名家名作的真顏,還是很高興的。後來還買了一本畫冊回來,跟兒子說我要慢慢看,其實也可能意味著“不知道什麽時候看”,哈!

看完這部分的展品,後麵剩下的時間我們就隻能對樓上的部分匆匆掠過了。二樓的展覽是“占卜者之屋”,作者是Huang Yong Ping. 看到這樣的題目和名字,有種怪怪的感覺。首先有種親切感和高興的感覺,因為能在溫哥華美術館辦個展絕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對一個中國人來說;可是“占卜者之屋”這樣的名字又讓我覺得作者是否是以什麽樣的內容有意吸引西方人的眼光。

Huang Yong Ping的中文是黃永砯,福建廈門人,現居法國。看介紹,這是他的作品的回顧展,很多作品是從一些美術館和收藏的私人手中借出來的。他的作品並不是繪畫或是雕塑之類的,而是。。。我找幾件比較好描述的吧:

1,一本中文的《中國繪畫史》和一本英文的《世界現代繪畫史》在洗衣機裏攪拌過後成了一堆紙漿,擺放在一個木箱上。(這樣的作品在我們家隻有小米或是小麥才有可能做得出來的,哈哈!不過後來聽我的朋友說這是表現中西方藝術的結合。)

2,一份中國式簡曆,寫著他的真實的名字,出生年月等,體重寫著“每天在增長”,身高“每天在減少”,工資“現在比以前多”等等。。。(這忽悠水平哪裏比得上土村的書記嘛?可是土村的書記再會忽悠也進不了美術館啊,哈哈!我的朋友說這是表現他個人的一種風格而已!)

3,從網上轉一幅片片過來:


來源:http://www.gcpnews.com/articles/2007-04-04/C1063_8749.html

類似這樣的作品我以前也接觸過,這是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 .我的那個朋友曾經辦過一個畫展,就是展出她的一個裝置藝術作品。說實話,我們同去的人都沒有看懂那是什麽。我倒是心裏暗想,要是我有一個大房子,客廳是挑高的,她的作品倒是可以掛在牆上做為裝飾品。還有曾在Emily Carr 畫院看過畢業學生的裝置藝術習作,實在是說不上什麽,沒法把那些東西當作藝術來看。

不過,因著心裏存著這樣的疙瘩,這幾天有空的時候我就從網上翻找有關裝置藝術和有關黃永砯的文章來看。

WIKI對裝置藝術是這樣定義的:“裝置藝術,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裏,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以令其延異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簡單地講,裝置藝術,就是“場地+材料+情感”的綜合展示藝術。”

我倒是更願意用我自己的話這樣來表達:裝置藝術就是藝術家用各種可利用的材料表達自己的想要表達的意念或是情感的一種藝術形式。並不局限於繪畫,雕塑和攝影等傳統的藝術創作,屬於前衛,先鋒藝術的範圍。

的確如我的朋友所說,黃永砯在國外的名氣還是很大的,溫哥華美術館這還是第一次舉辦一個華裔藝術家的作品回顧展。他在美國的馬薩諸塞州也做過同樣的回顧展,《紐約時報》也有文章對次進行報道點評。我看到文章說他是1989年去的法國,當國內發生天安門流血事件的時候,他正在法國參加一個藝術展,於是便留在了法國。他出生於1954年,象他這樣經曆過文革的人,對政治的敏感度一定是比較高的,他的很多比較有名的作品來,他所表現的主題都是和當今政治題材有關。比如“蝙蝠計劃”,題材就是當年美國的間諜飛機在海南島於中國飛機相撞墜毀的事件。他複製了機身的中部和尾部,而機頭則采用了和出事的美國飛機同一型號的機器。他的作品中還大量采用了中國元素,即“易經”“方術”等等,他自己本身對這些中國傳統的文化也比較崇拜,也在不斷的學習和研究中。也有報章評論說他有意用道家思想和佛教等來迎合西方人的口味。事實上,在海外的藝術家,大部分也都是如此,也隻有運用這些在西方人的眼裏比較神秘縹緲的東西才可以立足、出頭。不過,從我所看到的文章來看,黃永砯的創作還是有別於一般的裝置藝術家,常常有出奇創新的地方,融合了政治,哲學,和藝術,據說他可以說得上是中國裝置藝術的第一人。


說到裝置藝術家,還可以提到一個人,蔡國強。很巧的是,他也是福建廈門人,也是在國外很有名的一個藝術家,現在旅居美國。他的作品被紐約市政府、哈佛大學佛格美術館、紐約現代美術館及很多有名的國家博物館收藏。讓我記憶猶新的一件事是,去年他在泉州用火藥爆炸製成世界上最大的燃爆壁畫“迎客榕”。當時看了隻是覺得新鮮,並不知道這也是屬於裝置藝術的範疇。

這麽些天在網上的搜索,讓我對裝置藝術從有些憤憤,恨恨,到了能夠有些接受。。。不過,我覺得,以我的思想,閱曆,修養,要了解那些裝置藝術作品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但,本身那些作品,應該也是需要提供文字說明給觀眾的吧。。。

裝置藝術和傳統的藝術不一樣,並不是為了給觀眾提供美感,而是藝術家為了表達對這個社會的批評和諷刺,引起人們的深思,因此本身就不見得是一件閱人眼目的事物。可是,我在網上看到國內的一個藝術家用了婦女的經血和幾十個婦女的“聲明”(或是什麽不記得了)不知道表達了什麽樣震撼的思想,不論如何,對於這麽“刺激”的題材,我真的是沒辦法接受的,我還是希望我的眼球好好享受一番的!

這個,就當做我的粗淺的學習筆記好了。電腦的旁邊,正擺著兒子今天剛拿回來的一幅油畫習作,我倒還看得懂,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