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
文章來源: 小米和小麥2007-04-09 06:27:56


最近和珊聯係得比較頻繁。

珊是我中學時最要好的朋友。下個月初她就要來我們這裏隔壁省的一個大學學習英文和商業管理,有那麽幾個月的時間吧。能夠在這裏看到好朋友,真是很高興。我一直鼓動她一定要來看看我,到這裏來玩玩,要不,我就飛過去看她。

我和她變得特別要好還是到高二的時候,都忘了是怎麽走到一塊兒的了,可是那時媽媽並不喜歡她。媽媽總覺得她太開放,不夠穩重,太嘻嘻哈哈,生怕我跟著她學壞了。其實,她隻是外表給人的感覺比較前衛,實際上是個很傳統的人。而且,我在家人麵前總是特別“穩重”,說白了就是沒什麽活力,要是媽媽看到我在她背後也是和珊一樣嘻嘻哈哈的,不知道會不會跌破眼鏡。。。

父母往往不能理解孩子和同伴之間的情誼,而這樣的不理解和阻擋絲毫也不能影響到我和珊之間的交往。

珊的家離我們學校比較遠,所以她很早就學會了騎自行車。高中畢業的那年暑假,她教會了我。她每天中午從她的家騎車過來,大約要半個小時的時間,在我家的樓下大聲喊我的名字。我們是約好了時間的,我會提早在窗口等著,一聽到她的聲音立刻就小聲地應一聲,在過道上扛了自行車下樓了。因為怕影響到鄰居和我們家人睡午覺,我跟她約好喊我的名字隻能喊一聲,最多兩聲,反正我在那裏等著。

中午的時間真的是好熱,太陽也特別毒。我從一點點都不會騎,到後來可以自己騎上街去,都是她這樣每天中午從那麽遠過來教我的。現在想來她也真的很能幹,我剛騎上車的時候肯定是歪歪扭扭地車頭都把不正,她竟然也可以在後麵這樣扶著我,就這麽把 我給教出來。那麽熱的中午,那麽毒辣的太陽。那個時候還是孩子,如果是現在,也許我們兩個人都要怕太陽把自己給曬黑了。

大學的時候,我去了外地,她的學校就在我們家鄉本地。每年放假一回來,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她的學校找她。我很清晰地記得有一年的夏天,我剛從學校回來的第二天,就騎著自行車到她的學校去了。晚上,就在她的宿舍裏過夜。從學校回家之前,我是和同學們坐在海邊的沙灘上通宵地聊天;見了她,也是在靜靜的江邊,聽她訴說她和她男朋友之間不得不分手的故事。。。沙灘上隻有幾個尚未歸家的學生還在喝酒閑聊,偶爾有人從我們麵前走過,留下一點喃喃細語。。。我們就這麽並肩坐著,望著星星,手裏撫弄著細沙。。。那時候,以為自己真的是識盡了愁滋味。。。那樣的時光,多麽令人懷念!

工作,戀愛,結婚,生子。。。似乎是以往讀書、學習、長大的目的。這一切並沒有讓我們的友情疏遠,可是一定讓我們沒有了以往的親昵,至少我們可以獨自在一起的時間幾乎等於零。。。好像也沒了這樣的心思。。。

出國後,我越來越懷念以往的時光,每次想起她在那麽熱的中午騎上那麽遠的自行車過來教我,都會眼眶潮濕。前幾年第一次回國的時候,我們幾個比較要好的同學坐在咖啡吧裏,在燭光搖曳的氣氛裏,我當著其他幾個好朋友的麵對她說:“我常常想起你以前到我家來教我騎自行車,那麽熱的天,讓你跑那麽遠。。。我想起來總是很感動!”即便在昏暗的光線裏,我還是能夠看到她的眼裏閃過的一絲感動,她隨即用她那一貫深邃的眼神盯著我說:“你還記得你很愛吃我媽媽做的五香雞卷,我讓媽媽做了後特意送到你家嗎?”我當時真的是愣住了:“真的嗎?我。。。怎麽一點也沒有印象了。。。”我沒有懷疑,因為我知道我的記性很奇怪,有的事情我會一直記得,有的事情就真的會一點痕跡也不會留下。我一定相信有這麽回事,因為我的確很喜歡吃五香雞卷。

去年,我們之間有了點小小誤會。以往要是鬧別扭,總是她讓著我,可是現在,我會妥協,盡管我知道我並沒有錯,錯在我沒有解釋而讓她產生誤會。於是,我主動給她寫信,向她解釋--要是在以前,我根本做不到這點,我寧願心裏後悔死了也放不下麵子。有一個網友說:“年齡越大,我變得越珍惜友情!”當時我一聽,就覺得這話說到我心裏去了!

出了國,和以往的朋友不論在時間或是空間上的距離都拉大了,而且共同的語言肯定是少了很多。要想維持和以往一樣的情誼,還是需要雙方共同的真誠和努力的;而過去的時光,過去好朋友之間相處的點點滴滴,就會成為這一路走來心中常常泛起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