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潤南:解讀十八大(三)胡錦濤裸退是“立德”
文章來源: 萬家述評2012-11-23 09:02:14

萬潤南:解讀十八大(三)胡錦濤裸退是“立德”

十八大開得沉悶死板,收場時,卻有一個亮點,就是胡錦濤不再續任軍委主席,完全“裸退”,這引起了眾說紛紜。

有人貶低胡錦濤的“裸退”,說他是出於無奈,隻有象征意義,有人說是為了給江澤民造成壓力,以避免他繼續幹政,等等。

對這位胡同學,我一向評價不高。但“裸退”這件事,我認為他做得極為漂亮,評價非常高,可以說夠得上“三不朽”的最高境界——立德。

春秋時期有一位魯國人叫叔孫豹,說政治人物“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就“立功”的層次而言,我認為他乏善可陳。雖然有人為他大唱讚歌,稱其十年任期是“黃金十年”,我卻不以為然。就連中央黨校的人都批評這十年“滋生或製造了巨大的問題,甚至問題比成績還多”。這十年,有人稱之為“荒廢的十年”,“蒙混的十年”,“貪汙腐敗橫行的十年”,“政治改革毫無進展的十年”,“物價通脹的十年”,“民怨沸騰的十年”,“生態環境破壞觸目驚心的十年”……

再說“立言”,胡弄出了一個什麽“科學發展觀”,還寫進了黨章。其實,這句話沒有什麽內涵,遠不及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而且,和這十年的實踐比較,更是形成了巨大的反諷。因為這十年的發展,既沒有以人為本,也不全麵、協調,更不可持續,所以一點也不“科學”。麵對這樣的現實,奢談什麽“科學發展觀”,不僅是理論的蒼白,而且是把這團蒼白畫在了鼻梁中間,讓人感到滑稽而已。

但他“裸退”了!可以說他是十年平庸,一朝輝煌。因為他改變了“扶上馬、送一陣”的陋規,為最高權力的交接立了新規。應該說,這也是一種“製度創新”,夠得上“三不朽”的最高境界——立德。

可能他是出於無奈,因為損兵折將,他已經是無力回天。但這絲毫不能貶低他“裸退”的意義。曆史上有多少進步,都是“被逼無奈”之舉。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識時務就是明白大勢所趨,不生拗、不硬頂,順勢而為,這就是俊傑,就是英雄。

自然,因為他的“裸退”,江澤民再也不能“作怪”了,以前江退而不休,是恬著臉;現在還想繼續幹政,就是不要臉了。

這一切,都為小習準備了一個羈絆更少的舞台。希望他也能順應潮流,立功、立言,更要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