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使(1188)-好書推薦:《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麽聽孩子才肯說》(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聖經)
文章來源: 小樹苗2007-11-14 18:55:37
譯者:安燕玲
作者:(美)阿黛爾·法伯 (美)伊萊恩·瑪茲麗施



內容提要
閱讀本書的經曆,將是一次學習愛的技巧與接受愛的訓練的過程, 它給了你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指引你切身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通過一係列實用有效的方法,幫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個能夠快樂交流的平台,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願意與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說?”“怎麽聽?”的技巧,就能開啟孩子的心靈世界,與孩子達成美妙的交流溝通,讓孩子在您的引導下身心健康發展。

為了建立這個快樂溝通的平台,圍繞“如何說”“怎麽聽”,作者從六個方麵進行了探討和實踐:1、幫助孩子麵對他們的感受;2、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3、代替懲罰的方法;4、鼓勵孩子自立;5、恰當地讚賞孩子;6、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尤為可貴的是作者清晰簡潔地創造了一套操作方法,給出了實現這六個方麵的30種技巧, 輔以大量的常見場景和問題加以說明,並配有相應的練習題,讓父母可以把這些技巧爛熟於心,靈活運用,隨時應付各種情況,做到遊刃有餘。

作者簡介
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美國最暢銷親子教育書係作者。
阿黛爾•法伯,本科畢業於美國皇後學院的戲劇專業,獲學士學位,又在紐約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她曾在紐約市的高中任教8年。
伊萊恩•瑪茲麗施,本科畢業於紐約大學,獲舞台美術的學士學位,畢業後創建並指導了格羅斯維諾爾和雷諾克斯•希爾社區活動中心的兒童節目。她同時也是一位專業的畫家和作曲家。
她們是紐約市社會研究新校和長島大學家庭生活研究所的創建者。本書是她們在創辦的學校和研究所長期與父母們一起進行實驗的研究總結。如今世界上數以千萬的父母用自身的實踐證明這些方法非常有效。她們除了在美國和加拿大各地頻繁演講外,還經常出現在《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和《歐普拉》(Oprah)等熱門電視節目裏。
法伯與瑪茲麗施都是三位孩子的母親,她們已被收錄於美國名人錄。

編輯推薦
  ★美國家庭教育十大暢銷書之一,銷售300多萬冊,被譯為30多種文字風靡全球。長踞美國暢銷書排行榜,出版20多年長銷不衰。
  ★美國最著名的親子教育書係作者,送給中國父母的最好禮物——愛的技巧和訓練。

目錄
中文版序言/ 1
英文版序言/ 2
謝辭/ 4
如何閱讀本書/ 5

第1章 幫助孩子麵對他們的感受/ 1
⊙如何麵對孩子的負麵感受?很簡單,接受他們的感受。
⊙我們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個體,不能用我們的感受代替孩子感受。
⊙感受沒有對錯之分,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納的,但某些行為必須受到限製。
⊙孩子的感受被接納了,他們才能開始集中精力改變自己的情緒。
⊙幫助孩子麵對他們感受的四個技巧:
1. 全神貫注地傾聽
2. 用“哦……”“嗯……”“這樣啊……”來回應他們的感受
3. 說出他們的感受
4. 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

第2章 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47
⊙孩子不願意合作,是因為他們和我們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家長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麵情緒。
⊙尊重孩子是合作的開始。
⊙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的五個技巧:
1. 描述你所看見的,或者描述問題
2. 提示
3. 用簡單的詞語表達
4. 說出你的感受
5. 寫便條

第3章 代替懲罰的方法/ 91
⊙懲罰孩子,實際上剝奪了他從內心深處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過程。
⊙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煩的製造者,要把他們當做解決問題的積極參與者。
⊙代替懲罰的七個技巧:
  1. 請孩子幫忙
2. 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但不攻擊孩子的人格)
3. 表明你的期望
4. 提供選擇
5. 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
6. 采取行動
7. 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後果
⊙當孩子屢教不改時,家長解決問題的五個步驟。

第4章 鼓勵孩子自立/ 139
⊙家長培養孩子的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親自經曆各種問題帶來的掙紮,在自己的錯誤中得到成長。
⊙讓孩子依賴感降到最少,讓孩子成為有責任感的人。
⊙鼓勵孩子自立的六個技巧:
1. 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2. 尊重孩子的努力
3. 不要問太多問題
4. 別急著告訴答案
5. 鼓勵孩子善用外部資源
6. 不要毀掉孩子的希望

第5章 學會讚賞孩子/ 177
⊙在家裏得到讚賞的孩子,更願意為自己設立較高的目標。
⊙讚賞需要謹慎,善意的讚賞有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拒絕。
⊙做父母的一個重要職責是學會如何及時稱讚孩子做對的事情。
⊙讚賞孩子的三個技巧:
1. 描述你所看見的
2. 描述你的感受
3. 把孩子值得讚賞的行為總結為一個詞

第6章 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 205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會影響到孩子們的行為。
⊙做一個真實的自己比做一個“媽媽的乖女兒”更重要。
⊙永遠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的六個技巧:
1. 尋找機會讓孩子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2. 創造機會,讓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3. 讓孩子無意中聽到你對他的正麵評價
4. 以身作則
5. 記住孩子那些特別的時刻
6. 當孩子又按照原來的方式行事時,表達你的感覺和期望。

第7章 融會貫通/ 231
⊙改變孩子,需要將所有的技巧都用上。
⊙這一切是為了什麽?
附 錄/ 240
20周年紀念版感言
I.是這樣,但是……如果……會怎麽樣?
II.孩子們的“母語”
III.讀者來信

部分書摘
幫助孩子麵對他們的感受
  在真正有了自己的三個孩子以前,我一直自認為是一位好媽媽,一位在子女教育問題方麵的專家。然而,當和自己的孩子朝夕相處的時候,才又讓我重新開始虛心地學習如何做父母。每天清晨,我都會鼓勵自己說:“今天將會有所不同。”但每一天都隻不過是前一天的翻版。“你給他的比給我的多!” “這是粉杯子,我要的是藍色的。”“這麥片真惡心,像嘔吐出來的”“他推我。”“我根本沒碰他!”“我不回房間,你別管我!”
  我被他們折騰得精疲力盡,想到了去加入了一個父母小組(這是我以前沒想到的)。我參加了這個小組在“地方兒童輔導中心”的一次講座。主講人是年輕的心理學家漢姆?吉諾特(Ham Ginott)博士。他講的主題是“孩子的感受”,內容非常有趣。兩個小時的課程很快結束了。當我回到家的時候,腦子裏充滿了新的想法,筆記本上也密密麻麻地記滿了還沒完全理解的新理念:
 孩子的感受和他們的行為有直接的聯係;
 孩子有好的感受,就會有好的行為;
 怎樣讓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們的感受!
  常見問題:父母常常不認同孩子的感受。例如:
 “你並不是真的那樣覺得。”
 “你是因為累了,才這麽說。”
 “你沒必要這麽難過。”
  當孩子的感受被不斷地否定時,會感到困惑和憤怒。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聽完講座以後,我在想:“也許別的父母那樣做,我不會是這樣的。”後來,我開始留意自己的言行,發現事實上我也和他們一樣的。下麵是僅一天之內發生在我家裏的對話。

 孩子:媽媽,我累了。
 媽媽:你剛睡過午覺,不可能累。
 孩子:(大聲)我就是累了!
 媽媽:你不累,就是有點愛犯困,趕快換衣服吧!
 孩子:(哭鬧)不,我累了!

 孩子:媽媽,這兒好熱。
 媽媽:這兒冷,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熱。
 媽媽:我說過了“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熱。

 孩子:這個電視節目真無聊。
 媽媽:不會吧,多有意思啊。
 孩子:這個節目真傻。
 媽媽:不對,這多有教育意義。
 孩子:這個節目真爛!
 媽媽:不許你這麽說話!

  大家看出問題來了嗎?我們所有的對話最終都演變成了爭吵,並且,我在一遍又一遍地告訴我的孩子不要相信他們自己的感受,而要依靠我的判斷。
  意識到自己的做法後,我決心改變自己。但並不知道該怎樣開始。後來對我最有幫助的做法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他們。我問自己:“假設我就是那個感覺累或者熱或者無聊的孩子,希望讓那個對我的生活至關重要的成人理解我的感受,會是什麽樣?……”
  隨後的幾個星期裏,當我試著了解孩子可能會有的感受時,我說話的方式也隨之改變了。我並沒有刻意使用一種說話技巧,而是發自內心地體會孩子的感受:“雖說你剛睡過午覺,但你仍感覺累。”或者“我覺得冷,但你覺得這裏很熱。”又或者“你好像對這個節目不感興趣。”不管怎麽說,我們和孩子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感知係統,都有各自真實的感受,沒有對錯之分。
  我的新方法在開始的那段時間內非常見效。我和孩子們的爭吵也明顯少了。直到有一天,女兒說:“我討厭外婆!”我脫口而出:“這樣說外婆,太不象話了!其實你也不是故意的。我不想再聽到你這樣說。”
  這件事情讓我重新反省自己。孩子的大部分感受我已經可以接受,但如果孩子們說的話讓我生氣或者焦慮時,我立刻恢複到了從前的自己。

  如果我們能傾聽孩子,與他產生共情,那麽就能有助於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但是,我們不是天生就會說產生共情的語言的,因為它不屬於我們“母語”的一部分。我們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經曆。為了能流利地說出這種接納他人的“新語言”,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操練。孩子需要他們的感受被接納和尊重。
  下麵幾種方法可以幫助孩子麵對他們的感受。
 1.安靜專心地傾聽
 2.用簡單的詞語回應他們的感受。
  “哦……嗯……原來是這樣……”
 3.說出他們的感受。
  “這件事讓你很灰心!”
 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
  “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變熟了給你吃!”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納的,但某些行為必須受到限製。“我看出你很生弟弟的氣。用嘴巴告訴他你將怎麽做,而不是用拳頭。”
  其實,比語言的技巧更關鍵的是我們的態度。如果我們沒有真正和孩子產生共情,無論我們說什麽,在孩子眼裏都是虛偽的,都是想對他們進行操控。隻有我們真正與孩子有共情,才會打動孩子的內心。
  在所描述的四個技巧當中,最難的恐怕是傾聽孩子情緒的宣泄,並說出他們的感受。這需要我們不斷地演練,才能看到孩子的內心,從孩子的敘述中確定他/她的真實感受。
說出孩子的內心感受非常重要。一旦孩子知道他們正在經曆什麽樣的感受,便能開始著手幫助自己。

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