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部揭露美國金融危機騙局的紀錄片--《Inside Job》
文章來源: 為人父2023-08-11 09:46:55

這部電影是2010年拍的,名字為《Inside Job》。該片回述了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來龍去脈,其中揭露了大量的金融危機內情。影片雖然不到兩小時,但信息量超大,揭秘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內部工作,坐實了08年金融危機是妥妥的人禍。

影片從冰島的財政破產,追溯到裏根時期的新自由主義政策,而冰島隻是裏根新自由主義政策的第一個受害者而已。盡管2008年的金融危機等於宣告了自裏根開始的寬鬆金融政策的破產,可遺憾的是,美國並沒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或者是明知故犯,讓人們不得不懷疑,美國的經濟政策已經被華爾街綁架了。

美國華爾街的貪婪無度,政商兩界的相互勾結,將貪婪和無恥發揮到極致,才導致2008年的金融危機。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危機已經顯露,金融衍生品的問題已經暴露,可當時的監管機構和聯儲局局長格林斯潘都對其視而不見,依然反對限製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信用評級機構更是可笑,冰島財政破產前幾天,信用評級機構都沒把冰島財政信用降級。這些信用評價機構自己的信用就很差。

早在1998年克林頓時期,期貨交易委員會就發現了金融衍生品的問題。時任美國期貨交易委員會主任的布魯克斯來.博恩(Brooksley. Born),與同僚們起草了一份旨在限製和監督金融衍生品的法規,可這個法規卻遭到格林斯潘為首的一眾金融大鱷的反對,當時的財政部長魯賓(Rubin)也是反對派中的重要角色。當博恩起草監管金融衍生品法規的消息傳出後,財政部長魯賓的辦公室就一下湧來13個銀行家,博恩聽說後臉色煞白,知道自己的努力要白費了。

阻止了博恩的監管法案後,華爾街得寸進尺。1999年,由參議員格拉姆(Phil Gramm)牽頭起草了臭名昭著的《格蘭姆-裏奇-比利利法案》。此法案後來被美國輿認為是造成2008年全球次貸危機的主要原因,而Gramma也被認為是僅次於格林斯潘的次貸危機主要責任人。

然而,格拉姆卻沒受到任何追究,在其卸任後被UBS銀行聘為投資銀行業務部的副總裁,享受著金融高管的優厚待遇。而他的太太溫蒂早在1993年就出任安然公司的董事。這大概就是華爾街的潛規則,以這種合法的方式對那些為華爾街做出貢獻的議員政客的回報吧。

2004年保爾森剛一升任高盛CEO,就成為華爾街工資最高的高管。他上台伊始,就開始遊說國會放鬆金融監管,擴大融資杠杆,讓投資銀行放手豪賭。小布什後期委任他為財政部長,奧巴馬上台後也是他任職財政部長。可以說,美國政府對08年金融危機的處理,很大程度受保爾森的影響。用財政資金救助惹禍的金融機構大概率也出自他的建議。這個保爾森對高盛真是照顧有加,逼著AIG將政府的救濟款率先支付給高盛。不知道他是美國的財政部長,還是高盛的財政部長。

克林頓時期的財政部長魯賓(Rubin)卸任後去了花旗銀行,安然出事前,魯賓曾利用自己在財政部的關係,詢問是否可以讓評級機構不降低對花旗債務人安然公司的信用評級,此事曾惹起很大爭議。

博恩的努力付諸東流後,《格蘭姆-裏奇-比利利法案》被克林頓簽署生效。從此,華爾街的金融衍生品就像被放出魔瓶的魔鬼,開始肆無忌憚的瘋狂斂財。華爾街的高管及其員工們在此期間都大發其財,盡管他們人人都知道這是一場騙局。

這些華爾街精英發財之後都幹了什麽事呢? 影片有幾個鏡頭是采訪華爾街著名妓女的,據這個高檔妓女透露,她們的客戶有一萬多人,大約一半來自華爾街各金融機構。每年華爾街精英買春的錢據估計達數十億刀,因為很多金融中介公司都把其收入的5%用於娛樂,這還不算個人消費的吸毒費用。據影片透露,買春者涉及到華爾街高層。最可氣的是,這些有權有錢的高端買春者,把買春的錢都冒充管理費報銷了,比如開發票時會用電腦修理費,交易研究費等五花八門的名目。看到這一幕就覺得華爾街的狼一直沒有離開。與電影《華爾街的狼》描寫的一樣,吸毒,買春,花天酒地就是這些華爾街精英的日常生活。

評級機構也是華爾街利益集團的內部人,做他們該做的內部工作。非常諷刺的是,在雷曼兄弟,AIG和拜爾斯坦等一眾華爾街金融機構垮台前,他們的評級一直都是A,AA,甚至AAA。

毫不遮掩地,華爾街以其為中心,已經構建了一個政界,媒體評級機構,以及學界利益勾連的共謀集團。

讓人出離憤怒的是,華爾街賺的盆滿砵滿,卻讓全體美國納稅人承擔了代價。納稅人的錢被用來給這些貪婪的金融機構紓困,而危機的製造者們不僅荷包沒受損,竟然還用政府的紓困金給自己發獎金。世界上哪都有貪婪的人和無恥的人,這不足為奇,可讓無恥的人成為商場的成功者,這種遊戲規則就需要批判和修改。這難道不是打著自由市場旗幟的合法腐敗?

伯克南更是搞笑,研究了半天1929年的金融危機,就研究出一個量化寬鬆,給製造危機的金融機構續命的政策,還被美國經濟學界吹上了天。為此,竟然還得了諾貝尓經濟學獎。難怪諾貝爾經濟學獎與和平獎和文學獎一樣被嘲為三大笑話獎。量化寬鬆,印鈔舉債的政策不過是在讓全體人民為華爾街買單而已。

電影就介紹到這裏,留下大部分內容給大家自己去看。最後引用兩個觀眾的留言作為此文的結束語。

“應該再拍個續集,因為這種情況依然在金融界存在。。。。。。當初製造2008年危機的這些人,90%依然還在決定著今天的金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