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與童年
文章來源: 為人父2023-05-03 09:23:20

對於漂泊在異鄉的人來說,故鄉是一個厭棄和需要逃離的地方,也是一個思念和落葉歸根的地方。

逃離故鄉有很多理由,但思念故鄉卻不需要理由,因為思鄉不是一個理性行為,而是一種純粹的情緒或曰情感。

小宇來自東北一個山清水秀的鄉村,自小他的母親就不斷在她耳邊念叨:你要不好好學習,你就要一輩子呆在這山溝裏,和你爹媽一樣下地種田。那時的小宇覺得故鄉簡直就是一種詛咒,是壞命運的代名詞。被留在故鄉的恐懼激勵著,小宇努力學習,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小宇從電視台編導到著名編導,從藝術總監到製片人,結了婚,有了孩子,在省城買了房子,事業順利,生活美滿。可小宇有一天對我說:我現在做夢總是夢到小時候在鄉下的時光,夢裏的我特別輕鬆和幸福。他說,那時的我,目標單一,思想簡單,生活很有規律,因為有一個美好的夢想,我每天都都很自信和快樂。成功逃離了故鄉的小宇,說現在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退休後能回到自己的故鄉,躲避城裏的喧囂,過陶淵明那種桃花源般的生活。如今他心裏的故鄉,不再是苦難的地方,而是美麗鄉村。

思鄉是人的基本情感,可以說,沒有人不思念故鄉的,因為故鄉不隻是一個你出生和生長的地方,也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差別是每個人思鄉的方式不同。

有的人是靠對故鄉的詛咒和抹黑來排遣自己的鄉愁,唯有如此,漂泊在外才能且把異鄉當故鄉,成為一種值得驕傲的選擇。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故鄉無論多麽不堪,也是其童年和青春的幸福之地。所以他們對故鄉更多的是祝福和思念。

也有不幸福的童年,童年的痛苦記憶讓他們遷怒於故鄉,一生一世活在對故鄉的詛咒之中。我對那些童年遭遇不幸的人十分同情,而對他們這種思鄉方式又很無奈。

一個人的童年經曆,很大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不是說童年不幸的人就不會飛黃騰達,恰恰相反,童年不幸的人,往往更有出息。但在心理上,一個人很難擺脫童年時的影子,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漫長的季節》裏,那個叫沈墨的女孩子的命運就一直被她童年的陰影纏繞著,而王陽的陽光和溫暖,是因為他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逃離故鄉的人中,有的是為了逃避故鄉難以躲避的煩惱。深圳開放和海南建省時,全國各地湧來的第一批人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失戀和離婚的人。當然,也有很多膩煩了體製內工作想暴富的人。對於前者,故鄉是一種煩惱;對於後者,故鄉則是牢籠。

我的表妹從小一直被我姑父的重男輕女所折磨,她對家的厭煩完全來自於她父親。以前,我不知道她心中埋藏了那麽多痛苦。九五年我來美國出差,她知道後,從波特蘭趕到舊金山來和我會麵。在漁人碼頭,我們一邊散步一邊聊天。我說,你來美國五六年了,還沒回過一次家呢,我姑想你啊。表妹卻說,我爸活著我不想回去。我聽了一驚,我這個姑父是出奇的摳門,心眼多,可對自己的女兒也不好嗎?表妹就跟我說起在家時的委屈和痛苦,說著說著就流出淚來。我這才知道,聰明自信的表妹竟有這麽多的委屈。我這個表妹學習十分優秀,是妥妥的學霸。認識她的人都跟我誇她如何了不起。可沒想到,那些表麵的風光,並沒有減弱一絲一毫她內心的痛。

由於對父親的反感,我表妹很少回國,她曾想把我姑帶到美國,可我姑不來,說我姑父離不開她。人這輩子,誰該誰的都是天注定的。

表妹逃離故鄉是決絕的,去中國化在她身上也最徹底。她從不上中文網站,不看中文信息,也不看中文書,而英文比一般的美國人還好。她也從不評論中國的事,那些事對她來說就和發生在非洲的事一樣。我覺得她這樣也好,不思鄉,忘掉故鄉也是忘掉那些痛苦和煩惱。總比又想家又恨家要強。

故鄉是用來回憶和思念的,畢竟我們的童年和青春都埋葬在那裏。而於我,故鄉就在眼前,雖不是榮歸故裏,但也不是近鄉情更卻。因為,故鄉一直在我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