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
文章來源: Ruby@Cuisine2007-05-29 19:58:52

 

最近和很多朋友聊天,發現越來越多的人不吃早餐了。我一方麵為他們的健康擔憂,同時也替他們放棄大清早給自己加足幹勁的機會而惋惜。

我爺爺奶奶對“吃”經常會提三句箴言:第一,人是鐵飯是鋼;第二,少吃多滋味,多吃害肚皮;第三,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上吃得少。

小學和初中,我們早上多吃泡飯加昨的剩菜,還有一杯牛奶和一隻白煮蛋。那個時候,別要求老人們知道剩菜裏有什麽亞硝酸鹽。肯把剩菜放在早上吃的人家並不多。多數人家都是吃醬菜的。爺爺奶奶覺得我們長身體,早上也要吃點肉蔬菜什麽的,所以就很慷慨地讓我們早上就享受了。牛奶車當當地送來的瓶裝牛奶,很快就被我們揭了紙蓋,舔掉蓋上沾著的厚厚的奶油,咕咚咕咚地裝到肚子裏了。吃得飽飽地上學去了。

高中,大概是學習太累太緊張了,我得了胃炎。醫生說最好不要吃泡飯,因為囫圇吞棗不容易消化。於是奶奶每天早上給我下麵條,煮得很爛,外加排骨、荷包蛋和牛奶。如今想想都還是覺得很奢侈呢。那個時候沒有煤氣呀,爺爺奶奶無論春夏秋冬都要早早地起來生煤爐,非常辛苦的。我在高中的時候是公認的精力旺盛型,睡得少,但上課從來不打瞌睡。這就得歸功於爺爺奶奶給我準備的早餐,營養豐富,給了我充足的燃料。

大學,因為口袋裏有豐厚的獎學金再加打工的收入,我不算富婆嘛也至少不愁吃飯了啦。朋友都嘲笑我永遠進不了小康,因為我在吃上的開銷是總開銷的大頭,據說吃的開銷小於總開銷的三分之一算進入小康了,嗬嗬。小康算什麽,開心最重要。吃是頭等大事。我始終是早上一包牛奶、一隻肉包、一隻菜包和一隻白煮蛋。室友開始放棄早餐存錢買MaryKay的時候,我還是將早餐當頭等大事。四年級的時候,大家都開始睡懶覺,但我必準時起床奔向食堂。

博士的時候我迷上了牌子叫“麥之鄉”的切片麵包和“skippy”的花生醬,於是早餐改為兩片麵包塗花生醬、速溶咖啡、蒙牛牛奶和一隻水果。室友第一次看到我吃早飯的時候,瞪大了眼睛說“乖乖,你這一頓吃掉了我半天的夥食費”。要是早餐隨便糊弄糊弄,哪能從7點工作到中午呀,那可都是我的能量塊呀。

如今,到了這裏。每年有朋友到我們住的城市來旅遊,都會 驚詫於早餐的豐富。我和老公在這點上特有共識:美美地吃頓早餐,會給一天帶來好心情。

基本上,我們的早餐包括:咖啡、麥片粥/maple syrup(我覺得男人最好不要多吃 honey,那個裏麵有雌激素的啦,不太好,maple syrup補鋅滴,吃了腦子靈光,嘿嘿)、煮雞蛋、鱷梨果、自製的酸奶、麵包一片塗花生醬,再加一份水果(多數情況下是西柚)。吃得很滿足,一天都精神奕奕呀。

真的,別放棄早餐,太可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