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蚺蛇尖 - 風物向秋瀟灑 (壓縮版)
文章來源: jiurishanren2007-11-07 06:08:03

下了五天雨, 周末終於放晴, 星期天就自個兒進山了。十二點五十分到北潭凹下車, 逆入麥徑二段, 奔蚺蛇尖去。

這天麥徑二段上行人不少, 男女老少, 行色悠悠。泊岸小船、小碼頭、石灘和小山上三座白色小房, 構成了赤徑灣特有的靜謐。在登山口才見一簇赭紅的樹葉, 裁了幾片聊示秋山。

大浪坳是登蚺蛇尖的道口, 離開麥徑爬上左邊山坡, 蚺蛇尖 (Sharp Peak) 在望, 大灣、鹹田灣在望, 還可以清楚地看見蚺蛇尖頂和登山線上幌動的人影。至今也不明白, 這山峰怎麽會叫作“蚺蛇尖”, 難道山裏孕育著大蚺蛇? 你看山下林壑幽穀還有一片荒蕪的沼澤。

從大浪坳到蚺蛇坳蜿蜒平緩, 之後大致可分為前兩段、後兩段陡斜山坡和中間兩段陡峭石壁, 要翻越四個小山頭, 在不同高度領略四下裏的山海風光。登頂路線上碎石滿布, 容易打滑, 最好要穿登山鞋, 踏在實土或較大的石頭上, 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山並不高,才468米, 登頂路程也不長, 不過來回都要一番跋涉。

大約三點半登上峰頂, 一幫少年圍著標高柱正侃侃而談。環顧四周, 遙岑遠目, 西南玉簪螺髻, 腳下還有大灣、鹹田灣白浪騰騰, 吞吐有序; 東邊的米粉頂、東灣山、長咀逶迤直落大浪咀, 宛如神龍探海, 氣勢無比; 北麵明鏡般的千溪海岸, 與塔門、東平洲相輝映,一派“水隨天去秋無際”的景致。好“一帶江山如畫, 風物向秋瀟灑”!

曾見有人在山頂上脫個精光, 陶醉地自拍一番, 真個灑脫超凡, 你要是親臨其境或許也會想躍躍一試。

這是香港最靚麗的自然景色, 令人陶醉令人回味, 蚺蛇尖因此成為一個著名地標, 深得寵幸和仰慕。我靜靜地坐在朝北的大石上, 俯察峭壁下隱現的山路伸向海邊, 一時產生下攀的衝動。

少年走了, 獨自在峰頂靜立片刻。有道是“天涼好個秋”, 風乍起, 稍覺涼意, 便循原路下山, 到了中段第三個山頭, 擇南麵山脊線直取大灣, 這條線路沒走過, 可以從全新的角度, 看蚺蛇尖再領風騷。

一路上回首仰望,斜陽給這山抹上了一片金色, 讓蚺蛇尖顯得更加巍峨壯麗, 我特地跨上每個小山頭, 同時領略大浪四灣的無窮魅力。濤聲漸近, 夕陽就要從大蚊山的肩坎落下, 我終於再次踏上大灣, 一股被海浪擁抱的激情油然而生, 我要像第一次來到大灣時那樣再次親吻她, 那白浪剛剛退卻的晶瑩瑩沙地。

條條白浪層層波濤擁我穿越大灣, 沙灘上留下一行腳印, 才被浪淹又踩出一行。短短的一陣子, 也不知按下多少次快門。

咦? 一蘋掌心大小的長腳螃呆在沙地上一動不動, 用手一碰, 才發現背殼還是軟的, 一定是剛換上了新裝, 跑了幾步就乖乖地停下來讓我拍照, 直到海水湧上來淹了她也淹了我的腳, 我們才分手。

在大灣盡頭翻過小山崗就到了鹹田灣, 鹹田村有多家茶餐廳, 緊貼麥理浩徑第二段, 那座簡陋的小木橋依然散發著一點純樸自然的鄉土氣息, 為她拍下一席晚照, 脫掉濕鞋, 光著腳走過小橋, 走過暮色籠照的白沙灘。

當我重新踏上麥徑二段時, 天色已經黑了。這段山路已全鋪上水泥, 夜色初臨, 濤聲依舊, 跨過山崗, 遠見大浪西灣黑沉沉的, 西灣村幾盞燈光一眨一眨地透著點點黃光。

過了四疊潭的澗口, 再次踏上沙灘, 走過西灣村, 連一聲狗叫都沒有, 小店裏的老板娘熱情地招呼你要不要吃點東西。在吹筒坳小坐片刻, 便脫離麥徑, 沿萬宜水庫山邊小徑直取西灣亭, 月亮還沒爬上來, 一片湖光山色全沒在黑暗中。有幸在西灣亭遇到有心人讓我上了他們預訂的的士, 五人同車直驅西貢碼頭, 共銀八十三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