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灣山浪茄灣,斜風細雨繞萬宜
文章來源: jiurishanren2007-11-02 00:11:40

 

這周多雨天, 周末看來也逃不過。雨中行山, 印象最深的要數2003年11月那次環繞萬宜水庫。

那天上午到北潭湧村下車, 細雨瀟灑, 我們一家三口在麥理浩徑起點拍了幾張照片, 看看這雨也沒有停的意思, 就穿上風衣, 逕直上行。

見到萬宜水庫之前, 抬頭便有一座小亭, 來到亭前就可飽纜水庫的山光水色, 不過這天隻可見到近處灰蒙蒙的水麵被雨點打得斑斑點點, 遠處一派迷茫。

我們離開麥理浩徑, 由左邊走向西灣亭去, 一條6.5公裏長的環山公路, 沿着萬宜水庫北岸曲曲扭扭伸進山裏。 

 

 

 

 

雨下個不停, 我們也走個不停, 雨水漸漸滲入衣服, 褲子早已透顯, 但身子卻是暖烘烘的。公路到了西灣亭而止, 亭裏有幾個人在避雨, 一蘋狗趴在亭中閉目養神, 雖是深秋, 卻一幅濃厚的黃梅雨天的山鄉氣息。

直入山林小徑, 雨絲經過樹葉再垂落下來, 變成了豆大的水點, 花瓣樹葉都吊着晶瑩剔透的水珠, 這雨把樹木、行人、庫水都一塊融到這山裏去了, 讓你忘情忘本忘形忘俗...... 

 

 

 

 

到了吹筒坳, 接上麥理浩徑第二段, 逆行麥徑上西灣山去, 半道上可穿過雨霧, 一覽著名的大浪四灣: 西灣、鹹田灣、大灣和東灣, 蚺蛇尖也在雲霧中漂渺, 忽隱忽現, 另一麵的蠄?石頂在雨霧中反而顯得英姿不凡。

一段石級一段泥濘, 又是雨又是汗, 終於看到了西灣山的標高柱, 幾個學生模樣的少年迎麵而來, 借問下山還有多遠, 看來雨走西灣山, 不獨有我。

再往前不遠, 便見到西灣山上的風雨亭, 如此天氣, 竟然還有工人在施工, 山風淒雨迷霧更給她披上一層神秘的麵紗, 難免令人敬而遠之...... 

 

 

 

 

下山中途可以看到浪茄灣, 一條白練濕漉漉地貼在燒焦的山坡上, 孤獨山下那白牆紅瓦竟是更生戒毒所 - 基督教互愛浪茄訓練中心, 乍聽起來有點刹風景。

迷人的浪茄灣, 一溜長長的沙灘, 條條白浪陣陣濤聲, 在雨中更輕易地撞擊着遊人的心坎, 岸邊人工種植的馬尾鬆也發出聲聲長嘯短號, 徒添了多少淒楚, 真是個西灣山雨浪茄波濤, 可憐孤獨山!

我們在沙灘上大休, 雨不停地下着, 終於還是忍不住跳入浪裏, 痛痛快快折騰一番, 洗脫了一身的疲倦, 帶着海水雨水和汗水, 清爽上路。

樹林邊就是麥理浩徑, 我們偏不走, 而是到沙灘盡頭攀上岩石, 闖過陡峭的山坡, 在半山腰才切入麥理浩徑, 接近第一二段的交接點, 信步登上萬宜水庫東壩。  

 

 

 

 

從東壩到北潭湧大約還有十公裏, 風雨中長長的東壩長堤好像一望無盡, 十公裏更讓人感覺特別遙遠。女兒說太累了, 要求傳呼的士, 可拿出手機來才發現兩部都收不到訊號, 隻好鼓勵說這一路好走, 都是大馬路。

已近傍晚時分, 隻得繼續趕路。

一雙鞋變得越來越沉, 我索性脫下來挎在肩上, 赤腳走在大路中間。一人一支竹杖, 挽起袖子, 別起褲管, 空曠水庫邊就我們三個行人走。

天漸漸黑了, 風也漸強, 女兒老是在問還要走多久啊, 當時是第一次踏上這段麥理浩徑, 我就敷衍說大概兩個小時吧, 一路上說些笑話給她打氣壯膽......

拐過幾道彎, 一輛警車迎麵而來, 看到我們這幅模樣, 便在跟前停下來, 原來他們要到浪茄警所換班, 我就要求警察幫我們call的士,  沿路開進東壩來接我們。

又走了許久也不見的士, 女兒開始咕嚕說要是警車回頭送我們一程該有多好, 這時天己全黑, 一直過了大蛇頂山腳, 快到西壩了, 我們才遇上的士, 司機說他應call進來, 在西壩等了好久也不見人, 就開進來看看, 因為至少要到西壩手機才會通才可能call的士, 原來他並不知道是警察叫的的士, 也不知道要沿路進東壩接人, 隻是歪打正着, 算我們的造化, 很快直驅西貢, 一路無話。

回到家匆匆換了衣服到尖東赴宴, 遠房親戚嫁家女, 滿堂九日山旅港鄉親, 一醉方休。

不知是醉了一天的雨, 還是醉了一個時辰的酒, 後來還多次雨中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