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20年間銀幕經典母親形象
文章來源: 林貝卡2008-05-11 09:42:49

1、母愛深如海:《媽媽再愛我一次》



《媽媽再愛我一次》海報

  導 演:陳朱煌

  主 演:李小飛、楊貴媚

  上映日期:1989年

  應該說從上世紀80年代走來的觀眾,大抵都還記得記憶裏的那一次集體揮淚——《媽媽再愛我一次》。幾乎每個從電影院裏走出來的人,手裏都攥著哭濕的手帕。一部台灣苦情戲在內地獲得如此之廣的共鳴,這是當時發行這部影片的工作人員都沒有想到的。或許是因為母愛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題材,或許是因為那個時代還不像現在這樣喧囂,或許是因為它給了善良的人們一個宣泄感情的端口。

  談起《媽媽再愛我一次》中那個經典的“年輕媽媽”角色,楊貴媚曾經回憶說:“當時我才十八九歲,就讓我演為人妻為人母的角色,我根本就不知道應該怎麽辦,幸好有我媽媽在背後當軍師。最後電影拍出來後,我媽媽帶頭感動得直掉眼淚,直誇我體會到當母親的真髓了。”

  
  2、學會關愛媽媽:《九香》





  導 演:孫沙

  主 演:宋春麗、張桂生、張洪傑、強音

  上映日期:1995年

  有人說宋春麗在九香的成功是“天道酬勤,功到自然成。”的確,她憑借著十餘年的兼收並蓄、持之以恒,把“九香”塑造得感人肺腑!堪稱中國銀幕上經典的“慈母”。也因此1996年第16屆金雞獎也刻下了宋春麗的名字。

  《九香》是一部讚頌偉大母愛的影片,電影裏的九香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中年喪夫,留給她的隻是一座倒塌的房屋和五個未成年的孩子,別的一無所有。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九香為了孩子的感情,拒絕了另外一位男人對她的無私幫助,憑著自己頑強,把孩子們都送進大學。孩子們都已成家立業,可九香卻老了,小山村的草房裏隻剩下孤寂的她,先前的戀人也離開了人世。誰來照顧她?

  《九香》向所有的兒女道出一句:麵對著含辛茹苦撫養兒女成才的母親,我們的孩子們應該負起什麽樣的責任?

  3、讀懂生命的意義:《下輩子還做母子》



  《下輩子還做母子》劇照

  導 演:蕭鋒

  主 演:宋春麗、劉佩琦、許望偉、陳嘉男

  上映日期:1997年

  《下輩子還做母子》是由中國一級導演蕭鋒指導,國內著名演員劉佩奇、宋春麗繼《離開雷鋒的日子》之後再次合作的影片。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講述了一個媽媽趙麗雲如何鼓勵身患絕症的兒子小迪勇敢地麵對人生考驗,使兒子奇跡地多活了十幾年的故事。

  趙麗雲認識到: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比恢複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重要,生命的質量比生命的長短更重要。小笛在特殊的關懷下長大了,他具有堅強的心理素質,比許多身體健康但心理脆弱的孩子活得更充實更快樂。在生命垂危之際,他仍感到很幸福,非常感謝自己的母親。

  《下》是一部非一般的“母愛”電影,電影中小笛的父親認為最高任務就是讓孩子盡可能多活幾天,而母親卻主張讓孩子像健康孩子一樣的生活,一樣有理想和誌氣。麵對死亡,小笛的媽媽教會了兒子,也教會了廣大的觀眾:熱愛生命,讓每一天過得充實,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質量。所以,有人稱《下》片是“中國第一部生命教育電影”。

  4、母愛需要理解:《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海報

  導演:馬曉穎

  主演:斯琴高娃、黃素影

  上映日期:2002年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是一部抒情風格寫實的電影,講的就是感情,是一部從內容到形式都很平實樸素的電影,但它的情確是深入人心的。這部影片所要表達的思想,就在於通過女作家訶對自己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終離世界前後的經曆,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現象——忙忙碌碌中我們為母親做過些什麽?我們所做的是母親心裏所想、所能接受的嗎?

  電影是有氣質的,導演是有情懷的。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好在導演真實而細膩地還原了一個個的生活細節,故事中的事業成功的中年女作家對她老母親的愛以及愛到極致恨鐵不成鋼反生恨的表現方式,她的逆反心理和善良美好的願望構成了這部電影的主要力量。女主人公對媽站起來的目的希望值的升高和現實的殘酷所產生必然的結果,那女兒對母親傾注的整個巨大的愛裏麵有奮爭、挫折、壓力、磨難、急躁都頂到極限。性質變了,逆反心理出現,它變化成抱怨和憤怒,但本質沒有變,愛是依然存在的,但是,愛是首先需要去理解的。

  5、因愛而快樂:《兩個人的芭蕾》



  《兩個人的芭蕾》海報 

  導 演:陳 力

  主 演:奚美娟、艾麗婭、周莉、呂中、柏青、李璐、鳴飛

  上映日期:2005年

  《兩個人的芭蕾》以“我”為視點,采用倒敘的方式,講述了“姥姥與媽媽”之間感人至深的母女親情。執掌該片帥印的是女導演陳力。這部作為2005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表現出了平凡婦女的淳樸情感,勤奮精神,展現了博大的母愛。片中無處不充斥著的強烈的人性情感,女性之間所特有的母女、親人乃至朋友的情感交織組成了影片的柔美氣息。

 6、不向挫折低頭:《豆花女》



  《豆花女》海報

  導 演:陳朱煌

  主 演:狄鶯、李小飛、謝小魚

  上映日期:1992年

  繼《媽媽再愛我一次》之後,陳朱煌又一部至情至性的母親電影。電影講述了勤勞善良的婦女金枝在經曆一次又一次的生活重創之後仍然堅強生活,靠賣豆花維持一家生計的故事。豆花女的命運是坎坷曲折的,但是從她身上流露出的那種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壑凇4篤聊簧現魅斯?餱哦夠ń新艫男蝸笊釗肴誦摹?

  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向我們提示了命運的殘酷、無情以及生命的無常,正是在殘酷的生活磨難麵前,展示了一個堅強勇敢的人物形象。女主角的悲慘命運讓人不禁產生憐憫之心,而她的堅強勇敢又讓人深深感動,唏噓不已。

  7、身殘誌堅心靈美:《網絡媽媽》



  《網絡媽媽》海報

  導演:周勇

  主演:張劍虹、馬妞、潘伊笑、張明婕、王鶴宇、汪琦

  上映日期:2008年5月11日母親節

  《網絡媽媽》是去年在江西拍攝完成的電影,也是母親類型的電影。《網絡媽媽》作為中國第一部以網絡為題材的電影,雖未上映卻已在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受到了全國各大媒體的關注和爭相報道。據報道稱,影片試映期間哭倒了不少的觀眾,受到了青年及家長的肯定和追捧。

  影片根據江西真實人物劉煥榮(片中改名為劉學萍)事跡改編,講述劉學萍從小遭遇火災,雙手殘廢,她學會了用僅存的一個手指上網,並幫助不少因為迷戀網絡而荒廢學業的少年重返課堂。

  該片導演周勇說,影片重點不止於網癮少年問題,還有母子親情的體現;而感人也不是影片的唯一目的,勵誌才是影片終極的目標。青少年上網成癮是目前存在的一大社會問題,影片的眾多人物角色在現實中都有真實的原型反映。此外,影片啟用了馬妞、張明婕等一大批非職業演員,本色的出演和貼近生活的主題相信會使得這部影片更具感染力和真切感。該片於2008年5月11日母親節上映。(文章來源: 東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