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中囯之344:如何讓中國人更幸福?
文章來源: 不忘中囯2010-04-07 03:51:59

如何讓中國人更幸福?
崔宇

最近,“幸福”和“尊嚴”成了中國社會的流行詞。這緣於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令人振奮的表態──“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尊嚴”似乎容易理解,即要讓人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自由和權利,但“幸福”卻是最熟悉的陌生詞,如果不知道幸福是什麽,就不知道幸福在哪裏,如何讓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也就並不容易。

雖然許多先賢聖哲都把幸福當做人類社會唯一的追求和目標,但由於幸福來源於人類的心理感受,最終是一個哲學或者宗教的命題,所以很難給幸福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也很難定量的衡量。但正如托爾斯泰所說,幸福總是相似的,雖然很難回答“幸福是什麽”,但仍然可以圈定一些構成幸福的基本要素,即尋找到幸福的必要條件。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都將財富,或者說物質的豐富和滿足,當成了幸福最根本的、甚至唯一的要素。這一點從經濟學對於幸福的態度可見一斑。

在經濟學誕生之前,人類追求幸福和智慧,但哲學家搖身一變成了經濟學家,人類便混淆了幸福和財富的界限,開始瘋狂追求物質和財富,並將其當做幸福的階梯。經濟學的開山鼻祖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之前,還寫過一本《道德情操論》,這是一本被世人認為同《國富論》水火不容的著作,因為這本書認為所謂自理性經濟人和“看不見得手”導致的財富增長並不會帶來幸福,本質上是一種欺騙,但“正是這種欺騙不斷地喚起和保持人類勤勞的動機。正是這種欺騙,最初促使人類耕種土地,建造房屋,創立城市和國家,在所有的科學和藝術領域中有所發現、有所前進。”

遺憾的是,亞當斯密的提醒被後輩們拋在腦後,經濟學由此誕生,更多地研究容易衡量的財富,但卻遠離了幸福。特別是進入20世紀後,經濟學開始徹底遠離哲學和倫理學範疇,僅僅關注自利的理性經濟人在約束條件下的效用最大化。值得一提的是,經濟學裏講的個人效用最大化,其本質是數量的“多多益善”,還隱含著隨著收入增加效用將增加的含義,這意味著收入或財富最大化是經濟學的終極追求。但即使收入或財富最大化,效用也最大化,但並不意味著幸福最大化,對個人如此,對國家也如此。

上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經濟學家認識到了這一點,也有了“幸福經濟學”這一小分支,引入了心理學的分析和社會學的調查方法,通過抽樣調查和計量分析來研究人類的幸福,但這種帶有實驗性質的研究方法並沒有徹底撼動主流經濟學的地位,盡管他們的研究更接近生活現實。

去年逝世的經濟學家薩繆爾森也曾經提出過一個“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試圖彌補經濟學對於幸福研究的缺失。雖然難以定量衡量幸福,但從這個公式正好可以看出幸福在哪裏。其實,這個公式也恰好將亞當斯密的兩部著作融為一體,《國富論》指引人們研究效用最大化,但《道德情操論》告誡人們要控製欲望,除了有自利的進取心還要有利他的同情心。

從這個公式可以分析效用最大化或者說收入最大化為什麽不能帶來幸福。第一,因為收入的不斷增加提高了人們的欲望,總想著“更上一層樓”,導致到達一定的收入臨界點後,隨著欲望攀升,人們的幸福感下降;第二,即使是機會平等的市場經濟也必然帶來結果的不平等,攀比的欲望上升,也導致幸福感下降,這需要政府進行再分配調節;第三,如果是由於權力的幹擾導致機會不平等,不僅將導致效用下降,也會導致欲望上升,當然,這種欲望是改良的欲望,緣於不公平感導致的積怨。對於中國來說,要想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現階段或許要先解決後兩個問題。這也意味著貧富差距和政治體製是中國人幸福的最大障礙。

(本文作者崔宇是《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專欄撰稿人。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您可以寫信至yu.cui#dowjones.com與作者聯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