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電影《孩子們不是問題》觀後感
文章來源: BeautyinAutumn2011-07-20 08:43:01
 

加州一直以前衛著稱,正麵的前衛比如高科技,我們從美西搬到美東,這一點深有體會。同樣是美國,矽穀的先進真的是展現在具體生活的細節中,舉個例子,剛到美東,去圖書館就發現這裏的借還圖書都是人工處理,矽穀大部分圖書館都是電子掃描自動處理。

前衛的負麵或者說有些不舒服的地方呢,比如加州對同性戀一直走在大部分州對此的觀念之前。記得大約兩年前,加州有人試圖讓同性戀結婚合法化,引起很多保守派和宗教團體的有組織的抗議。那時我所認識的相同或不同教會的兄弟姐妹幾乎都統一口徑說“為了我們孩子的將來”我們堅決反對同性戀。曾經在居住的小城裏看見同性戀者高舉著牌子尋求他們的權益,我問身旁的兩個孩子對此有何看法,當時是一個小學生和一個初中的的一女一子對我說這些人應該得到他們的自由和權力。我的“上帝不喜悅”和為人父母為子女擔憂之說顯然對在加州那樣前衛開放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是蒼白無力的。

近來看了一部電影《Kids are alright》(孩子們不是問題),讓我把這個同性戀的冷飯又炒了一遍,感覺滋味真的有些不同。

電影故事說的是兩位女同誌,典型的女同性戀同伴也是典型的美國家庭生活方式,一位是醫生,擁有高收入是家庭的經濟頂梁柱,另一位呆在家裏照顧兩個孩子,賢妻良母型,他們一家四口,兩位媽媽加上一子一女,如果換成是一父一母,那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美國中產階層的家庭。不同的是,兩個孩子是兩位母親的親生,並且來自同一個男人的精子庫,所以可以說是同父異母。雖說這個與大多數家庭不同的組合在兩位同性戀的夥伴眼裏是極其正常的,他們的孩子也如別的孩子一樣日益長大。女兒非常優秀,高中畢業考取了很好的大學,即將離家成為大學生,少年的兒子卻有些叛逆,常常與一男同學鬼混,以至於兩位母親懷疑兒子是不是繼承了她們的同誌基因。

叛逆年華的少年人對自己的生世有了追究到底的想法,他想見見那個捐獻精子的男人,他的生父!在姐姐的幫助下兩個少年人從母親保留的資料中找到了自己的父親,第一次見麵,女兒和父親相互歡喜,兒子對父親卻是有點失望。這件事不久就被兩位媽媽發現,兩位媽媽決定邀請者孩子的生父來家裏做客,一頓晚餐之後,這位當年的精子捐獻者和他們一家成了朋友,當他得知兩位媽媽中的賢妻正準備回到職場做花園設計時,他把自己的後花園交給了她成了她的第一個客戶。

在後花園開工不久,花園設計師和雇主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欲之中,一個是人到中年家庭生活日趨枯燥的家庭主婦,一個是獨身至今忽然感到家庭溫暖子女成雙的有錢有閑的男人,幹柴烈火熊熊燃燒!當年捐獻精子的男人成了接收他精子的兩位女人之間的第三者!生活是不是開了個很大的玩笑?! 隨後,奸情的暴露,醫生女人的傷心和兩個孩子的冷漠與任何一個遭遇第三者的婚姻家庭沒有任何區別,背叛者反思過後,對生活的幾十年的伴侶說對不起,對孩子說請原諒,可是,傷口在流血,傷痛至心,一個家庭與以往再不一樣!

男人過來找自己已愛上的女人,並想跟第二天上大學的女兒說再見,女兒說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再見他,而他愛的女人省思後發現這個家庭的四個人才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一家人送女兒上大學,大學校園裏兩位媽媽抱著女兒泣不成聲,十幾年的歲月深刻在他們每個人的生命裏,即使經曆了風雨和考驗,親情才是他們最後都意識到的, 是任何東西也擊不垮的!回家的路上,坐在車後的少年男孩半玩笑地說:“我想你們倆還是不要分手了,因為你們都太老了!”這也是是少年人原諒出軌的母親間接的說法,兩位伴侶相視一笑,兩隻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老實說,這部電影讓我流淚,包括我身邊的男人,電影裏的某個場景他的眼眶也泛紅。感動也感觸,故事本身讓我忘了這是一部同性戀的題材,我完全把他們一家四口看成是一個家庭,而這個家庭所經曆的種種,是我們每個家庭都可能遭遇的。

三位演員演得出神入化,非常稱職!尤其是演兩位女同誌的朱麗安·摩爾和安妮特·貝寧,兩位正常的女人卻把同性戀之間的那種細微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編劇兼導演查羅登科說:“這個故事是對每個家庭的探索,它說了婚姻、性行為、撫養孩子、教育、工作和生活等諸多話題。每個家庭所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都是相似的,那麽我們為什麽不在電影中將它們表現出來呢?可以這麽說,這部電影的主題並不是表現故事的、也不是表現人物情感的,而是表現人類的權利的。同性戀有權利結婚、人工受精的孩子有權利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我們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選擇自己的愛戀對象、選擇自己的前途等等。可以說,我拍這個電影是‘對人不對事’的。”

我想導演是成功的,因為這個故事感動了我!我是一名基督徒, 無論從哪個角度,我都不讚成同性戀,但是,這部電影讓我從另一個嶄新的角度去審視同性戀這個社會問題,正如有人說過,無論從科學或者政治上去解說或論斷同性戀的正常與否,有一點我們應當正視的是這些人確實存在,他們跟我們普通人一樣渴望有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擁有一段銘心刻骨的愛情,建立一個相親相愛的家庭!難道他們不能有這個權利嗎?

電影是R級,所以我們沒讓孩子看,但是我跟兒子談了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出乎意外,兒子的反應非常得中肯。記得兩年前當我們在加州時,教會裏統一口徑讓大家反對同性戀婚姻合法化時的理由是“為了我們孩子的將來”,兒子當時對此很反感,一再強調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今天,聽了我對這部電影的描述和感歎,他對我說電影的標題很有意思,孩子們沒問題!真的嗎?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會不會以後看到同性戀認為是正常的,而異性戀反而成了不正常?我感覺孩子真的長大了,有了他獨立思考的空間和能力,我很欣慰!當一個少年人能在尊重別人的基本權益的基礎上又能明辨是非有自己的判斷力, 不人雲亦雲,難道不是我一直所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