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美女
文章來源: noso2009-07-10 07:36:37


 
去新疆玩不可能不對維吾爾族姑娘感興趣。

男人喜歡她們熱情奔放,女的羨慕她們婀娜多姿的身材,美麗服飾,和動人的舞姿。喜歡跳舞的漢族女孩子沒有不會跳新疆舞的。

新疆少數民族中跟漢人接觸最多的是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和回族。他們還有俄羅斯族和來自伊朗的塔吉克族,人數很少,見不到幾個。

哈薩克族有很多蒙古血統,長相跟漢人很接近。最符合漢人審美習慣的美女,應該是維吾爾族的古麗。

在新疆看維吾爾族美女不要去大城市。有句話說得好,最美的美女是那些最不起眼的美女。說的是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 生怕人看不見,到處張牙舞爪, 嗬五吆六的所謂美女,其實幾經風霜,失去了美女稀有和應有的靈氣和魅力。

所以說,看美女要到小地方看,看GIRLS NEXT DOOR。

我去過新疆南疆和北疆。 相對而言,南疆是維吾爾族的主要居住區域,也是美女雲集的地方。北疆是風景區勝地,很壯觀,隻是人煙稀少。

王洛賓寫的“達板城的姑娘”膾炙人口,婦孺皆知。我去新疆采風,第一站就慕名而來。 很可惜,今天的達板城跟王老寫這首歌的年代麵目全非。達板城裏非常小,就一條主要街道,零零星星走著幾個人,基本上沒見到什麽維族婦女,更別說古麗了。這裏現在回族似乎很多,基本上也都漢化了。

繼續往南,到了吐魯番景況大有改觀。吐魯番,和田和喀什,是維族人主要居住地。吐魯番是旅遊點,去新疆沒有不去吐魯番的。 和田產國寶和田玉,喀什是香妃的故鄉。這三個地方比起來,跟漢族最常接觸的是吐魯番。旅遊季節一到,基本上可以說是絡繹不絕。來這裏的日本遊客占外國遊客裏的絕大多數。國內遊客很多來自上海,北京,和廣東。實話實說,上海人說話是嘰嘰喳喳,北京人說話是油腔滑調,廣東人說話是大聲喧嘩。一個旅遊團裏隻要有幾個來自這些地方的人,您就聽好吧,就沒閑著的時候。

我們一行6人以采風為主,沒有跟旅遊團在一起。我們對風土民情比看風景更為關注。走那兒算那兒,錄製了大量的高清晰民間音樂和舞蹈,拍攝了近三萬個照片。

印象最深的還是那些美麗動人的維族古麗。

維族古麗無論大小隻要音樂一起,立刻翩翩起舞。古麗們不唱歌,最多在跳到高潮的時候喊一嗓子,估計是說爽的意思。看她們熱情奔放的歡快勁兒,觀眾們會情不自禁地加入她們的行列,一起聯歡。這方麵,我們漢人就顯得特別拘謹和保守。

可以說每個維族古麗能走路的都會跳舞。她們的舞姿非常美, 動作也不複雜。據同行的一位專家說其實主要的動作有四種,具體她說什麽我也沒記住,但聽完她說後好象再看還真是如此,因此就沒象一開始看那麽激動了。我的總結是什麽事兒都別太挑明了。含蓄和距離產生美,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維族古麗的美是來自內心的。她們看上去很有自信,很開朗,很熱情,很開放。我們漢人們所遵循的男女授受不親的老規矩在這裏是不存在的。

維族古麗的頭發跟我們漢人一樣是黑色的,看起來更柔弱飄逸些。她們的臉型非常好,基本上都是瓜子臉型。她們的眉毛很長,也很濃。眼睛大而細長,深眼窩,這點象白種人。她們的鼻子細而挺,嘴唇薄,象西班牙女郎和愛爾蘭人。

維族古麗身材上很接近我們漢人女孩子的特點,比如說肩和胯不像白種人那樣寬,但腰很細,腿很長,身材比例非常均勻,很苗條。她們的皮膚像我們漢人一樣細膩。

跳舞的人走起路來很普通人不一樣。維族古麗都喜歡跳舞,所以她們走起路來可以說是昂首挺胸。這些都是很好的習慣。

維族古麗很喜歡把自己打扮得靚麗多彩。無論年紀大小,平時她們都喜歡帶五彩繽紛的頭巾和鮮豔奪目的裙子。舞蹈服裝以天藍色和紅色為主。大城市以外的維族古麗基本上不塗脂抹粉,城裏的就不一樣了。我在烏市看到很多年輕的維族女孩染頭發,象白人化很濃的妝,穿牛仔褲,花裏胡哨的,同鄉下的古麗相比,她們失去了自然的美。

同維族男人相比,維族古麗對我們漢人非常友好,也很放鬆。維族人奉行伊斯蘭教,按理說她們除了丈夫或家長外是不能同任何男人有接觸的。其實不然,她們大部分非常開放,大方,特別是還沒結婚的女孩子。在南疆,也能看到一些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隻能看到眼睛的保守派穆斯林婦女,見到我們躲得遠遠的。我們遇到的絕對多數是很隨和也很願意同我們接近的。當我們提出要拍照時,她們都很大方地POST。會說漢話的還會提出收費的要求。

一切向錢看,在新疆也不例外。

總的看來,可以說維族古麗是集中西方美女之精華為一身的特殊女性。我們所熟悉的那些歌頌維族古麗多麽美麗動人的歌曲絕對不誇張,可以說是實事求是。


                    

                   

PS:

跟維族古麗搭話一定要學會用維族語說“願真主與你同在”。這比“你真漂亮”這句俗話強百倍。在新疆時幾乎天天都要說,回來美國後居然給忘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