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論]為什麽不能選HILLARY作總統?(4) (圖)
文章來源: noso2007-02-16 17:39:08



為什麽不能選HILLARY作總統? 

第三,從目前形式來看,下一屆的美國總統最好是保守派。立場搖擺的Hillary會給美國帶來更多的麻煩,不適合作美國的下一任總統。

民主黨利用布什總統在伊拉克戰爭上的失誤大造聲勢,贏得了參眾兩院的多數席位。Nancy Pelosi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女性House Speaker。Nancy Pelosi當選以前氣勢洶洶地說隻要民主黨一獲勝,就會彈劾布什總統。戲劇性的變化是Pelosi自己當選後第一件事就是宣布不會彈劾布什,號稱要與共和黨密切合作。

民主黨這套搞選舉拉選票的作法和台灣的民進黨有什麽區別?陳水扁第一次競選台灣總統時不也是說一當選就搞台獨,而真的選上了第一件事就說兩岸的事要坐下來談嗎。每次要選舉,都利用民意拉選票。什麽呼聲高,就許願自己當選後一定兌現什麽呼聲的一切諾言。

美國今天的民主黨早已不是肯尼迪時代的民主黨了。很難說他們還有什麽讓人明了的綱領。在共和黨保守派持政多年的大環境下,民主黨推出了笑容可掬的克林頓,一副親民愛民的派頭,一句“I feel your pain ”的名言,一舉打敗了走到那裏都手揣口袋,一副“I know somthing you don't” 自負的老布什。

克林頓上台剛開始氣勢洶洶的要跟保守派決一死戰,隨後而來的是聯邦政府的癱瘓和美國外交政策全球性的失敗。

順便說一句,很多中國人都喜歡克林頓,有幾個還記得他上台時就要取消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的?知不知道是共和黨的壓力迫使他改變注意的?

在克林頓執政最後年頭,美國終於平衡了財政預算,並有節餘。但同時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大幅度削減的國防開支使得美國的國防力量受到嚴重打擊,在外交上忽軟忽硬失去了對穆斯林極端恐怖主義摧毀性打擊的最好時機。當阿富汗北方陣線把本拉登圍困在一個小村莊的時候,忙於亂搞的克林頓拒絕下暗殺本拉登的命令,才有了以後的北方陣線領袖被本拉登暗殺,9-11事件,和恐怖主義在全球的泛濫。

小布什當選後第一件事是增加國防開支和減稅。9-11以後反恐戰爭和對伊拉克的誤判而導致的對一個主權國家的侵略性戰爭,使得美國國庫虧空,克林頓留下來的那些節餘早已煙消雲散。

美國的外交曆來都是強權的霸權主義。這是因為二戰的教訓和對蘇冷戰的結果。美國作為西方世界第一強國,扮演著世界警察的角色。冷戰結束後,美國把注意力放在了中東以色列地區。美國對以色列無條件的支持是穆斯林仇恨美國的主要原因。

回過頭來看,美國的強硬外交政策的奠基者和執行人都是來自保守勢力,以共和黨居多。克林頓上台後一反常態,美國外交政策的連慣性得到了破壞,給穆斯林反美恐怖主義以可趁之機。

小布什上台又恢複了美國以往的強權路線。客觀上說,對美國和西方世界有好處, 但他連連的誤判仍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又把美國變成了全世界的眾矢之的。

但是,戰爭的局麵已經形成,全世界恐怖主義分子已從反美發展到反西方世界的今天,美國作為西方超極強國在外交上決不能再犯克林頓軟弱可欺的錯誤。

民主黨說了半天,根本拿不出更好的解決伊拉克問題的方法。他們的目的是要摧毀布什總統和保守派在政治上的地位。一向歸屬於自由派的媒體和好萊塢一麵倒地嘲笑布什總統,更是火上澆油。

民主黨在伊拉克問題上的立場自相矛盾。他們反對對伊拉克的戰爭,但又說支持美軍戰士們。不提供資金不增兵你怎麽支持? John Kerry甚至出來嘲笑美軍的文化素質,Hillary先是同意出兵,然後是有限度的增兵,現在又要求布什總統離任前把美軍全部撤出,不要留給下一任總統,否則就是不負責任。看來她是真把自己當成下一任總統了。

今天的民主黨已經掌握了參眾兩院。今後的幾年裏,美國在國內政策上肯定是左派站上風。為了美國外交上的連續性和防止重犯從克林頓的極端左傾到小布什的極端右傾給美國和世界帶來的破壞,下一屆美國總統必須是有保守傾向的候選人,來平衡一下來自國會的自由主義勢力。 

在政治上忽左忽右, 為選舉而選舉, 連自己的尊嚴都可以為政治利益而放棄的Hillary一旦當選,美國在國內外將進入一片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