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一瞥《俄羅斯筆記18》
文章來源: 閣老2007-09-15 20:38:43

    太陽衝破厚厚的雲層,以其輝煌的光焰給莫斯科染上一層金色。

莫斯科從沉睡中蘇醒了過來,川流不息的車流和人們匆匆的腳步給這座具有870年曆史的古老城市帶來了生氣和活力。

我穿上衣服下樓,信步走到街上。

我們的住所在莫斯科的南市區,昨天因為是夜間到達看不清楚,現在陽光下我才清楚地看到這是一個新建的小區,十幾座規劃整齊的十七層大樓組成一個樓群,林蔭道和綠地穿插其間,含著朝露的玫瑰和秋菊散發著淡淡的幽香。樓群的四周泊著首尾相銜的私家汽車(莫斯科人基本上沒有車庫,而房地產開發商也不設計地下停車場),其中絕大多數是奔馳、寶馬、奧迪、帕沙特(俄羅斯人喜歡德國車),使本就不寬的道路變得更加狹窄。我們樓前是兩個超市,周邊是各種商店。樓群後麵是個公園,習慣晨練的老人們在那裏散步。

早飯以後,因為護照被拿去辦理居住手續,我不能外出,隻能在住所的周邊溜達。都說衣食住行是衡量人們生活水平的標誌,星如棋布的社區和泊著的汽車表明莫斯科人的住行有了明顯的改善和提高。那麽俄羅斯人的飲食到底怎樣呢?帶著這個問號我走進樓前的兩個超市。貨架上擺放著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禽蛋魚肉,奶製品,琳琅滿目,和美國的超市毫無二致。隻是價格比美國同類食品要貴出15-20%。據朋友介紹,一個3口之家要想吃得好一點,每月的夥食費在500美元左右。

商店周圍一圈全是個體攤位,有賣蔬菜水果的,有賣各種點心的,有賣各色麵包蛋糕的,還有買鮮花的,其新鮮的程度遠勝於超市。熱情的攤主向過往的行人送去微笑,給人以和氣生財的感覺。烤雞和一種稱為“沙吾曼”的烤肉飄著誘人的香味,引得行人駐足觀望。

午飯後,居住手續已經辦妥。我和同事乘坐地鐵到市中心的銀行辦事。在出入地鐵口和一路上各個站台的停靠中,我發現了一個明顯的變化,那就是幾乎沒有看到乞討者。兩年前在地鐵站口或者在地下通道,站著一些孤立無援的退休老人,在麵前放著一個紙盒或者罐頭盒,向過往的行人乞求施舍。這一變化表明普京政府對退休老人的待遇大大提高,基本解決了他們的溫飽。

人們臉上的輕鬆表情告訴我,衣食住行已經不是什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