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謎團 (回首往事5)
文章來源: 閣老2007-01-21 10:52:55

        父親的敘述把我帶回到風雨如磐的歲月。 1946 年我出生在江蘇海門一個半農半商人家。父親江山,母親尚珍,我隨父姓取名江南。大姑江芳,小姑江蘭,叔叔江海。

        養父尚明是我親生母親尚珍的弟弟,養母江蘭是我親生父親江山的小妹妹,所以養父既是我的親舅舅也是我的親姑父,而養母既是我的親姑姑又是我的親舅母。

        江山 1938 年投身革命,在江蘇海門、啟東地區從事地下活動,和時在新四軍堅持敵後抗戰的尚明成為親密戰友。不久江山和尚明的姐姐尚珍結為夫婦,稍後尚明和江山的妹妹江蘭結為夫婦。

       抗戰勝利後,江山在海門縣委,叔叔江海參軍隨四野入關。 1947 年 3 月,江山不幸被國民黨逮捕,同月被殺害於海門縣三陽鎮。臨刑前留絕筆兩句:

        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還家。

        遺書妹妹、妹夫,托付他們把我收養帶大。時年父親年僅 28 歲,我隻有 11 個月。父親犧牲後,國民黨繼續追殺我們母子,母親被迫帶著大女兒逃亡上海,我被姑姑抱到啟東撫養。此後不久,從東北再傳噩耗,叔叔江海在遼沈戰役中犧牲於錦州。至此,一家三代僅留下我一根獨苗。

        從此我就在既是姑姑也是養母的嗬護下長大,為了不使我幼小的心靈上留下傷痛,他們對外一直把我稱為親生兒子。

        父親的敘述使我恍然大悟,原來鄉下的“大姑”是我的親生母親,表姐是我的親姐姐,而在我們家的表姐才是我真正的大姑的女兒。

        我一下子明白鄉下的“大姑”為什麽那麽看著我,為什麽那麽喜歡我,原來我是她的親生兒子!

        我一下子明白母親為什麽不讓我去爺爺奶奶家,為什麽不讓我接近“大姑”,因為她把我視為自己的親生兒子!

       我一下子明白大姑為什麽對我那麽親,因為我是她的親外甥!

       我也一下子明白為什麽我在鄉下有那麽多疼愛我的幹媽和“姑姑”!

        一邊是親骨肉,一邊是骨肉親,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我的淚水頓時刷刷地流淌下來。

        “孩子,現在你都知道了。之所以告訴你,是因為你漸漸大了,懂事了。你該好好想想,怎樣走好後麵的路。”父親摸摸我的腦袋,把我送出了房門。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失眠了,整整一個晚上沒有睡著。我思念著鄉下的親生母親,淚水打濕了枕頭 ------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對於長在紅旗下的一代青少年來說是個火紅的年代。“做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好兒女誌在四方”;“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們學校的主題詞。電影《自有後來人》、《黨的女兒》、《紅色娘子軍》、《上甘嶺》、《英雄兒女》;吳運鐸的小說《把一切獻給黨》、王願堅的小說《後代》;話劇《年輕的一代》、《以革命的名義》,是青少年最好的讀物和教材。置身於這樣一個風雲激蕩、激情燃燒的時代,誰都不會置身度外,誰都會自覺地接受紅色洗禮,蕩滌蒙在思想上的塵埃。

        父親的敘述無疑在我背後擊一猛掌,使我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我下決心改弦易轍。我開始好好讀書。我發現自己不笨,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低,而且顯示出了學習語言的天賦。各門功課很快“脫貧”,尤其是俄語躍居年級第一,令曾經說我是“蟲”的林老師刮目相看,從此成了忘年交,這種友誼一直保持到她故世。每次我回到崇明,總要去看望她,自然總會提起那件往事。我從心底裏感謝她,如果不是那次“衝突”,我可能真的是條糊塗蟲,永遠不會破繭而出,羽化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