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老爺說天地

說說、聽聽、聊聊、看看、寫寫
博文

探尋西西裏與馬耳他
的曆史腳印(32)—-維多利亞(Victoria)古城和捷伽緹加古人類巨石神廟遺址(it-TempjiTal-Ggantija):22號一大早我們從瓦萊塔老城的上巴拉卡花園(UpperBarrakkaGardens)乘坐垂直電梯下到沿海的公路邊,再走一小段路到達海邊的渡船碼頭,今天要去一個叫戈佐(GOZO)的島嶼轉轉,它是馬耳他的第二個大島。清晨的空氣新鮮,天氣晴朗,又是一個酷陽當頭爆嗮的日子,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探尋西西裏與馬耳他
的曆史腳印(31)—-瓦萊塔聖約翰大教堂(St.John’sCo-Cathedral):
聖約翰大教堂是位於馬耳他瓦萊塔老城的一座羅馬天主教大教堂,供奉施洗者聖約翰。於1573年至1578年間建造。大教堂的外觀是典型的風格主義城堡式建築,它的外觀相當樸素,但比例勻稱,兩側建有兩座大鍾樓,門口兩側是多立克柱。大教堂的內部極其華麗,與外觀形成鮮明對比,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探尋西西裏與馬耳他
的曆史腳印(30)—-瓦萊塔(Valletta)老城:21號在賓館吃了早餐,漫步走上山坡向瓦萊塔老城晃去,因為賓館就坐落在老城外坡下幾百米遠的海灣邊上,沒進城前就巧遇很多軍人的儀仗隊,儀仗隊的奏曲和隊列方式都據有“英軍”的風範,一打聽才知道今天是馬耳他的獨立日,在老城前的廣場舉行慶典,當然眾多的遊客圍觀….。清晨的空氣真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探尋西西裏與馬耳他
的曆史腳印(29)—-馬耳他(Malta):20號晚上11:25pm我們搭乘馬耳他航空KM643航班一飛衝天,離開了意大利西西裏島,這也是龔“老爺”所坐過的最短的“過山車航班”,從起飛到降落全程隻有30分鍾,經典的高空過山機….,飛機很快在馬耳他國際機場(MLA)降落,走出機場已是近21號的淩晨一點多了….。馬耳他的曆史悠久而豐富多彩,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探尋西西裏與馬耳他
的曆史腳印(28)—-返回卡塔利亞市(Catania):結束卡薩萊羅馬別墅(VillaRomanadelCasals)驅車沿A19號快速路向西102公裏,一個半小時後在傍晚時分進入卡塔利亞市(Catania),今天是19號,在西西裏島上兜了個大圈又回到了起點,晚間落腳在市中心的一家小賓館,內部條件真是不錯,風景這邊獨好!…..。按原來的計劃20號去西西裏島上著名的埃特納火山(MountEtn[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探尋西西裏與馬耳他
的曆史腳印(27)—-卡薩萊羅馬別墅(VillaRomanadelCasale):出了切法盧(Cefalu)後,驅車沿A19和SS560快速路南下偏東方向經2個多小時到達卡薩萊羅馬別墅,前段順風順水,後段多為崎嶇山路,到是也無驚無險….。
卡薩萊羅馬別墅遺跡建於公元4世紀上半葉,該別墅幾乎每個房間都裝飾著豐富而高品質的馬賽克。它們是當時羅馬世界的任何地方都算得上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探尋西西裏與馬耳他
的曆史腳印(26)—-切法盧市(Cefalu):19號上午一大早驅車離開巴勒莫(Palermo)沿E90快速路向東69公裏,一路交通順暢,很快一個小時後到達切法盧。
切法盧是意大利西西裏島北部的一座沿海城市。該市以一塊高達270米的巨大岩石為中心,其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紀,該市人口目前不到14,000人,它以諾曼大教堂而聞名,這是一座12世紀的堡壘式結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探尋西西裏與馬耳他
的曆史腳印(25)—-巴勒莫的四角廣場(QuattroCanti),巴拉羅市場(MarcatodiBallaro)和周末古董市場:
(A)巴勒莫的四角廣場也稱四首歌廣場,正式名稱為維列納廣場(PiazzaVigliena),是意大利西西裏島巴勒莫市的一個巴洛克式廣場;它被認為是該市曆史街區的中心。
在1608年至1620年間根據西班牙總督的命令建造。廣場布局呈八角形,四個邊構成街道,其餘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探尋西西裏與馬耳他
的曆史腳印(24)—-蒙雷阿萊主教座堂(CattedralediMonreale):我們於16號中午參觀完“塞利農特考古公園”後,驅車趕往巴勒莫市(Palermo),為什麽要“趕”呢?因為在到巴勒莫之前還要參觀一個教堂—蒙雷阿萊主教座堂(CattedralediMonreale),因為在互聯網上介紹說:該教堂在規定的下午4:45分準時關門,走到距教堂僅1.2公裏的一條下部公路時,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探尋西西裏與馬耳他
的曆史腳印(23)—-亞曆山德裏亞聖卡特琳娜教堂(ChiesadiSantaCaterinad'Alessandria):亞曆山德裏亞聖卡特琳娜教堂建於1566年至1596年間。文藝複興晚期的外觀顯得非常不明顯,中心的大門兩側有柱子,矗立著一座1685年的聖凱瑟琳大理石雕像。該教堂是巴洛克風格宗教建築的傑出典範,其內部隻有一個中殿,呈現出令人驚歎的十八世紀洛可可(Rococo)式經典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首頁]
[尾頁]